自由行的好處,除了能自由地安排行程外,就是能隨心所欲地品嚐地道美食。以往跟旅行團,老是被安排去唐人街吃中餐,被「五餸一湯,白飯任裝,湯必是味精湯」這種模式折磨多年後,現在我們每次出外旅遊,嚐盡當地美食往往是繼交通、住宿後,花費最大的項目。所以這次新加坡系列的倒數第二篇,就是《飲食篇》了。無分貴賤,不論好吃與否,只要是我們在新加坡吃過的,都會在此為大家介紹。不過由於我到現在仍接受不了在吃飯時拍照,所以大家不要寄望有食物照片出現(笑)。
第一站:亞洲小廚
這一餐是除了酒店早餐外,最不地道的一餐,但我們完成酒店check-in後,已接近傍晚時分,於是我們穿越酒店旁的商場Bugis Junction,到達iluma逛街,順便找吃。
iluma的餐廳大多集中在4樓,我們到達時大約是六時半,不少餐廳已座滿客人,其中一間賣烤雞的,更大排長龍,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最後由於我們不想吃日本菜,就選了這間「亞洲小廚」來吃了。
「亞洲小廚」以華人菜式為主, 既有台灣的滷肉飯,也有香港的燒味,食物水準普遍不錯,只是價錢略貴,一瓶細支裝Tiger Beer要價S$7。基本上在新加坡,在商場和酒店用餐的價格普遍比路邊小店和熟食中心貴很多,不過那次初來報到,人生路不熟,就只有被人搶錢的份兒。不過其實店子的食物水準還是不錯的,母親大人說他們的滷肉飯很好吃,而我最喜歡他們的「月光河粉」,造法是把一隻生雞蛋打在一碟炒河粉上,令到河粉變得很嫩滑,而且新加坡的河粉比我們在香港吃的更有彈性,是我喜歡的質感。
第二天我們從Gardens by the Bay回到酒店後,由於小姪兒們要午睡,所以只有我和父母出外「覓食」,目標是新加坡老牌酒店Raffles Hotel(萊佛士酒店)的海南雞飯。
我和母親大人都非常喜歡吃海南雞飯,來到新加坡,當然要品嚐這道地道美食。在各大介紹新加坡的旅遊書中,都有介紹各間海南雞飯名店,但父親大人不選這些「名店」,堅持要去Raffles Hotel的餐廳去吃,原因無他,因為這是香港著名食家蔡瀾介紹的。
事緣父親大人早陣子在蔡瀾的專欄中讀到Raffles Hotel的海南雞飯是蔡瀾本人所吃過最正宗的海南雞飯,由於我們一家人的口味和蔡瀾的都很接近,所以他介紹的店子我們大都愛吃,難得來到新加坡,當然要一試真假。可是父親大人只記得酒店名,卻忘了餐廳的名子,於是我們只好問酒店的門人,碰巧他不懂中文,在我思索海南雞飯的英文時,父親大人一句「chicken rice」,門人馬上答「Empire Cafe」,我馬上納悶「cafe會有海南雞飯吃嗎?」姑勿論如何,我們還是跟著他的指示前往。
在這所充滿英國殖民地色彩的酒店中,真的有海南雞飯吃嗎?
在途中我們碰到一名華人酒店職員,再詢問下,他親領我們進入餐廳。入內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所咖啡室,我心裡再納悶「你不是耍我吧」,再走數步,左拐,看到一筒筒筷子時,我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既然是酒店餐廳,價錢當然並不便宜,一客海南雞飯盛惠S$15,還有服務費,不過旅行就是要花錢,只要好吃,貴一點也沒所謂,事實上Empire Cafe的食物不但沒讓我們失望,還有驚喜呢。
首先要介紹的,當然是主角海南雞飯,他們選用的是體形較小的雞,這些雞的肉質比較嫩滑,雞肉他們只選最好吃的部位,即腿和背部放在客人桌上,而且還為客人「起骨」,最適合我們這些喜歡吃「殘廢餐」的人(笑)。由於選取的雞肉是best of the best,肉質當然是嫩滑非常了,吃時有一種好像「溶化」一樣的口感。醬料有三款,分別是甜醬油、辣醬和薑蓉,由於我們全家人也不吃辣,辣醬就免了;甜醬油的味道非常好,甜甜的,一點也不鹹;不過我最喜歡的,始終是薑蓉,沒辦法,誰叫我是廣東人(笑)。雞油飯是用雞油湯和少量鹽煮成,不像我們在香港吃的那麼油膩,但仍留有雞油獨有的香味,米飯也不會黏住一起,是非常正宗的做法(父親大人語)。雞湯是我喝過的海南雞湯中最好喝的,最後我整碗喝光,平常那些嚐過味後,我就不再碰它。就連伴菜的蕃茄和青瓜也非常好吃,絕對是值得100分的海南雞飯。
父親大人點了薏米水和印度薄餅,他說薏米水很不錯,印度薄餅和我們平常點的有點不一樣。在香港,通常是先點咖哩,再配薄餅;但在Empire Cafe,是先點薄餅,再配咖哩(可選雞、羊、蔬菜,父親大人選雞),薄餅才是主角,因此咖哩內的食物較少,主要是用來蘸薄餅。咖哩並非太辣,是我們可以接受的辣度,香料調配也很好,薄餅亦非常好吃。
另外我們還點了新加坡另一名菜「炒粿條」。炒粿條的做法是河粉和麵條一起炒,非常好吃,不過不知為何Empire Cafe和早一天吃的亞洲小廚的河粉都比較碎,是否因為粉質比較「彈牙」,所以碎一點也沒關係?
