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歌星巡禮(7) - 平井堅

之前介紹的都是本地或是來至台灣的歌手,今日就介紹一位外國歌手,來自日本的平井堅(Hirai Ken)。雖然平井長得一張外國臉,羅馬拼音名字也叫Ken(「堅」字的羅馬音真的是寫成「Ken」),而且又是以唱R&B聞名,但他卻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純種日本人。據說除了母親外,他們一家子都是「外國臉」,是否他們家族有一位祖先是外國人呢?

第一次聽平井的歌曲是某年在Cable的音樂台(這台已成歷史,真是可惜)聽的12th Single《Miracles》,簡直驚為天人,再一次証明日本樂壇真是臥虎藏龍的地方。不過由於本人的「孤寒」性格,大碟也不願花錢買,可況是只有一兩首曲的Single,所以我硬是等到精選輯《歌バカ》(愛歌成痴)發行,而且還要價錢較相宜,有中文翻譯的亞洲版才買。不過從碟內的介紹中,亦讓我更了解平井。

原來自平井於1995年正式出道後,在競爭激烈的日本樂壇中一直不能突圍而出。原本若在2001年發行的8th Single的成績仍未如理想,平井就會轉任幕後。結果藉著由宇多田光颳起的R&B旋風,平井一改曲風,以R&B歌曲《樂園》,取得60萬張銷量的成績,成為他事業的轉捩點。若沒有《樂園》,我們就沒有機會聽到平井優美的歌聲和舉手向天歌唱的演繹吧。

8th Single《樂園》(2000 曲:中野雅仁 詞:阿閉真琴)


10th Single《Love or Lust》(2000 曲:松原憲 詞:平井堅)


12th Single《Miracles》(2001 曲詞:平井堅),能夠這麼早就認識平井,也是一個miracle


電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的主題曲,紅遍亞洲的《瞳をとじて》(輕閉雙眼 2004 曲詞:平井堅)


25th Single《哀歌》(2007 曲詞:平井堅)



26th Single的另一首曲《美しい人》(美麗的人 2007 曲詞:平井堅)


《Jin–仁–》完結篇的主題曲《いとしき日々よ》(真愛歲月 2011 曲:平井堅 詞:平井堅,松尾潔)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李克勤 - 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奏廳2011

自從聽完李克勤於2001年和香港管弦樂團合作的《港樂‧克勤Live》演唱會後,我就喜歡上管弦樂團×流行歌手這個組合。隨後我亦聽了不少歌手和管弦樂團合作的演唱會,但除了羅文的《俄羅斯創世紀音樂會》外,實在沒人能超越克勤在2001年的演唱(被喻為這類演唱會的先河,張學友的《香港管弦樂團-愛與交響曲音樂會》,因年代久遠,我至今仍無緣拜聽)。所以當知道事隔十年,克勤再度和著名指揮家葉詠詩小姐合作,舉辦《李克勤&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奏廳2011》演唱會,理所當然要支持一番了。

和上一次演唱會比較,克勤可謂狀態大勇,幾乎沒有任何瑕疵。而且每晚曲目都達30首以上,比上次多出一倍。亦加插了不同的中西古典環節,讓觀眾對古典音樂有更多的認識,比只是單純地聽克勤唱歌,增加不少驚喜,這絕對是超高水準的演唱會。

《罪人》(2010 曲:方炯鑌 詞:周博賢),演唱版比CD好聽,克勤是少數現場比錄音好聽的歌手


《一個人飛》(1996 曲:陳輝陽 詞:張美賢)

 
《回首》(1993 曲:周啟生 詞:因葵),請大家欣賞國家一級演奏家—趙太生老師的三弦吧!唯一有點可惜的,就是在龐大的樂隊陣容面前,單一樂器的聲音太小了


《護花使者》(1991 曲:長谷川集平 詞:潘偉源),趙老師實在是太有趣了

 
《飛花》(2001 曲:李偲菘 詞:陳少琪)的高音版,現場觀眾的收錄版始終差一點,DVD裡的更震憾


《我為何讓你走》(1992 曲:倫永亮 詞:潘源良 原唱:郭富城),這個模仿《頭條新聞》的環節真的很有趣


《最佳位置》(2002 曲:馮穎琪 詞:黃偉文 原唱:陳慧琳),當時還未知道這個「最佳位置」花落誰家,如今已經知道了,只能說聲「唉」了。不過我想無論是那一位選到,只要是中共欽點的,我想我自己的反應也是一樣。雖然那些「候選人」在人前的表現是不一樣,但內心都是「一丘之貉」


《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1994 曲:中島美雪 詞:林振強 原唱:鄭秀文),陳振聰真的是典型的「貪字得個貧」


《再見穿梭機》(2010 曲:Eric Kwok 詞:黃偉文),克勤的兩個孩子真的非常可愛


《好戲之人》(1996 曲:張宇 詞:林振強),一首我自己也非常喜歡的歌


《我恨我痴心》(1989 曲:Desmond Child, Joan Jett 詞:盧永強),還附送劉德華的握手環節,有看這場的朋友應該覺得「很抵」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僭建風暴

密室之迷揭秘


自從特首梁振英「開誠布公」地「自爆」原來除了已揭發的七項僭建外,梁家大宅尚有一個面積200呎的地下密室,而梁生早於去年10月正式宣佈參選特首前已發現該密室,卻暗中以磚牆密封,沒有對外公開。當《蘋果日報》於6月報道該密室時,梁矢口否認。「自爆」後就辯稱因「處理了」,所以當時才否認該僭建。很難想像原來只用磚牆封了,就可以解決問題。所謂解決屋內的僭建問題,不是應該把房屋變回房子剛建成,和建築圖則一樣的模樣嗎?那至少應該用水泥灌滿房間,才能稱為完成「處理」吧。顯然是處心積慮隱瞞事件,以免爆出僭建醜聞影響選情,像唐英年般被迫下馬,破壞他成為特首的美夢。另一方面,若真的成功「瞞天過海」,沒被人發現,還可以打通磚牆,重新使用密室裡的空間,當然他這個如意算盤最後也打不響。其實在唐宅僭建爆出前,就有電視台的專題報導指出,「十間獨立屋,其中有九間就有僭建」,唐生大可派人找出梁宅的僭建所在,是他想不到,還是自己根本不想當特首?因有不少傳言指唐因要保護家族利益才從政。

