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一路向北

老實說,對最近由周融發起的反佔中簽名運動,本人一直都沒有放在心上:寬鬆到極的簽名條件、「又呃又氹」的拉票手段、既得利益者們的淫威,這種運動所收集得來的簽名數目即使再多,也不值一提。最實際的做法,還是來一次五區公投(看來早前的入獄,對梁國雄真的有幫助,讓他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的策略),只要結果一出,根本無需再行爭論。可是上星期六「主場新聞」關站的消息一出,本人的心情馬上跌落谷底‥‥

一直以來,網絡新聞都是處於「無枉管」的狀態,政府想監管,也管不了,因此這些網站漸漸成為一眾支持民主人士發表意見的平台,而且更有取代傳統主流媒體的趨勢。可是最近一年以來,不少支持中共的網站相繼出現,意圖沖淡一眾反共網絡媒體(簡稱網媒)的影響力。到現在反共網媒的中堅分子「主場新聞」宣佈關站,意味著這片之前一直不受媒體自我審查影響的淨土,到最後還是難逃劫數,香港新聞自由也正式墮入深淵。看著香港「國勢」(雖然香港不是一個國家,但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詞語表達)不斷下滑,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本人開始明白當年親眼看著以色列一步一步地墮進亡國深淵的以賽亞先知的心情,「主啊,這到幾時為止呢?」

不但只香港,整個世界也是亂七八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打得不可開交,敘利亞、伊拉克、烏克蘭等國又處於內戰,我深深地感受到處於這個大時代中,自己是如何渺小,如何無能,內心充滿著前所未有的不平安。

在我被這種不平安侵蝕之時,上帝告訴我,即使如此,祂仍在這世上掌權,我的心亦逐漸平靜下來。

《因祂活著》(曲詞:William J. Gaither、Gloria Gaither)


因此,我還是會繼續寫反共文章,還是會繼續買「禁書」,還是會繼續信耶穌,因為我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上帝一再用人類歷史告訴我們,這世上並沒有不落的人類政權。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勝負分野

歷時一個月的巴西世界杯決賽週終於完結了,球員們經過漫長的球季,再加上決賽周的「折磨」,總算可以休息一小會了,而球迷們亦可過回正常的生活了,真是可喜可賀(笑)。

雖然今屆世界杯的主辦國巴西發生了重重問題,但今屆決賽週可謂最近數屆以來娛樂性最豐富的一屆,除了入球數字創近屆新高外,場內也出現了不少爆笑鏡頭,更有多場驚世駭俗的爆冷賽果出現,都為觀眾提供大量茶餘飯後的話題,實在是近年難得一見令人心滿意足的世界杯。

今日這篇文章應該是有關今屆世界杯的最後一篇文章了,主角當然是今屆世界杯的冠亞軍,德國和阿根廷。

各隊實力最平均的世界杯


其實今屆世界杯冠軍隊可謂近屆以來最難猜的一屆,因為各隊都有各自的致命問題,嚴格來說根本沒有一隊有冠軍相。由於各球隊都是半斤八兩,因此勝負的分野在於主帥們能否把球隊的弱點隱藏起來,並把球隊的長處完全發揮出來。因此今屆主教練們的重要性遠比歷屆重要,可謂達到「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的程度(看墨西哥和荷蘭的出局就知道了)。除了主帥的能力外,今屆的賽事,運氣也佔了很重的比重,至少對德國和阿根廷就是如此。

德國的中路防守問題


首先是德國,經過多年的經營,國家隊這八年來可謂人才輩出,可是有兩個位置卻一直缺人,第一個是正前鋒,第二個就是中堅。沒有正前鋒的問題基本上不是很大,因多年來德國的青訓系統培育了不少能傳擅射的中前場球員,反正足球比賽最重要是入球,誰人入並不重要,反而中堅的問題就大了。