我和母親大人也點了拉茶,泡沫非常多,喝完的感想是我還是比較喜歡「港式奶茶」。
雖然價錢貴了點,但吃完後你會覺得完全值得,而且換成港幣,也只是百多元一人,在香港很多資素平平的餐廳也收這個,甚至更貴的價錢,所以Empire Cafe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貴,真是要多謝蔡瀾好介紹。
最後再看店門一眼,我仍然不敢置信店子內是吃海南雞飯的地方,無怪乎蔡瀾寫他在光顧了Raffles Hotel數十年後,才發現酒店內有這麼好吃的海南雞飯。
「亞洲小廚」以華人菜式為主, 既有台灣的滷肉飯,也有香港的燒味,食物水準普遍不錯,只是價錢略貴,一瓶細支裝Tiger Beer要價S$7。基本上在新加坡,在商場和酒店用餐的價格普遍比路邊小店和熟食中心貴很多,不過那次初來報到,人生路不熟,就只有被人搶錢的份兒。不過其實店子的食物水準還是不錯的,母親大人說他們的滷肉飯很好吃,而我最喜歡他們的「月光河粉」,造法是把一隻生雞蛋打在一碟炒河粉上,令到河粉變得很嫩滑,而且新加坡的河粉比我們在香港吃的更有彈性,是我喜歡的質感。
第二站:Empire Cafe
第二天我們從Gardens by the Bay回到酒店後,由於小姪兒們要午睡,所以只有我和父母出外「覓食」,目標是新加坡老牌酒店Raffles Hotel(萊佛士酒店)的海南雞飯。
我和母親大人都非常喜歡吃海南雞飯,來到新加坡,當然要品嚐這道地道美食。在各大介紹新加坡的旅遊書中,都有介紹各間海南雞飯名店,但父親大人不選這些「名店」,堅持要去Raffles Hotel的餐廳去吃,原因無他,因為這是香港著名食家蔡瀾介紹的。
事緣父親大人早陣子在蔡瀾的專欄中讀到Raffles Hotel的海南雞飯是蔡瀾本人所吃過最正宗的海南雞飯,由於我們一家人的口味和蔡瀾的都很接近,所以他介紹的店子我們大都愛吃,難得來到新加坡,當然要一試真假。可是父親大人只記得酒店名,卻忘了餐廳的名子,於是我們只好問酒店的門人,碰巧他不懂中文,在我思索海南雞飯的英文時,父親大人一句「chicken rice」,門人馬上答「Empire Cafe」,我馬上納悶「cafe會有海南雞飯吃嗎?」姑勿論如何,我們還是跟著他的指示前往。
在這所充滿英國殖民地色彩的酒店中,真的有海南雞飯吃嗎?