歪理連篇


讀今天的報紙,發現忠實「梁粉」們紛紛以各種歪理為梁尋求開脫,實行扭曲事實,為主護航。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認為大部份改建向屋宇署申請後都會獲批,只不過「現實地說,如果我們家裡每做一件事都要申請,可能屋宇署會趕不及審批」,並將批評梁「講大話」說成是把問題「無限擴張」,又聲稱僭建問題十分平常。當然在香港,特別是在獨立屋和村屋,僭建問題真的是很普遍,但不能因「普遍」,就把事情說成「沒問題」。就如每一個人一生或多或少都曾經有說謊,我們不能因「說謊十分平常」而把說謊說成是「沒錯」啊!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以弗所書4:11–14)

「所以,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希伯來書2:1)

而且以密室為例,除了因此而交少了差餉外,挖了如斯大洞,可能會對建築物本身或附近建築的結構造成問題,所以屋宇署才要求市民但凡改建都要向署方申請。這些都是保護市民的措施,不要因為怕麻煩而無視它。

此外,行會成員張志剛亦辯稱「人無完人」,「我們反問自己,由起床到睡覺,我們做錯了幾多件錯事?」質疑社會對執政者要求高。我只知道耶穌基督教訓我們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10)

梁生,你連自己家房子的事情都處理不善,並且謊話連篇,試問香港市民怎能放心地把香港的前途交給你。而且既然你當初決定以僭建攻擊唐生,不是應該找數名「專業」的測量師,甚至是屋宇署的職員驗樓,以免「有口話人,沒有口話自己」嗎?而且基於「私隱條例」,不會有人向媒體告發你,而且根據屋宇署的處事習慣,只要在他們的建議下即時處理僭建物,是不會被追究刑責的。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改詞曲《好好冚蓋》(原曲:好好戀愛 改詞:詞善機關)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歌星巡禮(6) - 楊千嬅

今天歌星巡禮的主角就是剛剛產後復出,有「大笑姑婆」之稱的楊千嬅(Miriam Yeung)。第一次認識楊千嬅是在MV《再見二丁目》,那時在納悶:「為甚麼這個人唱歌這麼像鄭秀文」,不過唱得還是好聽的,可能是因為初出道時還沒確立自己的演唱風格,所以才參考同公司前輩的演唱方法吧。所幸是楊千嬅在不久後就找到自己的風格,和「翻版」的稱號說再見。

楊千嬅總給人大情大性、開朗豪爽、不拘小節的形象,她有不少歌曲都顯出她這方面的性格。不過從不少圈中人士的訪談中,發現他們都受到楊千嬅不少的幫助,處處透露出其實她也是一位處事成熟圓滑的人。無怪乎林夕說除王菲外,楊千嬅就是最能詮釋歌曲裡的故事的女歌手。看來這就是所謂「大智若愚」吧!

《直覺》的《再見二丁目》(1997 曲:于逸堯 詞:林夕),大家說楊千嬅是不是唱得很像鄭秀文,我覺得她們連樣子也有點像


我非常喜歡的電視劇《美味情緣》的同名主題曲(2000 曲:黃丹儀 詞:于逸堯)


雖然《少女的祈禱》是楊千嬅的首本名曲,但很多時那些歌手們的「首本名曲」卻不是我那杯茶(是否因為聽得太多,導致審美疲勞嗎?),我自己就比較喜歡同一張EP《Kiss Me Soft》的《深息》(2000 曲:C.Y. Kong, Jean Chien 詞:因葵)


《Miriam》的《野孩子》(2001 曲:雷頌德 詞:黃偉文),恭喜丁子高成功馴服這位野孩子


來自同一張大碟,楊千嬅的歌曲中我最喜歡的一首,《假如讓我說下去》(2001 曲:于逸堯 詞:林夕)


《Miriam's Music Box》的《笑中有淚》(2002 曲:于逸堯 詞:林夕),這鐵三角實在太強了


《Make Up》的《飛女正傳》(2003 曲:蔡德才 詞:林夕),sweet爆的丁生丁太


《Single》的《烈女》(2005 曲:雷頌德 詞:林夕),就是喜歡楊千嬅這種「心口只得個勇字」的風格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Real Racing 2 HD(2011)

由小到大我都非常喜歡賽車遊戲和駕車,可是由於本人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六號仔性格(雖然我不是六號,笑)—經常憂慮,每當自己坐上駕駛座時,總會擔心自己會否製造交通意外,累己累人。所以即使考了駕駛執照,我還是選擇當一名乘客,樂得輕鬆,有時就會玩賽車遊戲過一過手癮。

不過我很不喜歡玩單機那種只能按上下左右鍵的賽車遊戲,又不願為了玩一款遊戲而把馱盤買回來,玩一局街機又很昂貴,因此對過去的我來說玩賽車遊戲實在是非常奢侈的行為,直至Apps的出現,讓我看到把智能手機化成馱盤玩賽車遊戲的曙光。所以當兄長大人送我一部iPod Touch作為碩士畢業禮物時,我馬上download各式各樣的賽車遊戲大玩一番,我發現最好玩的是由Firemint開發的Real Racing系列。

Real Racing系列的最大賣點當然是出色的操作系統,可以模擬出真實的駕駛情況,有不同的視點可供玩家選擇(我最喜歡的當然是司機的視點),優質的畫面,都是讓Real Racing系列大受玩家歡迎的原因。不過Real Racing 1雖然有職業模式,但都比較短而且全是繞圈賽事,並且只有六輛車競逐,這些都削弱了此遊戲的耐玩性。

其後家裡有了iPad後,我馬上download了Real Racing 2 HD來玩。Real Racing 2 HD是專門為iPad設計,除了畫質進一步提升外,由於是用iPad玩拿上手的實感比拿智能手機和iPod玩更好。Real Racing 2亦大大改善了1代的問題,擴大職業模式的玩法,除了一般繞圈賽外,還增加了head-to-head和elimination的玩法;繞圈賽亦由過去只有6車爭逐,增至16輛車,大大增加比賽的刺激性;玩家亦可以透過參加職業賽賺取金錢和名聲,購買心宜的戰車及為其進行改裝,提升戰力,增加遊戲的耐玩性;而且那些車輛全來自著名汽車品牌BMW、Chevrolet、Ford、Jaguar、Lotus、McLaren、Nissan、Volkswagen和Volvo,愛車的朋友更不容錯過;由於各車輛本身的馬力不盡相同,因此駕駛不同車輛進行比賽時,玩家都會感受到比賽速度的不同,大為增加遊戲的真實感。