從2006年德國世界杯開始,德國就以流暢、緊密的整體足球示人,但這個整體卻有一個弱點,就是中堅。多年來德國中堅不但只人才凋零,而且大都有轉身慢的問題,面對攻力弱,或著重高空攻勢的球隊,還可以遮醜,但面對攻力強,靈活性高的攻擊線,他們就一籌莫展了,這亦是他們之前經常在淘汰賽階段一遇強手馬上「跪低」的最大原因,由低質中堅梅迪薩卡(Per Mertesacker)竟然可以長年正選就可見到問題的嚴重性。

梅迪薩卡是球壇其中一位經常被過譽的球員,此人除了頭球外,基本上是一無是處,不但只轉身慢,而且也不會緊纏對手,只知怪責隊友,卻從不反省自己的問題,能力弱從來不是問題,沒有自知之明才是最大的問題,而這種人都能踢正選,也可從中看出德國在中堅的位置上缺乏人人才。

解決的步伐


不過今屆德國在中堅的位置上總算是有好消息了,那就是終於有一位可靠的中堅曉姆斯(Mats Hummels)的出現了。可是戰至十六強,曉姆斯受傷,要改由穩定性低的謝路美保定(Jérôme Boateng)夥拍梅迪薩卡上陣,結果後防風聲鶴唳,要門將紐亞(Manuel Neuer)被迫化身成清道夫去瓦解對方攻勢,若不是這對中堅曝露了那麼多空位,紐亞根本無需棄關,跑出禁區外防守。

由於紐亞那令人嚇破膽的行為,終於讓主教練路維(Joachim Löw)看到梅迪薩卡的問題,再加上曉姆斯及時復出,路維亦總算下定決心放棄梅迪薩卡,在其後的賽事中以曉姆斯夥拍保定鎮守中路,並讓防守力強的隊長拿姆(Philipp Lahm)踢回右閘,一來防守中場有成功地以十足狀態傷癒復出的舒韋恩史特加(Bastian Schweinsteiger)和基迪拉(Sami Khedira)已足夠有餘了,二來有拿姆、曉姆斯和紐亞在身邊,可讓保定穩定下來,始終保定比較靈活,而且勤力,總比梅迪薩卡好,事實上在往後的賽事,保定真的是越踢越好,成為球隊的奪冠功臣。

幸運的德國


除此之外運氣也在德國那邊,在決賽前基迪拉因傷無法上陣,路維唯有派遣從沒在決賽週正選上陣的卡拉瑪(Christoph Kramer)上場,結果一開賽馬上被阿根廷控制戰局,球隊只有捱打的份兒。幸運地,卡拉瑪因腦震盪要在上半場31分鍾退下火線,路維和隊長拿姆商量後,換入舒爾尼(André Schürrle),讓多才多藝的卻奧斯(Toni Kroos)退後,和舒韋恩史特加一同鎮守中場,球隊才漸漸搶回中場,更成功在比賽後段主導戰局,得到最後勝利。若不是及時換走卡拉瑪,可能德國在上半場已先失了,還真是「因禍得福」,因若卡拉瑪不受傷,路維根本不會那麼早換人。

阿根廷的不幸


相反,阿根廷就失運得多了。原本今屆的阿根廷得益於2008年北京奧運黃金一代,前中後三線也有一流球員坐鎮,讓美斯(Lionel Messi)不用再受到「豬般的隊友」所制肘。美斯本身亦在球會級賽事留力,務求以十足狀態征戰世界杯(這是人之常情,始終對已盡奪球會級榮耀的美斯來說,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更為重要,畢竟職業足球員有幾多個四年)。本來在開賽前也以阿根廷最有冠軍相,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美斯的最佳拍擋阿古路(Sergio Agüero)於今年一直飽受傷患困擾,無法以較佳狀態上陣;希古恩(Gonzalo Higuaín)的狀態又飄忽;迪馬利亞(Ángel di María)又不幸在八強戰上受傷,要缺席餘下賽事。到了決賽時,已再沒有人能接應天才的傳送或成功把球傳給天才。雖然在本屆賽事美斯已全程展現出球王級的能力,即使到了決賽還可作出精彩傳送和成功以一扭三,但沒人在他身邊幫助他,也無法把機會化成入球,再加上後防球員又缺乏足夠休息,力戰至加時才落敗,實在是雖敗猶榮。