在途中我們碰到一名華人酒店職員,再詢問下,他親領我們進入餐廳。入內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所咖啡室,我心裡再納悶「你不是耍我吧」,再走數步,左拐,看到一筒筒筷子時,我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既然是酒店餐廳,價錢當然並不便宜,一客海南雞飯盛惠S$15,還有服務費,不過旅行就是要花錢,只要好吃,貴一點也沒所謂,事實上Empire Cafe的食物不但沒讓我們失望,還有驚喜呢。
首先要介紹的,當然是主角海南雞飯,他們選用的是體形較小的雞,這些雞的肉質比較嫩滑,雞肉他們只選最好吃的部位,即腿和背部放在客人桌上,而且還為客人「起骨」,最適合我們這些喜歡吃「殘廢餐」的人(笑)。由於選取的雞肉是best of the best,肉質當然是嫩滑非常了,吃時有一種好像「溶化」一樣的口感。醬料有三款,分別是甜醬油、辣醬和薑蓉,由於我們全家人也不吃辣,辣醬就免了;甜醬油的味道非常好,甜甜的,一點也不鹹;不過我最喜歡的,始終是薑蓉,沒辦法,誰叫我是廣東人(笑)。雞油飯是用雞油湯和少量鹽煮成,不像我們在香港吃的那麼油膩,但仍留有雞油獨有的香味,米飯也不會黏住一起,是非常正宗的做法(父親大人語)。雞湯是我喝過的海南雞湯中最好喝的,最後我整碗喝光,平常那些嚐過味後,我就不再碰它。就連伴菜的蕃茄和青瓜也非常好吃,絕對是值得100分的海南雞飯。
父親大人點了薏米水和印度薄餅,他說薏米水很不錯,印度薄餅和我們平常點的有點不一樣。在香港,通常是先點咖哩,再配薄餅;但在Empire Cafe,是先點薄餅,再配咖哩(可選雞、羊、蔬菜,父親大人選雞),薄餅才是主角,因此咖哩內的食物較少,主要是用來蘸薄餅。咖哩並非太辣,是我們可以接受的辣度,香料調配也很好,薄餅亦非常好吃。
另外我們還點了新加坡另一名菜「炒粿條」。炒粿條的做法是河粉和麵條一起炒,非常好吃,不過不知為何Empire Cafe和早一天吃的亞洲小廚的河粉都比較碎,是否因為粉質比較「彈牙」,所以碎一點也沒關係?
我和母親大人也點了拉茶,泡沫非常多,喝完的感想是我還是比較喜歡「港式奶茶」。
雖然價錢貴了點,但吃完後你會覺得完全值得,而且換成港幣,也只是百多元一人,在香港很多資素平平的餐廳也收這個,甚至更貴的價錢,所以Empire Cafe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貴,真是要多謝蔡瀾好介紹。
最後再看店門一眼,我仍然不敢置信店子內是吃海南雞飯的地方,無怪乎蔡瀾寫他在光顧了Raffles Hotel數十年後,才發現酒店內有這麼好吃的海南雞飯。
第三站:津津餐室
在我們下塌的酒店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的後街,有兩間新加坡老字號,專售海南雞飯的餐廳,「逸群」和「津津」。我們在酒店附近探路時,發現兩間店子都是在晚上10時才休息,於是我們決定在去完LEGOLAND的晚上來這裡吃晚飯,順便比較一下那間海南雞飯好吃。結果當晚我們要晚上7時才回到酒店,大家都洗完澡後,我們於8時半出發去吃晚飯,到達時「逸群」已經休息,到「津津」時,店家說只餘下兩隻雞,可想而知他們是多麼受人歡迎了。
由於我們人數眾多,所以我們點了一隻雞,另外再點了一些菜,不過由於我全副心神都放在海南雞飯上,對其他菜式沒有太大的印象。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味「苦瓜煎蛋」,用的是只有一點點苦的苦瓜,連我這個不愛吃苦瓜的人也可以接受得到;咕嚕肉是母親大人最愛的菜式之一,每次光顧一所新餐店,她自己或父親大人為她必會點一碟,檢定他們的食物資素,「津津」的咕嚕肉基本上是好吃的,但在香港,也有比他們做得更好的店子;炒河粉好像也很好吃;最失敗的,就是那蝦棗焦了。
最後談的當然是他們的海南雞飯,他們選用的是大雞,選大雞的壞處是牠們本身的肉質比較粗糙,不過他們在肉質較好的雞腿和雞背上掩飾得很好,但到雞胸,就馬上穿崩,肉質非常粗糙,不過若然閣下是喜歡這種「粗糙」肉質的人,應該會喜歡(我以前有一位同事就是喜歡吃這種肉);雞油飯和Empire Cafe在伯仲之間;雞湯也不錯,不過Empire Cafe的更好喝;伴菜的青瓜也很好吃。若然要評分,「津津餐室」的海南雞飯是70分,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當然我也不排除是因為店子臨近休息,那隻海南雞掛了一整天,影響了食物的質素。
第四站:牛車水熟食中心
去新加坡旅遊,若沒有嚐過海南雞飯、沙爹和肉骨茶,就好像沒去過一樣。既然海南雞飯已經吃了,於是我們決定在和兄長大人他們分別後,去機場前,前往熟食中心完成我們心中的願望。
新加坡的熟食中心猶如過江之鯽,我們詢問酒店職員和兄嫂在新加坡的親友,他們都推介牛車水的牛車水熟食中心(Chinatown Complex)的食物既便宜又好吃,而且選擇非常多,於是我們拿著行李,乘計程車前往。
牛車水熟食中心和香港的市政大廈差不多,地庫賣濕貨,一樓賣乾貨,二樓是熟食中心,因此那裡亦以本地人為主,較少遊客光顧。雖然新加坡常被人說成是非常整潔的地方,但進入牛車水後,發現現在香港不少地方都比那裡乾淨(這是沙士留下的遺產),難道這是在華人聚居的地方中所不能避免的事情?