雖然我知道有不少朋友不喜歡花錢買Apps,我自己也是一樣,但若你喜歡玩賽車遊戲,Real Racing系列絕對是值得你花錢購買的作品。

律政新人王(2003)

《律政新人王》由林峯、胡杏兒、陳鍵鋒、廖碧兒主演,講述一群新牌律師於經濟不景、律師人材過剩的環境中成長求存的故事。

故事主角樂斌(Ben,林峯飾)是一名新牌大律師,因幫助好友馬青見(阿靚,麥浚龍飾)打脫藏毒罪而得罪所屬律師樓的大客戶,而慘遭解僱。Ben得到前上司郭艷娜(娜姐,黃卓鈴飾)介紹,進入一所被前合伙人虧空公款、老闆被律師公會停牌、負債累累的律師樓公作。Ben在那裡認識了三名因不同原因進入該律師樓的新牌律師,四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法律界爭扎求存、打響名堂。

《律政新人王》以輕鬆幽默和各色各樣的案件描述一間蚊型律師樓如何爭扎求存,當中律師樓老闆洪定威(洪爺,駱應鈞飾)為了接更多生意還債,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常弄致笑料百出。但當中有些案件卻讓人有不少反思的空間,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1–13集所描述的縱火案。

Ben替法律援助處幫助縱火犯李文森(許文翹飾)辯護,得知森與妹May(鄧影兒飾)相依為命,身世可憐,立心全力幫助他脫罪。 雖然最後Ben成功為森脫罪,但他其後發現兄妹二人原來是區內的惡霸,縱火案亦真是他們所為,二人利用Ben的同情心,使其全心全意為他們打官司,助他們脫罪。Ben看清他們的真面目後大為失望,甚至開始懷疑找他辯護的事主,這當中還包括Ben自己的父親。最後一名巡邏警員的說話讓Ben大受啟發:「有時候你也很難判定他是真還是假,萬一錯怪了他,又心裡不安,總之做人只求心安理得就行了。」這番說話讓Ben重新站起來,繼續憑著良心,為社會的公義打拚。

恩將仇報這事在現今社會時有發生,在中國,因南京彭宇案中幫人者反被被助者指稱為肇事者而興訟,慘遭刑責,導致事後有不少人因怕惹禍上身,而「見死不救」,讓不少真正有需要的人失去別人的幫助,使到「見義勇為」、「好心好報」的傳統價值觀被受考驗。雖然故事中Ben還未至於被人「恩將仇報」,但他在「縱火案」中受到的傷害,讓他一直所持守的價值觀被受動搖。最後Ben憑著「憑良心」、「問心無愧」而越過這個心理關口,作為基督徒,上帝亦要求我們要愛護我們的鄰舍,但面對這些「恩將仇報」的惡人,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3–4)

耶穌在這裡教導我們幫助別人不要求被助者的回報,而是求天上的父的回報,因為我們的父神,是公義的主,必會報答那些跟從祂教導的人。至於那些「恩將仇報」的人,上帝已經宣佈

「以惡報善的,禍患必不離他的家。」(箴言17:13)

最後送上《律政新人王》的主題曲,由林峯主唱的《忘記傷害》(曲:馮翰銘 詞:林夕)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聖餐

今日普世基督教會都會守聖餐。可是當我們不斷在重複去做某一件事時,總會越容易將這事當作常規來執行而忘記這事所隱含的意義。因此讓我們藉著《哥林多前書》11:23–32,一起反思聖餐對我們基督徒的意義。

聖餐的意義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23–24)

《哥林多前書》的寫作時間比任何一卷福音書都還早,因此這段經文是《新約聖經》中最早論到聖餐的設立的記載。設立聖餐的時間是在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並由祂自己親自設立和示範怎樣守這個儀式。「擘開的餅」是象徵基督的身體被殺害,為要救贖相信祂的人。在5:7中,保羅提到耶穌基督是新約逾越節的羔羊。逾越節是以色列人記念上帝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奴役、獲得自由的節日,耶穌基督也是同樣拯救相信祂的人。「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是命令句,亦是歷代教會恪守聖餐的依據。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哥林多前書11:25–26)

「杯」中的葡萄酒象徵主耶穌的血,這血有立約的作用。「新約」一字和解釋早於《耶利米書》31:31–34出現,以對比西乃山上上帝藉摩西與以色列人所立的舊約,這約也是用血立的(出埃及記24:5–8)。主耶穌所流的血,能赦免人的罪,代替了猶太人的獻祭制度。因此,凡飲主的杯,便是參與了這新的約,讓聖靈可以在信徒的心中工作。

聖餐除了記念主的救恩外,還有把主的救贖,藉著餅和杯的禮儀傳出來,有傳揚福音的作用。「直等到他來」表示教會要恪守聖餐,常常提高警覺,直等到主的再來。

 守餐的應有態度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哥林多前書11:27–30)

保羅要求所有參加聖餐的人,要有良好的道德和屬靈情況,否則就會玷污和褻瀆主的死。因此出席聖餐的信徒,必須要省察自己的行為有否違反了神的教導。「主的身體」象徵教會,保羅於12:12–13指出信徒在基督裡成為一個身體,即合一。因此,「分辨是主的身體」是指要維持教會的合一,使信徒能同心合一地領受餅和杯,否則便是「吃喝自己的罪了」,「罪」的原文是審判,即30節所描述的情況。

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 」哥林多前書11:31–32)

分辨」指誠實透徹的自我反省,只要做到如此,信徒就可避免30節提及的審判,這審判不是「定罪」,而是「管教」,糾正信徒的錯誤,再次蒙神的悅納,避免和不信的世人一同定罪,因為「定罪」並沒有回轉的機會。

在這段經文中,保羅嚴正地警告我們,參加聖餐並非無關緊要的例行公事。聖餐是記念主的救恩,宣揚祂的死,和象徵信徒的合一。所以守餐時,必須要作出嚴格的反省,以正確恭謹的態度遵守,期待主的再來。

參考書目:

1. Curtis Vaughan and Thomas D. Lea(1992)梁康民譯《天道研經導讀—哥林多前書》天道書樓有限公司

2. 張永信(2005)《哥林多前書—教會時弊的良方—愛》明道社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車路士黑暗期的開始?