雖然美斯擁有成為球王的實力,但沒有成為球王的運氣,球王比利(Pelé)身邊有薩加奴(Mário Zagallo)、加連查(Garrincha)、李維連奴(Rivellino)等人,如同眾星拱月;球王馬勒當拿(Diego Maradona)身邊也有華丹奴(Jorge Valdano)、布魯查加(Jorge Burruchaga)和巴迪斯達(Sergio Batista);球王施丹(Zinedine Zidane)雖然沒有懂入球的前鋒隊友,但卻有如白蘭斯(Laurent Blanc)、杜林(Lilian Thuram)、比堤(Emmanuel Petit)等防守力極強,又有入球能力的隊友作伴。雖然美斯原本也有優秀的隊友並肩作戰,可是天意弄人,失落世界杯也是沒辦法的事,阿根廷國民也很明白,所以不同以往,他們也沒有怪責美斯甚麼,亦非常認同美斯對球隊的貢獻,只是最佳的奪冠機會失去了,下次不知是何年?

自己的不幸自然成為對手的幸運,今屆德國奪冠,大多是運氣使然。不過德國已經連續四屆決賽週打入四強,拜仁幫亦成功打敗心魔,奪取去年的歐聯冠軍,獲得寶貴的奪冠經驗,再加上去屆德甲早已塵埃落定,征戰其中的國家隊成員虛耗較少,因此今次奪冠也是實至名歸。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一紙婚書的意義

最近平等機會委員會(簡稱平機會)就「歧視條例檢討」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其中一個項目是有關「未婚」的定義。以現今香港法律的定義,「未婚」是指沒有註冊婚姻或1971年(香港《婚姻條例》實行年份)以前以公開形式締結的婚盟。今次平機會的修訂案,其中一個探討的議題,就是應否把「未婚」的定義擴大至沒有結婚,但有事實婚姻關係的人士。在我們討論問題之先,讓我們先了解甚麼是事實婚姻。

事實婚姻


事實婚姻其實是法律用語,以一般用語表達,其實就是指同居,特別是指有夫妻關係的同居。因此事實婚姻和正式婚姻的分別,最主要就是有沒有向有關當局註冊結婚。一般不承認事實婚姻的國家或地區,即使二人有婚姻之實,卻無註冊,也都被視為「未婚」,二人也無法享有在那些國家的婚姻條例上所訂明的權利,不過他們也不用履行條例所賦予,要人履行的責任。今次的公眾諮詢,其中一個焦點,就是應否把這種關係視作和正式婚姻同等。

澳洲的事實婚姻


其實現在有不少國家已承認事實婚姻,今次的有關諮詢,正是參考澳洲的《1984年性別歧視法案》,當中就為事實婚姻作出清楚的定義。

在澳洲,同居也是婚姻,同居者不但享有和婚姻有關的福利,更有財產的繼承權,若然關係破裂亦都可以分身家。事實上以上條例經歷修訂後,除了「註冊」一項外,兩者在法律上幾乎已沒分別。

不過因為由始至終都沒有註冊,行事實婚姻的人,要享有以上權利,就必須要向有關當局証明彼此的關係,當中要呈上的證據包括能証明二人已同居一年以上的証明、共同擁有資產的証明等等,比起一紙婚書用到通,真是麻煩得多,與其這樣,不如註冊算了,特別是像澳洲這種事實婚姻和正式婚姻已無甚分別的國家。因此很多分析都認為事實婚姻本身其實是為在不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生活的同性戀人能享有婚姻所帶來的種種,和平衡反對同性戀的聲音所作出的權宜之計。

不過本人今日並非要和大家探討同性戀,這議題留待本人對此研究完畢後再探討,不過本人的相關閱讀計劃因一連串的事兒已一拖再拖,因此該文的面世,至少要等到明年中。今次本人想探討的,是一紙婚書的意義。