為了增加探索時的快感,我們沒問他們那間店子好吃。到達後我們先走一遍,看哪間店子疑似好吃和有我們想吃的東西,當地人應該在當天會看到有三個拿著行李箱的「怪人」在熟食中心裡走來走去(笑),不過那裡真的很大,我想應該有超過一百間店子吧。
首先是飲料,我原本是常嚐奶茶的(我是奶茶控),但看到那杯甘蔗汁,好像對我說「我很好味」一樣,於是我們買來喝,很大杯,應該超過400毫升,店主說他們的甘蔗汁沒有添加任何東西,只有甘蔗,再加幾塊冰塊而成。那杯甘蔗汁真是非常清甜,我原本以為從前家裡附近那間士多的甘蔗汁已經非常好喝,沒想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可以嚐到他們所選用的甘蔗的品質應該非常好,那冰塊更是一絕,讓整杯甘蔗汁更顯清涼,絕對是消暑一大極品。
買完飲料,當然是去買吃,頭號目標是沙爹,不過我們到達時尚未到午飯時間,有不少店子尚未開門,只有一間沙爹店正在營業,於是我們理所當然去光顧他們。新加坡的沙爹串和泰國的很不同,除了肉串的體積較小外,肉串和沙爹醬分開上,各有各風味就是了。由於肉串的體積較小,最低消費是十串,我們先點3串羊和豬,和4串雞,最後覺得還是雞最好吃,再加點了十串雞,肉質上我覺得當年在泰國吃的比較好,但他們的沙爹醬簡直是極品,甜甜的很好吃。
然後我們在另一間店子買了一碗淨魚旦來吃,魚旦比我們在香港吃的大顆很多,亦很「彈牙」,味道並不差於旺角的「麵留香」。盛魚旦的湯也不錯。
接著父親大人買了一碗他一心念著要吃的新加坡名物「肉骨茶」,我自己並不是很喜歡肉骨茶這東西,不過既然來到新加坡,不嚐一下也太對不起觀眾了。那碗肉骨茶的藥材味並不重,反而有濃烈的胡椒味,不過由於我自己本身很喜歡胡椒,反不喜那些藥材味,所以那碗肉骨茶我倒是很喜歡。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還說那大大的排骨超好吃。
最後我們在一所燒味店點了一碟燒肉撈河,燒肉普普通通,但我很欣賞那個「燒肉醬撈河」。
最後吃喝飽足後,我們乘計程車前往樟宜機場,乘機回香港,結束我們4日3夜新加坡之旅
特別篇: 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的早餐buffet
原本這part應該歸入《住宿篇》,但由於內裡有一種我們一家都很懷念的食物出現,於是就放在《飲食篇》中。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早餐buffet的食物水準基本上都不錯,最值得推介的是他們的waffle和魚旦(可惜不是天天有),還有雞肉和豬肉腸也很好吃,不過當中最讓我們懷念的,就是每天都有的「順德粉果」。
順德粉果在母親大人的家鄉名叫「各仔」(只是發音,我也不知怎樣寫),是母親大人的一位順德人親戚教外婆製作,然後外婆再傳授給母親大人的家鄉小吃。造法是把切碎了的冬菇和豬肉(原本還有蝦米,但母親大人知道我們不喜歡蝦米,所以沒用),以豉油和糖為主的調味料醃製後,用澄麵搓成的薄皮把餡料包起,造成與餃子一般的形狀,放在蒸盤上蒸大約15分鐘便成,非常好吃。但可惜的是,「各仔」所用的澄麵必需要用滾水搓揉,年紀漸大的母親大人因為皮膚欠缺年輕時的彈性,承受不了搓粉的過程,所以我們已經多年沒有吃過這一美食了,能夠在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吃到實在太好了,不過他們的水準也只有母親大人的七成,當然也不排除當中有我對母親大人的愛,其實鳳城酒家也有得吃,不過私心認為還是母親大人造的好吃(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