賓尼迪斯取代迪馬提奧接手車路士


昨晚睡覺前看到前車路士(Chelsea F.C.)領隊迪馬提奧(Roberto di Matteo)被炒的新聞,今早起床就看到由賓尼迪斯(Rafael Benítez)暫代領隊一職至季尾的新聞,馬上爆出的說話就是:「有冇搞錯!」我想這也是不少車路士球迷的心聲。

雖然不少人對迪馬提奧成為英超第一個被炒的領隊而深感意外,畢竟有QPR(Queens Park Ranger F.C.)的領隊曉士(Mark Hughes)擺在面前。因此對於迪馬提奧的先行一步,實在預料不到,但這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因為在車路士的班主阿巴莫域治(Roman Abramovich)的心中,迪馬提奧從來都不是他心中的「那個人」。若果不是因為迪馬提奧為其達成多年心願—奪得歐聯冠軍,並因此而得到廣大球迷的支持,阿巴莫域治一早就把他掃地出門了。那新簽的兩年合同,與其說是為了留住歐聯冠軍教練,不如說是給迪馬提奧的獎金—撕毀合同時才發放的獎金。因此,只要迪馬提奧犯了些微過錯,就會馬上被炒。

至於繼任的賓尼迪斯之所以會上任,我想除了因為他的名氣和可以隨時赴任外,還有他和費蘭度‧托里斯(Fernando Torres,簡稱費托)的關係。費托是阿巴莫域治花了5千萬鎊買回來的心頭好,因此他絕不願費托重蹈當年舒夫真高(Andriy Shevchenko)的覆轍,所以他自然希望賓尼迪斯能幫助費托尋回昔日的水準,有關費托在車路士陣中的作用,我已經在上文《費托真的是等於「廢」托嗎?》作出分析,就不再重複。我想講的是賓尼迪斯的加盟對車路士是利多於弊。

車路士的不受歡迎人物


第一個「弊」在賓尼迪斯上任一刻馬上出現,就是他和車路士球迷的差劣關係。在賓尼迪執教利物浦(Liverpool F.C.)期間與車路士在歐聯、英超大戰連場,又經常與摩連奴(José Mourinho)大打「口水戰」,因此車路士球迷對其印象之差可想而之。而且被取代的迪馬提奧又深得球迷的喜愛又被球員所接受,於是當車路士在官網上宣佈賓尼迪斯上任的消息,車路士球迷就紛紛發表對阿巴莫域治這個決定的不滿,憤怒的留言和評論充斥著每個車路士球迷網站。

名大於實


第二個「弊」就是賓尼迪斯的領軍能力。誠言其戰術應變能力是很出色,但在戰略層面,即球隊的經營可以「榻糊塗」來形容。首先是其剛愎自用,當他初加盟利物浦時,第一件事不是瞭解球隊的特質和個別球員的能力,而是迫不及待地買入一眾連國腳都不是的西班牙球員,強行把歐陸式踢法帶到球隊,由那時開始我就知道他只是一名不善經營的領隊。結果除了沙比‧艾朗素(Xabi Alonso)外,全部人都在效力一段短時間後,就被掃地出門,最後球隊只能在聯實排第五。但是這種歐陸式踢法在充斥歐陸球隊的歐聯大有作為,加上前任領隊侯利亞(Gérard Houllier)留下的「老本」,還有「神奇隊長」謝拉特(Steven Gerrard)的大爆發,讓他得到歐聯冠軍,亦讓利物浦球迷誤會他是「有料」之人,當我在香港官方bbs看到大量「賓sir勁」、「賓sir已經盡力了」、「賓sir不要走」的留言,我只能無聲地對官方bbs說聲bye bye了。

賓尼迪斯的「大花筒」亦相當聞名,由華倫西亞(Valencia CF)時代開始就是這樣。現在華倫西亞的債務危機,他和繼任的雲尼亞里(Claudio Ranieri)都是當中的莫大成因。在利物浦時,賓尼迪斯喜用高於「市價」的價錢買入大量「名過於實」的球員,而且重於他們的「名」多於他們能為球隊產生甚麼作用,經常安排他們去踢不適合他們的位置,當他們因此而踢不好時就馬上棄用,讓不少好球員因此而長坐冷板和造成大量冗員,最後只能低價把他們賣走,讓球會蒙受損失之餘,亦不能為球會帶來好成績。

另外過份著重「區域聯防」戰術亦經常被人咎病,當然「區域聯防」對於「生球」時非常有用,能夠迫使控球中的對方球員失去控球權,但是在防守死球時,因「離球十碼」的球例,防守球員不能對處理死球者作出任何釘防,而沒人知道場上的球員那一個是下一位控球者,因此只要場上球員不斷走位,就能讓防守球員失位,打破「區域聯防」。雖然原始,但「人釘人」始終是防守死球的最佳方法。但賓尼迪斯依然故我。而且因為防守死球的差勁,亦造成死球攻勢的不濟,因為死球的攻擊和防守訓練是一同進行的,所以一般處理死球好的球隊,他們在這方面的防守都會比較好,如車路士和史篤城(Stoke City F.C.)就是好例子。因此很多時利物浦在一場比賽中有十數個角球,最終沒有一球能化為入球的情形時有發生。

所以當我知道利物浦會方於2009年為賓尼迪斯提供5年新約時,當中的失望可想而知,因為本來是可以藉著約滿的時機把他送走,但因為簽得「肥約」的關係,賓尼迪斯於2009/2010球季「原形畢露」,最後球隊只能以第七名完成聯賽,而賓尼迪斯「拍拍屁股」就拿了六百萬鎊「分手費」走人。

不明就裡的國際米蘭(Inter Milan)主席莫拉提(Massimo Moratti)以為拾到寶,馬上與賓尼迪斯簽約兩年,取代轉投皇家馬德理(Real Madrid C.F.)的摩連奴。結果不到半年賓尼迪斯的能力馬上「穿崩」,最後莫拉提付了250萬鎊的「分手費」把他送走。之後賓尼迪斯一直閒賦在家,直至阿巴莫域治送上門。

所以各位車路士球迷還是自求多福吧!還好賓尼迪斯只是暫代,看來阿巴莫域治也不是想像中那麼盲目。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費托真的是等於「廢」托嗎?