婚姻的意義


無論是任何時代,任何文化、宗教背景,婚姻的意義其實都只有一個,就是把兩個原本毫無關係的人,以「約」的形式結合在一起,兩人由從前的無關係,建立如親人般的關係,即是當人訂立婚盟後,他們不再是戀人的關係(所以「婚姻是戀愛的墳墓」還真是對),而是親人,就好像血親一樣,即使你再討厭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甚至要和他們斷絕關係,你也改變不了他們是你的親人這一個事實。婚書,就是在立約的過程中,一個可見的證據,內容包括立約雙方的身份、需要履行的責任、毀約的後果等等(香港的婚姻以証書作證據,約的內容以法例的形式,被列入《婚姻條例》中),提醒立約者對約的承諾,和向他人證明二人的新關係,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兩人成為一體,無分彼此。整個約的建立,更必須要在兩個或以上的見證人面前公開進行

「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才可定案。」(申命記19:15)

雖然本文不是談犯罪,但從以上經文可看出,一件事情要成為「事實」,必須要有兩人以上的「真」見證(假見證當然不算)才可作實。其實這也很合理,沒有第三者作實,要作假,實在是太容易了。

為何要同居?


當然有些人會很浪漫地說只要我們的心都在對方身上,一紙婚書,根本沒有意義。但沒有他人的見證和實質的記錄,他們不說,根本沒人知道他們已結婚。而且少了實質的提醒,雙方對彼此的責任感或多或少都會受影響,因為他們可以靜靜地結合,也可以靜靜地分開,由始至終都沒人知道,罪惡感自然大大減低,更不用為對方的將來負責任,而這往往正是同居者不去結婚的背後動機。

兩個人之所以選擇同居而不結婚,大致有以下原因:一、想結婚但無法結婚,可能是身邊人的反對,或是其婚姻不被法律所承認,如同性婚姻、重婚;二、不想負金錢上的責任,如離婚,或伴侶過生後的財產分配;三、正所謂「相處好同住難」,拍施時感覺良好,不代表住在同一屋簷下也是這樣,若到結婚後才發現原來雙方是不能同住,豈不是很危險?於是有些人選擇在結婚前不如先同居,再決定是結婚,還是分開;四、不用辦手續,即使是在事實婚姻被承認的國家,只要不上法庭,不申請福利,還真是甚麼手續也不用辦,想做甚麼也可以;五、不敢向對方作出承諾,即負責任;六、就是上一個段落那種「浪漫情懷」。基本上六大理由,除了第一項,選擇同居而不結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樣擔憂,就是好像隨時隨地都會分開。為了減低因分開而帶來的傷害,他們寧願不向對方作出承諾,選擇所謂「好來好去」的方式。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人對守約本身越來越不重視之故。

守約的重要性


守約,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東西,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以一個又一個承諾構成。約的種類不但只包括擁有法律效力的契約,口頭上的承諾也是一個約。人很多時都因罪,或個人的軟弱,而無法守約,即使立約時信誓旦旦,也是如此。因此約的重要性在於保障訂立契約的雙方必須要履行所有契約當中訂明的內容,不遵守的一方將要受到懲罰,以此減低人不守約的機會,因不守約是要付出代價的。基於以上種種,守約其實對穩定每一段約所包含的關係,甚至是整個社會的運作有莫大的幫助,試想像一下,若人人也不守約,整個社會豈不全亂套了。

而同居的問題正正在於人對守約的不夠堅定。其實即使不去註冊,只要雙方都永遠記得向對方所作出的誓言,誓死遵從,要白頭到老,是有可能的。可是對比有註冊的人,那些選擇同居不結婚,特別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因有信仰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害怕因食言而被神明咒詛),他們根本不用為撕毀婚盟而要付上任何代價,因此若生活中稍不如意,他們很容易就會選擇分開、毀約;相反那些有註冊的人,由於意識到毀約所帶來的沈重代價,以致若他們的婚姻出了問題,為了避免要付代價,多數人都會嘗試挽救,其實不少面臨婚姻危機的人,只要適切地接受專業的輔導,他們的關係大都可以得到改善。有關離婚的壞處,我在這裡就不詳述了,《中信》2013年5月號,莫世淳撰寫的《離婚是社會悲劇》已寫得非常清楚,強力推薦大家一讀。

主耶穌基督是這樣論婚姻的:

「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什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法利賽人說:這樣,摩西為什麼吩咐給妻子休書,就可以休他呢?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門徒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馬太福音19:3–12)

父母終有一日會故去,子女終有一日會成家,唯獨你的另一半才是那位會在你的餘生一直相伴到底的「親人」,不論順境逆境,富有貧窮,健康疾病,永遠愛你,伴在你身邊的「親人」,這才是上帝設立婚姻的真正目的,當中充滿了對人的愛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記:2:18)

很多人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說到結婚好像是一件很負面的事情,其實真正的婚姻,是把人從相互傾慕、只看到表面的關係,昇華至更親密,了解彼此,不能分離的境界,這不是比單純即食式的戀愛更好嗎?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賭波的迷思

每逢世界杯,參與賭波活動的人次和金額例必上升,身邊有下注的朋友總有一句口頭禪:「唔賭唔好睇」,但真是如此嗎?

小時候父親大人經常和我說祖父輸光整副身家的故事,因此我從小對賭博都很有戒心,只是曾經有一次乘麗星郵輪時玩過一次老虎機。到信主後更不會賭,因賭博是不少罪惡的來源。不過這篇文章不是討論賭博的害處,而是賭波真的會讓球賽變得好看嗎?

「估波膽」遊戲


父親大人很喜歡賭馬,但他幾乎都不會賭波。他說賭波會令球賽失去了味道,我從前也不是太明白,直到我參與某遊戲後,就明白了‥‥

雖然我從來沒有賭波,但上屆世界杯和同事們玩了一個「估波膽」遊戲,以讓球盤的形式進行,讓球數以馬會作標準,猜中的同事會得分,賽事進入淘汰階段後(以90分鍾為準,加時不作計算),猜中的所得分數會隨賽事晉級而增加,全部賽事結束後截數,所得積分排在最後三分之一的同事要請首三分之一的同事吃飯,中間那三分之一的人就「AA制」(飯最後是吃了,不過是那次遊戲的大嬴家請),純粹是「牙骹戰」,不過大家仍玩得不亦樂乎。

最初玩的時候真的很有趣,看球賽時因為已預先「下注」,即使那場球賽沈悶無比,但也因為希望「下注」的盤出現而變得緊張萬分,那時我真的相信賭波會讓球賽變得更好看這回事。不過本人的戰績不是太好,即使猜中那隊勝出,但因為讓球的關係,讓遊戲的難度大增,結果很多場也猜不中,到決賽前已落後很多,自尊心也有些受損。畢竟本人有超過十年的「睇波」經驗,除了出國讀書那三年,每星期至少看一場球賽,每一場也看得很認真,每天也會讀體育新聞,還有我家那位曾踢校隊的父親大人指點迷津(他還有隊友成功考入職業隊成為職業足球員,應該踢得不差吧),竟然要大落後於沒有時間或金錢睇波的同事,實在心有不甘。吃「慶功宴」時還有同事揶揄我,說即使是足球字典(這是他給我的稱呼),還不是會輸,再一次証明「識波」不代表會「羸錢」,「賭仔」們,請清醒過來吧!

孤注一擲


為了追回落後,我決定在最後一場孤注一擲,猜和局,於是那90分鐘我變得很緊張,祈求他們千萬不要入球,要入都要等到加時才入,結果兩隊最後真的是於法定時間0:0打成平手,進入加時。那時放下心頭大石的我,才算是真真正正地欣賞球賽。四年後的今日,那90分鐘我只記得打成平手和成功追回落後(最後我的成績是屬於中間那三分之一),其他就甚麼也不記得了,至於加時到現在我還是記得很清楚。