失去正選的費托


昨天讀報時看到車路士(Chelsea F.C.)的領隊迪馬提奧(Roberto di Matteo)因不滿費蘭度‧托里斯(Fernando Torres,簡稱費托)的表現而要把他貶為後備。今天早上看到在費托後備下,車路士在歐聯分組賽大敗於祖雲達斯(Juventus F.C.)3:0,球隊亦陷於出局邊緣。這種種都讓我產生一個疑問:「費托真的差勁到連在這麼重要的比賽中都不能正選上陣嗎?」

由於父親大人是車路士的忠實粉絲,所以我都經常觀賞車路士的比賽,再加上本人是利物浦(Liverpool F.C.)的fan,所以對於曾為利物浦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離開時為球會賺取一筆可觀轉會費的費托總會落下不少心眼。

季中轉會的敗筆


其實我一直都不贊成一位球員在季中轉會,因為要馬上適應新球會的戰術體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該隊有自己熟識的球員在陣中,如帕比斯‧施斯(Papiss Cissé)在上季中加盟紐卡素(Newcastle United F.C.)時,有國家隊隊友丹巴‧巴亞(Demba Ba)在陣中,讓他能迅速融入新球會。但費托在車路士並沒有這樣的隊友,加上在利物浦時經常被當時的領隊賓尼迪斯(Rafael Benítez)要求帶傷上陣,因此在加盟車路士時,費托的身體狀況其實正處於糟糕的狀態,再加上周遭的期望,導致在加盟初期表現不濟,亦造成其信心危機。但這就認為費托真的「廢」了,那就未免太武斷了。

經過半季的適應後,於接下來的2011/2012球季中,費托在場上的表現,無論走位、射門、傳球、突破都大有改善,絕對有在利物浦時的風采,但只是沒有入球。我認為有兩個原因可解釋這個問題。

「獨食」的史杜


第一是因為史杜歷治(Daniel Sturridge)的上位,每次看這兩人同時上陣的比賽中,最常看到、又最令人激心的場面,就是每當史杜列治引球突破,費托走出絕佳位置時,前者每次都選擇自己射門,大多數不是自己射失、就是被對手門將撲出。每次看到這個畫面的費托和我們因此而氣得七竅生煙時,我不禁會想:「是你的閱讀球賽能力太低?還是你太『獨食』了?或者兩者皆有?」根據統計,由2011/2012球季開始,不計國內杯賽,到2012/2013球季作客西布朗(West Bromwich Albion F.C.)為止,費托和史杜歷治一同正選的賽事一共有14場,只得3勝5和6負,勝率只得21%的劣績,球隊平均每場只入1.5球;相反,只有費托作正選的場次有25場,當中取得12勝8和5負,勝率48%,球隊平均每場入2.36球。無怪乎英格蘭國家隊領隊鶴臣(Roy Hodgson)要選合作性較強的韋碧克(Danny Welbeck),而不選史杜歷治入2012歐國杯的大軍名單。本來迪馬提奧上場,已經開始減少史杜歷治的正選機會,重用杜奧巴(Didier Drogba),使到球會戰績回升,並且得到歐聯冠軍。在今季又把他貶為後備,這段期間更是費托加盟以來表現最好的時間,沒想到如今迪馬提奧又想用回史杜歷治。

費托的真正功用


第二是因為費托得到對手防守球員的高度重視。不論狀態如何,費托仍是世界一流的前鋒,稍一放鬆,隨時後患無窮,因此每當費托控球在腳,總會得到對方門將的高度重視,做足準備撲救其射門,才造成費托的入球率下降,情況就如美斯(Lionel Messi)在2010世界杯錄得多射門、零入球時一樣。但這樣其實也有好處,就是由費托引開對方防守球員的注意,增加其他隊友的射門機會。在費托加盟前,車路士的正印前鋒是杜奧巴,由2007/2008球季開始,不計國內杯賽,到費托加盟為止,杜奧巴有112場正選上陣,平均每場有5.24次射門,0.56入球,11%的射門能化為入球,其他隊友平均每場入1.30球,每場平均總入球是1.86球;費托加盟後,由2011/2012球季開始至今,史杜歷治沒有正選的賽事中,費托正選上陣25埸,平均每場有3.23次射門,0.36入球,11%的射門能化為入球,入球效率其實和杜奧巴一樣,但其他隊友平均每場入2球,每場平均總入球是2.36球。由此可見,只要車路士的進攻系統沒有因某人的「獨食」而崩壞,費托的加盟其實為車路士的進攻帶來不少的進步。最近的失利,與其說是進攻球員的問題,不如說是後防的問題,在隊長泰利(John Terry)缺陣的日子中,他們場場失球,而攻擊球員們每場都有盡責地取得入球,唯一沒有入球的比賽,就是費托昨晚沒有正選的那場,若把所有的過錯都放在費托一人身上,也太過份了。

即使在大家所說費托在利物浦的「黃金時代」,由2007/2008球季加盟開始到離隊,不計國內杯賽和歐霸杯賽事,費托場均入球0.63個,但他每場比賽平均起腳4.29次,15%的射門能化為入球,但其他隊友平均每場只入1.16球,每場平均總入球是1.79球。這當然因為在利物浦的中後場球員中,除了隊長謝拉特(Steven Gerrard)外,其他人的入球能力都偏低,因此費托必須要肩負起球隊的入球重任。相反車路士的中後場球員大部份都有極強的入球能力,費托射少幾腳有甚麼所謂。

所以迪馬提奧,請不要被費托表面上的不濟所迷惑,費托真的是很有用呀!

更新:剛看到迪馬提奧被炒的新聞,其實他也罪不致死吧,看來車路士又要混亂一陣子了。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歌星巡禮(5) - 王菲

今天打算更新這個blog時發現上一篇文章《天海祐希》竟然一出爐就榮登「熱門文章」的榜首位置,女王的魅力還真是沒法擋。今天就介紹另一位女王—華語流行音樂女王—王菲(巧合地二人都是8月8日出身)。

雖然王菲並非我最愛的歌手,但在我的Playlist裡的女歌手中,除了Zard,就數王菲的歌最多,說不喜愛,就真是騙人。王菲出身北京,1987年隨家人來香港定居,1989年推出首張大碟《王靖雯》(王靖雯是王菲的舊藝名)。不知王菲是語言天才,還是家裡有人說粵語,她的廣東話裡國語音還真的很淡。

王菲最為人熟識的,除了她的歌藝、是鄧麗君的大fan、重視家庭,就是她那特立獨行、我行我素的性格,對她來說,唱歌是她的職業,因此她的工作內容只包括與唱「自己」的歌有關的工作如發行專輯、舉行演唱會等(不過她有時都會拍電影,亦有不錯的成績),她對傳媒(特別是香港傳媒)的不喜亦是圈中聞名,但不少歌迷就是喜歡她的「有性格」。

2005年開始,為了要照顧家庭,王菲宣佈退出歌壇,雖然於2010年復出,但都是舉行演唱會和偶爾推出單曲,新專輯仍遙遙無期。雖然是很可惜,但只是聽舊曲還真是很足夠。