「唔賭唔好睇」的真相


我那時才知道,當我參與了這個「估波膽」遊戲後,睇波的心態完全改變過來。以前作為球迷的我,睇波只會著重過程,雖然也會希望自己喜愛的球隊獲勝,但並不會太重視賽果。即使是討厭的球隊獲勝,只要雙方都踢得好,我也會很開心。可是當我以賭徒的心態「睇波」,就只會著重賽果,希望球賽的進程和自己所切想的一樣,失去了對球賽本身所帶來的峰迴路轉、未知的驚喜等等的渴求,只想能平平安安地「收錢」,這根本就不是睇波,和去賭場賭錢沒甚麼兩樣,只是開估的時間比較長而已,這就是父親大人所言的「失去了味道」。

由於已離開了從前的公司,今年的世界杯,我再也沒有參加甚麼「估波膽」遊戲了,反而更能投入於球賽中。碰巧今年TVB開了一個「低俗講波團」頻道,當中請了不少社會名人以球迷的角度「講波」。由於我和父親大人實在受不了某些所謂「專業」的評述員,又不想靜音(因一點兒氣氛也沒有),所以不時都會去聽那些「不專業」的球迷「吹水」。由於該頻道是成人頻道,自然會有各式賠率出現,看到他們下注後那副既緊張,不斷說「半場和」、「咪玩嘢」的模樣,我覺得還是做一個球迷最開心。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

過去一個月以來,我和父親大人都在看世界杯,可謂看到天昏地暗。除了分組賽最後一輪同時進行的兩場賽事因已知結果而放棄其中一場外,其他我們全都有看(放心,我們不會「捱眼瞓」,半夜起床「睇波」的,因NOW有自選服務,甚麼時候也可看到重播),看到眼睛都有點疲勞了,於是我們趁十六強和八強之間的休息時間,出外郊遊,輕鬆一下。

今次走的路線是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的紅梅谷自然教育徑,駕車前往的朋友,可於大圍港鐵站外的迴旋處向九龍(中)方向走,上紅梅谷路,越過下圖的行車天橋底後,就有一個政府兩小時停車場可供泊車,即使錯過了也不用慌張,前方不遠處還有一個迴旋處,助你駛回停車場

 
入錶後,沿著上圖的行車路繼續走,就可到達對面的獅子山郊野公園入口(不要直接過馬路)

 
教育徑位於紅梅谷燒烤區內


進入燒烤區後,沿著標示柱的指示,上右邊那條路(左邊是直上望夫石,我們回程時會經過)


就可到達入口了


入口旁有一條小溪


跟著就開始上山了,由於上山途中除了小動物外,沒甚麼風景可看,所以走來有點吃力,但也不至於太辛苦


這個試劍石,是經過一連串的風化和冷縮熱脹後,從中裂開而成

 
由於教育徑離沙田市區很近,因此不時都會聽到汽車發出的聲音


那隻蝴蝶很「粉」


教育徑的頂點,就是衛奕信徑5段,是一條已鋪了混凝土的平路,非常易走


沿望夫石方向走,沿途可飽覽整個沙田的景色


還可看到馬鞍山


前方是沙田老牌豪宅「世界花園」


當日的能見度實在不錯,連八仙嶺也可清楚看到

  
抬頭一看,就會見到望夫石,可惜這角度並沒有「望夫」的感覺


繼續沿著衛奕信徑走,會到達一個岔路口,一邊是直上望夫石的上山路


另一邊是回到紅梅谷燒烤區的下山道


由於我們已走了一小時,再上望夫石就不夠時間回到車子那邊了,因此唯有下山了。不過也不用急於下山,在下山前可先到前方的亭子


除了可以稍事休息,亭子本身更是拍攝望夫石的好位置


從這邊看真像是正在等候丈夫回來的妻子


拍完望夫石後我們就下山了,下山的道路是一條直達燒烤區的石階


很漂亮的花


紅梅谷自然教育徑本身是沒甚麼風景看的,不過倒是有不少少見的昆蟲棲息其中,只是因為牠們實在走得太快了,使到我的相機捕捉不到牠們的蹤跡。若只是想看風景的朋友,可以沿左首的石階直上到衛奕信徑,然後再上望夫石,不過就要再辛苦一點了。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歌星巡禮(21) - 陳慧嫻