由於好聽歌曲有如過江之鯽,選曲實有難度,可能有人會問:「為甚麼不介紹某某曲?」這當然是因為一來是篇幅所限(我不想把blog文寫到「水蛇春」那麼長),二來是有些歌曲出自幾張我喜愛的王菲專輯中,那就留待「專輯介紹」時再談(不過前提是我有沒有時間寫)。

來自第一張大碟《王靖雯》的《無奈那天》(1989 曲:EPO 詞:林夕),這MV的男主角是鄭伊健啊!看舊MV就有這好處


《You're the Only One》的《多得他》(1990 曲:Babyface, L.A. Reid, Daryl Simmons 詞:林夕)


《胡思亂想》的《夢遊》(1994 曲:C.Y. Kong 詞:林夕),每次聽這首歌我都覺得自己好像在夢遊


《討好自己》的《愛與痛的邊緣》(1994 曲:黃卓穎 詞:潘源良)


王菲眾多歌曲中,我最喜愛的一首,專輯《Di-Dar》的《曖昧》(1995 曲:陳小霞 詞:林夕)


《唱遊》的《償還》(1998 曲:柳重言 詞:林夕),身為香港人,還是較喜歡粵語版


王菲的特色曲風—迷離,專輯《寓言》的《再見螢火蟲》(2000 曲:C.Y. Kong 詞:林夕)


《王菲》的《迷魂記》(2001 曲:謝霆鋒 詞:林夕),這首歌還真能道出謝霆鋒和王菲的迷離關係


同一張大碟的《色盲》(2001 曲:梁基爵 詞:周耀輝)


天海祐希

今日要介紹的人物是一位我很喜歡和欣賞的日本演員—天海祐希小姐(Amami Yuki)。

天海原名中野祐里,出身於東京的平民區,從小就對女演員這個職業充滿憧憬,但由於天海的父母認為演藝界是一個大染缸,所以一直不願女兒投身其中,但為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夠完成自己的理想,因此天海的父母為此而苦惱不已。直到天海讀初中的時候,她的班主任建議她投考「寶塚歌劇團」,由於該劇團以嚴厲聞名,因此天海的父母認為那裡是「可以讓人放心」的地方,所以就讓女兒去投考了,畢竟演音樂劇也算是演戲。於是天海花了兩年時間學習舞蹈,於1985年以面試第一名入讀「寶塚音樂學校」,正式踏出成為演員的第一步。

由於寶塚歌劇團的成員全部均為未婚女性,所以男角亦由女性反串演出,稱為「男役」。由於天海擁有1米72的身高,加上天生一副男役相,自然以男役為目標被培養。但由於小時候從來沒想過加入寶塚,因此天海偏科得很嚴重,演技雖然總是拿第一,但聲樂(她的歌聲常被喻為「鴨子音」)、樂器的排名就老是由尾數上,所以最後只能以中等的成績畢業入團,但這完全無阻天海在寶塚的星路。

在進入劇團的第一年,天海在月組公演的英國著名音樂劇《Me And My Girl》中擔任新人公演主角Bill,成為寶塚史上最早的新人公演主演。於寶塚的升遷制度,所有入團未滿七年的團員,都必需參加新人公演的演出,劇目都是來自大劇場公演的劇目。劇團會在參加新人公演的演員中挑選適合的演員來擔任主要角色,其中飾演主角的年輕演員稱為新公主役。擁有新公主役經驗的演員,劇團會視年資、受歡迎程度等條件,讓她主演小劇場的公演,藉以累積劇場主演的經驗,之後才有可能升任至三番手(第三號男役)、二番手(第二號男役)、最後成為主演明星(Top Star),這猶如是金字塔般的制度。最後天海以六年時間,於1993年成為月組的Top Star,是史上最快就任的主演男役。

天海在1994年於歌舞show《 TAKARAZUKA OLE!》的演出,若然說現在的天海是「女王」,那麼寶塚時代的天海簡直是「國王」,大家請見識甚麼才是真正的Chok樣吧


雖然在寶塚學習到很多東西、遇上很多不錯的伙伴、為自己帶來第一個事業的高峰,但天海卻一直深深念記希望成為女演員的夢想,因此天海從不跟隨寶塚那種誇張做作的方式演繹「男役」,而是只把其當成一般的角色,揣摩每一個角色的特質和內心世界,以最自然的方式去演繹每一個角色,即使到了現在天海仍繼續堅持這種演繹方法,而「天然的演技」亦成為天海的標誌。

下面的視頻記錄了天海在寶塚的那些年的成長,背景音樂是天海1991年於小劇場主演的劇目《たとえば それは 瞳の中の嵐のように》(譬如那瞳孔中的暴風雨一樣)的同名主題曲,由天海自己主唱(警告:若受不了寶塚濃厚的舞台粧,請勿觀賞,否則後果自負)


當了兩年Top Star後,在演藝事業的最高峰,於1995年,天海在重新演出當年的新人公演劇目《Me And My Girl》後,毅然離開自己待了九年的寶塚歌劇團,向著成為女演員的夢想進發。

《Me And My Girl》1995年版的《The Lambeth Walk》

 

但那時的天海已經28歲,作為寶塚的Top Star,她當然年輕,但作為女演員,以這種年紀出道,未免給人一種「太勉強了」的感覺,特別在日本藝能界那種青春至上的大環境,寶塚亦並非日本的主流娛樂,再加上天海和Johnnys事務所交惡(傳聞說因為當年天海拒絕加入只收男性藝員的Johnnys,激怒社長,於是社長禁止旗下藝人和天海共演,不過我回想起很久以前於香港有關日本娛樂新聞的報導中,曾經報導過木村拓哉的事務所想招攬一名女性,因為Johnnys不收女生的關係,所以當年留下了一點心眼於那段報導上,只是沒想到當年的事件主角竟然是天海!),這些因素亦使到天海早期的演藝之路變得更難行,亦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Top Star,變回配角。


但天海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不論戲份多少,仍嘗試參與不同的演出。終於於2001年憑著電影《狗神》、《連彈》和《千年之戀 光源氏物語》的優異演出,勇奪《藍絲帶獎》的最佳女主角獎,但這個獎項並未能為天海帶來人氣。於2002年NHK大河劇《利家與松》中,在女演員名單,天海只能排在松島菜菜子和酒井法子之後,但天海繼續演好自己的角色,終於得到同劇男主角唐澤壽明的賞識,邀請她加入其所屬的日本著名經理人事務所—研音。