認識陳慧嫻(Priscilla Chan)那一天,正是她宣佈引退,準備出國留學的那段日子。當日我和母親大人一起收看《婦女新知》,那時陳正在台上演唱她的告別作《千千闋歌》,覺得很不錯聽,於是基本上只聽兒歌,對流行音樂幾乎是零知識的我,問母親大人哪是誰,母親大人說那位歌手準備引退,正在和歌迷告別,我再問那人是不是很紅,母親大人答和林憶蓮差不多(那時林的《灰色》已在香港唱得街知巷聞)。她那麼年青,又那麼紅,那麼早就言退,未免早了一點。

當年資訊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明星們又喜歡在觀眾面前保持神秘感,因此對陳慧嫻出國留學的原因,可謂眾說紛紜。其中最多人相信的版本,是陳的父母非常反對女兒和她的唱片監制歐丁玉約會,於是「捧打鴛鴦」,送女兒出國留學。多年後陳說出實情,是因為她在出道前已答應父親,當她儲夠錢後,就出國留學,完成學士學位,她只是去兌現當年的承諾而已(說來說去還是和陳爸有關)。

陳慧嫻是母親大人相當喜愛的歌手,因此兄長大人曾向同學借來其精選大碟,並翻錄在錄音帶上,可是其後該錄音帶被本人不小心拿去錄下其他東西,母親大人為此怨念了一段時間呢(對不起)!

陳慧嫻早期有不少歌曲,古典味都很重,這是其中一首,專輯《故事的感覺》的《玻璃窗的愛》(1984 曲詞:安格斯)


為數甚少的舞曲,專輯《反叛》的《跳舞街》(1985 曲:Angelina Kyte,Tony Baker 詞:林敏驄)


同一專輯的《痴情意外》(1985 曲:玉置浩二 詞:潘源良,時葆茵)


專輯《嫻情》的《傻女》(1988 曲:M.T. Diego,M.L. Diego 詞:林振強),郭富城都不是很高的了,還可以比陳慧嫻高出一個頭,可見其嬌小


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的《夜機》(1989 曲:Ralph Siegel,Robert Jung 詞:陳少琪)

 
同專輯的《千千闕歌》(1989 曲:馬飼野康二 詞:林振強),亦是陳慧嫻的告別作,和梅艷芳的《夕陽之歌》同是改編至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從前聽的時候,覺得是《千千闕歌》比較悅耳,可是當年紀漸長,人生經歷了重重起跌後,發覺《夕陽之歌》更有味道,因前者是留住最美好的一刻,而後者就是一生


原本陳慧嫻打算畢業後不再從事演藝工作,但其原本所屬的唱片公司,專程派人遊說她在放假期間灌錄唱片,最後還是引退不了(不過她還是有好好完成學業後才全面復出)。在留學期間,陳總共推出兩張唱片,其中一張就是《歸來吧》,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是改編自一位我個人相當喜歡的日本歌手桑田佳祐所寫的《飄雪》(1992 曲:桑田佳祐 詞:簡寧),原曲是由桑田的夫人原由子所唱


全面復出第一砲,專輯《Welcome Back》的《戀戀風塵》(1995 曲:中島美雪 詞:劉卓輝),陳慧嫻有不少歌的拍子都很難跟著唱,這是其中一首


專輯《問題女人》的《緣了,就是完》(1996 曲:李偲菘 詞:周禮茂)


作為當年寶麗金歌藝最好的男女歌手,再加上二人之間的深厚友誼,張學友和陳慧嫻的合唱,自然甚有看頭,不過我要介紹的,不是那首已唱到爛掉的《一對寂寞的心》,而是較冷門的《愛和承諾》(1997 曲:李偲菘 詞:祈志泉),不過張的聲音太搶了,弄到陳好像是在和聲


專輯《愛戀2000小時》的《距離》(1998 曲:李煥明 詞:陳少琪)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愛你變成害你

當同一件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若再不去正視,繼續縱容,那事情勢必會不斷重覆發生‥‥

「咬上癮 」


一年前,當蘇亞雷斯(Luis Suárez)咬伊雲奴域(Branislav Ivanović)事件發生後,報導說當他還是阿積士(AFC Ajax)球員時,就已有咬人前科,以此逼使阿積士放人,讓他加盟利物浦(Liverpool F.C.)的苦肉計。本人自然聯想到他或許又想故技重施,藉此離開當時戰績低迷的利物浦(不過因利物浦對他的「不離不棄」,再加上其豐厚財力,最後還是走不成)。於是以為咬人是其有意識的蓄意行為。可是當同一事件又再上演,而且更是在以「億」計的觀眾面前,本人開始懷疑:「你是不是有病?」

有意識,還是無意識?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把事情歸咎於蘇亞雷斯那傢伙又想離隊。因為按之後的劇情發展,當潛在買家巴塞隆拿(FC Barcelona)的「簽約條件」流出後,死口不認咬人的他馬上對事件作出道歉,未免太巧合了。但若真是如此,對他自己和國家隊而言,代價未免太大了,因這是他登陸歐洲球壇以來第三次咬人,他應該很清楚若然再犯,處分必會比對上一次更重。而且自從數碼攝影技術普及化後,即使球証看不到,全世界也看得到,根本沒可能逃過處分。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蘇亞雷斯繼上屆世界杯的「手球救國」後,又一次「救國」行為,因咬人後不久,意大利旋即失球。但過到初一,並不代表過到十五,沒有蘇亞雷斯的烏拉圭,完全不入流,結果他們下一場即被哥倫比亞輕鬆淘汰,值得如此犧牲嗎?

再加上咬人後蘇亞雷斯一臉「我又衰咗」的模樣,其後更放軟手腳,完場後又不敢和隊友慶祝,讓本人確信這是在壓力下的無意識行為(若這是有意識行為,他的演技未免太好了),說句老實話,這比故意而為更可怕。

「反人類」行為


足球比賽本身是非常激烈的競技運動,有時踢球和打架之間,只有一線之差。過往已有無數球員在比賽中被踢斷腳(今屆世界杯連足球小將式的射斷手也出現了), 甚至是因此而斷送球員生命。相比以上所言,「咬人」,還沒有咬出血,其實真是「小兒科」,至少在本人看來蘇亞雷斯的危險性,遠比英格蘭中場祖爾巴頓 (Joey Barton)低。但相比「功夫足球」,蘇亞雷斯的危險性在於其「反人類」行為。

我們看電影,有時看到主要角色被敵人壓制,無計可施時,會選擇「咬人」以擺脫對手,不過自由時,比起「咬人」,實在有太多更有效的攻擊手段可供選擇。對足球員而言,雙腿是他們最強的武器,面對壓力,「踢人」是更自然的行為,即使對別人帶來更大的傷害;相反「咬人」,雖然傷害較小,卻是「反人類」行為,所帶來的驚嚇,比「踢人」更甚(始終球員早已有被對手踢的心理準備),特別是蘇亞雷斯的連續咬人,更是病態行為,令人懷疑他在登陸歐洲前,已有多次前科。

愛你變成害你


因此除了重罰,更應該勒令要他看心理醫生,治療其偏差行為。可是烏拉圭球迷、政要、某些球員,竟然還為他叫冤,縱容他死不認錯的行為,使他這麼多年來都沒有下定決心去正視這個問題,即使去看心理醫生,也對病情毫無幫助(其實自去年咬人事件後,他已開始看心理醫生了)。這樣下去,即使再加重懲罰,他還是會再犯,因這是病態行為,他自己根本控制不了,而且下一次受害的,並不一定是球員,可能是其他人,甚至是家人,壓力是無處不在的。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言13:24)

「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箴言28:27)

若然有關蘇亞雷斯於烏拉圭國內踢球時已多次犯下咬人劣行的報導是真的話,那麼一直對他百般縱容的烏拉圭球迷和球圈人士一同要負上極大的責任,使他不能及早醒覺,去處理自己的問題,結果不斷出醜於人前,令其天份無法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