由於身材高大、眼神凌厲、外表硬朗,因此事務所把天海定位為適合出演「女強人」這類型角色。2004年春天,天海在《離婚女律師》中, 飾演女律師間宮貴子一角,而開始被日本主流電視觀眾認識。雖然很多評論認為《離婚女律師》是天海的翻身之作,但每一次訪問天海都會堅持自己一直沒有陷入低潮,因為她一直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又工作不斷,在演技上亦有所成長,實在沒有「低潮」一說。同年夏天天海憑《最後的禮物》一劇,奪得人生第一座《日劇學院賞》的最佳女主角,成功鞏固了自己在黃金時段主演的機會。

 
2005年,亦是天海離開寶塚的第十年,天海憑在《女王的教室》一劇中飾演的魔鬼教師阿久津真矢一角,正式登基成為「日劇女王」。亦因《女王的教室》,讓天海打開在東亞地區的知名度。而我亦在那段時期認識天海。

認識天海還真是藉一個偶然的機會,當年《女王的教室》在香港播映時,我最初並沒收看,因為那劇名實在讓我提不起任何觀賞的慾望(女王大人請你原諒我當年有眼不識泰山吧!笑),不過我那時有收看當時在香港熱播的《美女廚房》。有一天我在睡床上看完《美女廚房》後,由於實在不願離開舒適的床舖,於是我就繼續看接著播映的《女王的教室》(那應該是收服小光的那一集),覺得相當不錯,但當我看到片尾曲(Exile的《EXIT》)時,就傻眼了:「那個在中間跳舞的,真是那個魔鬼老師嗎!?」
 
 

附帶一提,片段中的dancers全是該劇的幕後工作人員,天海甚至連自己的經理人和助手都拉出來跳舞。這片段的企劃是由天海提議的,因為劇中的內容太過可怕,所以至少要在結尾時將氣氛弄得輕鬆點,由此來特別強調這個故事是「純屬虛構」。

這些映像都大大提高了我這個資料控對「天海祐希」這個人的好奇心,於是就上網搜尋她的經歷,順便對《女王的教室》的劇情進行補完。上討論區看到有留言說天海的強項是喜劇,於是又看了天海在2006年春季主演的《Top Caster》(這劇亦讓天海成為史上最年長—38歲的富士月九女主角)一看,椿木春香這角色還真的很有趣。再加上在網上看到有關天海由寶塚主演男役轉變成最佳女主角的艱辛,還有她在圈中出名的好人品,比起演技(說句老實話,我這個凡人真的不懂欣賞何謂演技,對我來說只要那個演員演出自然、順眼就可以了),我更欣賞她的人品和對夢想的堅持,才能有現在的成就。特別現在的我也正處於轉換事業跑道的路程中,在當中亦遇到很大的困難,天海的經歷實在給予我很大的鼓勵。

屬於天海祐希的故事當然並不會就此結束,在此後她亦在不少出色的作品中演出,讓我們繼續期待她接下來的活躍吧!

天海新劇《結婚しない》(不結婚)的予告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鄧麗欣 – 再見不是朋友(2007)

雖然我並不是很喜歡鄧麗欣,但我覺得她這首《再見不是朋友》(2007 曲:伍仲衡 詞:林夕)的歌詞頗有意思。

歌詞描述一對已分手的戀人,其中一方厚顏地要求把雙方關係定為朋友,當然遭到對方的拒絕。我想除非那兩人開始拍拖後,發現雙方真的都不適宜談戀愛而協議變回朋友關係,否則分手就等於一段關係的結束,至少會有一人因此而受到傷害,提出分手後還厚顏地提出維持戀愛以外的關係,就如在對方的傷口灑鹽,實在讓人懷疑他對這段感情的認真度,若然關係這麼好,就不會弄致分手吧。畢竟對方也不至於連一個朋友都沒有,要曾經傷害過她的人做朋友吧。


當然上帝要求我們要饒恕得罪我們的人,但對傷害人的人來說,除非自己先承認錯誤,否則很難要求對方原諒你,重新和你建立關係。對犯錯的人來說,別人的饒恕就有如恩典一樣,畢竟是你犯錯啊!

即使我們的神是滿有恩惠慈愛的主,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不斷犯罪,破壞自己和上帝的關係,因為恩典出乎神,祂有權施予,也有權收回,不要像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一樣,因不斷犯罪,又不願悔改而使到上帝的恩典離他們而去,遭致滅國。

鴻門宴

鴻門宴


最近cable不斷播放由黎明、馮紹峰主演於去年上映的《鴻門宴》的電影廣告,雖然我從來都沒有看過那齣電影,但卻讓我想起《鴻門宴》這個歷史故事。

《鴻門宴》是指於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首都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當時劉邦進軍霸上,秦王子嬰投降,秦亡。進入咸陽後,劉邦宣佈廢除秦代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受到人民歡迎。兩個月後,殲滅秦軍主力的項羽率領四十萬大軍到達函谷關,得知劉邦已經攻陷關中,一怒之下破關而入,進駐鴻門,準備一舉殲滅劉邦及其十萬軍隊。那時,被項羽稱作「亞父」的謀士范增建議設下鴻門宴,在席上趁劉邦不備時刺殺他,翦除對手,奪取天下。項羽的叔父項伯,為報答張良以前的救命之恩,把項羽的計劃告知張良。劉邦聽從張良之計,親至鴻門,卑言示好,哄騙項羽,加上項伯的掩護和樊噲的膽識,劉邦才得以脫身,亦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最後項羽敗北,於烏江自刎;劉邦則建立漢朝,是為漢高祖。

關於劉項二人的成敗,從古至今已經有無數的人對其作出分析,但當我反思這段歷史時,我腦海頓時想到使徒保羅於《哥林多前書》12:14─26中有關肢體的描述。

身子和肢體的比喻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哪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裡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裡呢?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哥林多前書12:14–20)

在這裡保羅用「身子」比作教會;用「肢體」比作信徒的恩賜。說明身體不是由單一的肢體構成,而是由許多不同的肢體所組成。保羅強調神按自己的心思和旨意,給予各肢體不同的功能和位置,各個肢體在身體的完整性和存在上都是必須的。

項羽雖然能征善戰,在與漢軍的對戰上可謂百戰百勝,所向披靡,但這些都只能算是戰術上的勝利。在戰略上,劉邦以自己吸引楚軍的主力,堅守滎陽、成皋一帶時,派韓信不斷侵襲楚軍的後方和側翼,平定周邊列國,並從項羽身邊挖走九江王英布;項羽由始至终都只相信自己的武勇,不信任他人,雖百戰百勝,但是形勢卻越來越艱難,最終使劉邦完成了對其戰略包圍,落下敗亡的結局。

不要小看其他的肢體


「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哥林多前書12:21)

乍看之下,有引導作用的「眼」和「頭」較為重要,可是若沒有「手」和「腳」的配合,「眼」和「頭」也不能發揮其功效。項羽原是一位叱吒風雲風雲的英雄,但他自持勇力過人,就不可一世,不接受他人的建議,隨己意四出征戰、分封諸侯、燒殺擄掠,最後導致眾叛親離;劉邦雖然被喻為「好酒及色」,是一名「無賴」,但他知人善任,善納諫言,最終由弱變強,擊敗項羽,奪得天下。

「 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哥林多前書12:22)

「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是指一些受到保護的肢體,如人的內臟。雖然不為人所看見,卻是不可缺少的。這段描述讓我想起陳平,論名氣,他實不如蕭何、張良和韓信,但在漢營,他卻是不可或決的存在。若然沒有陳平的「離間計」,成功離間項羽和大將鍾離昧和謀士范增的關係,漢軍的形勢就更艱難。若沒有陳平獻上喬裝誘敵之計,使劉邦安全撤退,劉邦可能早就死於滎陽的戰場上,漢王朝亦不能建立。

「不但如此,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哥林多前書12:23)

「不體面」的肢體可能是指性器官,所以要用衣服遮掩,為其「加上體面」。但是若沒有這看來「不體面」的器官,人根本就不能傳宗接代,可看出其重要性。漢軍將領樊噲出身卑微,以屠狗為業,但他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伙伴,每當劉邦走入歪路的時候,樊噲都會適時力諫和激勵劉邦,作用有如明燈一樣;韓信年輕時經常被人欺侮,忍受「胯下之辱」,但經蕭何引薦後,劉邦拜其為大將,韓信亦不負眾望,百戰百勝,成為名垂青史的軍事家。相反,貴族出身的項羽重視門第,對於出身寒微的韓信、陳平等人不予重視,致使他們棄楚投漢,成為劉邦反楚的重要棋子。

肢體的配搭


「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哥林多前書12:24–26)

上帝定意要每個肢體都要對別的肢體彼此關顧。上帝把各肢體刻意安排在各個位置上,如使眼睛可以關顧到腳的事,免得身體跌倒,這跟眼的禍福攸關,上帝期望教會也要如此,因「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因此,若各肢體能好好發揮各自的功能,便可促進身體的健康,教會亦能穩步成長,實踐上帝的戒命。

就如在劉邦的陣營中,劉邦就是頭;蕭何負責後勤;張良、陳平負責謀劃;韓信負責打仗,各人都各施其職,因此劉邦的陣營迅速壯大。相反,項羽連身邊最親密的謀士范增也未能予以全部的信任,只靠自己本身的才幹,但人無完人,即使他在咸陽城如何不可一世,呼風喚雨,也最終逃不過敗亡的結局。

參考書目:

1. Curtis Vaughan and Thomas D. Lea(1992)梁康民譯《天道研經導讀—哥林多前書》天道書樓有限公司

2. 張永信(2005)《哥林多前書—教會時弊的良方—愛》明道社有限公司

3. Craig S. Keener(2007)紀榮智譯《細看哥林多前後書》明道社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歌星巡禮(4) - 任賢齊

今日的歌星巡禮介紹一位大家應該很熟識的台灣歌星—任賢齊。當年互聯網並不算發達,要認識香港以外的歌手,著實有點難度,所以認識任賢齊,實在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當時我和家人在一所西餐廳吃晚飯時,餐館正在播放任賢齊的《心太軟》,那時就覺得非常好聽,於是乎就默默記著歌手和歌曲的名子(順便一提,那餐館播的歌曲每首都是精品,看來老闆也是愛歌之人)。

不過,由於「孤寒」的性格所致,我很少會為一名歌手花錢購買其所有的原創專輯(家中其他的原創專輯都是兄長大人花錢買的,並不是用我自己的錢買,在這世上暫時只有Beyond和Savage Garden值得我如此做,ZARD的實在太貴,當年身為學生的我實在買不起),畢竟我已經受夠了一張專輯只有一、兩首曲好聽,甚至沒有一首好聽的樂壇。所以我寧願等精選輯推出,損失沒這麼大,而且精選輯通常都比較便宜,合乎經濟原則。如果一張精選輯都沒有一首歌可聽(這是經常發生的事),對我來說只有兩個原因:一是「對不起,你的歌真的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我相信這世上一定還有很多人懂得欣賞你」;另一種是「我勸你還是不要唱下去了,以免丟人現眼 」。還好任賢齊的《認真》精選並無上述兩個問題出現,讓我覺得那些錢總是花得值得。事不宜遲,我們聽歌去吧!

第一首當然是我和任賢齊的初相識,《心太軟》(1996 曲詞:小蟲),粵語版真的沒得比


《很受傷》專輯的《這樣也好》(1997 曲詞:任賢齊)


《愛像太平洋》的《我是一隻魚》(1998 曲:劉思銘 詞:劉志宏)


電影《夏日的麼麼茶》主題曲,和阿牛、光良合唱的《浪花一朵朵》(2000 曲詞:任賢齊,阿牛)


聽首新一點的歌吧!《齊待》的《賽跑》(2009 曲詞:任賢齊)


我們都為了生活不停的奔跑
有時候覺得累了想有個依靠
我的要求不高 只要明天更好
簡單個幸福的擁抱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的煩惱
未來究竟會怎樣沒有人知道
現實壓力不小 想逃也逃不了
為何不勇敢的微笑 
別看我人小志氣高

我們和時間在賽跑
汗水寫下你的驕傲
就算微不足道    付出不求回報
別看我人小志氣高

我們和時間在賽跑 
我們都想飛的更高 
如果有哪一天    重出命運的牢 
牽你的手天荒地老

朋友啊人生路上難免會跌倒 
別害怕你有我在熱血在燃燒 
傷心的淚擦掉    真心人打不倒 
我要我的明天更好

我們和時間在賽跑
汗水寫下你的驕傲
就算微不足道    付出不求回報
別看我人小志氣高

我們和時間在賽跑 
我們都想飛的更高 
如果有哪一天    重出命運的牢 
牽你的手天荒地老

牽你的手天荒地老

最新專輯《不信邪》的《對摺》(2011 曲:Pan 詞:陳沒),看完這MV後,真的感動得哭出來(我承認我眼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