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留意本blog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很少走港島的路線,除了因路途遙遠,過海隨道費用昂貴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沒地方泊車,乘坐公共交通又太花時間,所以就很少去那邊遠足了,不過今次難得約到一班中學舊同學外出,於是我就利用這次機會,遊說他們到港島的遠足徑走走,滿足一下自己的私心(笑),還好大家都同意。
既然大家同意了,當然不會難為大家,於是選了一條相當易走,風景又不錯的路線:從黃泥涌水塘出發,上大潭水塘道,中途轉走大潭家樂徑,再駁回大潭水塘道,沿途欣賞大潭水塘的景色,最後於大潭道離開,走走停停,大約需要四個半小時。
前往黃泥涌水塘有很多方法,其中最方便的,是於銅鑼灣乘坐76號巴士,於黃泥涌水塘公廁站下車
走上油站旁的樓梯
就會見到黃泥涌水塘
黃泥涌水塘是香港第三古老水塘,僅次於薄扶林和大潭兩水塘,後因多個大型水塘相繼落成,加上儲水量較少,其重要性逐年下降,最後於1986年不再供水,並改建為水上公園,成為現在的樣子
水掣房,為法定古蹟
水塘的地勢甚高,左首可見到黃竹坑鴨脷洲一帶,最遠甚至可見到南丫島
離開黃泥涌水塘,沿大潭水塘道直上陽明山莊,是全程最辛苦的一段,不過對剛起步的我們來說,當然沒問題
大約十分鐘就可到達陽明山莊,可以進去超市買些補給品,順便涼冷氣
遠看還以為是真人
離開陽明山莊繼續走,越過閘口
再往前走一會,右首就會出現大潭家樂徑的入口
下一段樓梯後
又要向上爬,不過比上陽明山莊輕鬆
越往上走越開揚
爬完樓梯,我們正身處於一座小山崗上
走這段路雖然繞多了一點路,但景色勝在夠自然,沒水塘道那麼人工化
接著落山
就可駁回水塘道
途中有一段頗長的下坡道
由這裡開始直到終點,沿途都有分岔路口前往不同地方,有些地方都值得大家暫時離開主道一探,只要記得指示前往大潭道的指示牌位置,就不用擔心迷路了
走畢這段又長又斜的下坡道後,大潭水塘就在眼前了
這裡亦是大潭水務文物徑的起點,跟著走就可深入了解這個香港第二古老水塘的歷史
大潭水塘是港島主要食水來源,於1888年落成,後因港島人口不斷增長,經歷兩次擴建後,成為包含四個水塘、五座水壩的大型水務設施,我們於起點見到的水塘,正是整個水塘群中首個落成的大潭上水塘
上水塘溢洪道上的石橋,石橋的另一邊正是於第一次擴建計劃落成的大潭副水塘(1904年)
副水塘原是一條天然山溪,從前於上水塘溢出的雨水,都是經溢洪道,再從山溪流走,後因人口增長,港島缺乏其他適合發展成集水區的土地,於是政府決定加建兩個水壩,收集從上水塘溢出的雨水,加上原有的山溪,建成大潭副水塘
我們來時正值春季,雨水不算太多,若雨季來,就可看到兩個水塘藉著這條溢洪道連接成一個水塘的樣子
從石橋上拍的上水塘
這條建在副水塘昔日山溪河床上的大潭上水塘石砌輸水道,是一條架空輸水道,把從山上收集得來的雨水引入上水塘
昔日的天然山溪
我們來時雖然沒下雨,但天色不是很好,雲層相當低
副水塘主壩
右邊的是副水塘副壩和水掣房
水塘裡養了不少錦鋰
副壩旁有一條前往上水塘水壩的支路
上水塘水壩
這種分層設計相當特別
排洪道
從水壩往外看的景色
副水塘副壩
大潭灣
水壩的另一邊當然是上水塘
回到主路繼續往前走,就會見到於第二次擴建計劃落成的大潭中水塘水壩(1904年)
另一邊是同於第二次擴建計劃落成的大潭篤水塘(1917年)
大潭篤水塘上總共有四條石橋連接從大潭灣到上水塘的道路(即今日的大潭水塘道),全都於1907年建成
四條石橋的設計都不盡相同,可惜在水塘道上只能拍到最接近大潭道的石橋的全景
大潭篤水塘水壩,也是大潭道的所在
終於到達大潭道了
原本我們也想到大潭灣參觀大潭篤水塘水壩,但要走多一小時,而且到達大潭道時天色已晚,實在不宜繼續走下去,唯有留待下次再來吧。
後記:無論是郊遊還是旅遊,真的很看對象,若只和父親大人去,可能因為平時在家裡都有聊天,出外時反而很少說話,結果更能感受大自然所帶來的一切;和小姪兒們一起走,他們各式其式的古怪行為,總會為我們帶來無窮樂趣;和朋友一齊走,則全程都是吵吵鬧鬧,零食不絕,即使天氣不好,但仍非常快樂,可謂各有各的好,相反若同來的對象和自己相性不合,面前的景色即使再美,卻都總不是味兒。
就可駁回水塘道
途中有一段頗長的下坡道
由這裡開始直到終點,沿途都有分岔路口前往不同地方,有些地方都值得大家暫時離開主道一探,只要記得指示前往大潭道的指示牌位置,就不用擔心迷路了
走畢這段又長又斜的下坡道後,大潭水塘就在眼前了
這裡亦是大潭水務文物徑的起點,跟著走就可深入了解這個香港第二古老水塘的歷史
大潭水塘是港島主要食水來源,於1888年落成,後因港島人口不斷增長,經歷兩次擴建後,成為包含四個水塘、五座水壩的大型水務設施,我們於起點見到的水塘,正是整個水塘群中首個落成的大潭上水塘
上水塘溢洪道上的石橋,石橋的另一邊正是於第一次擴建計劃落成的大潭副水塘(1904年)
副水塘原是一條天然山溪,從前於上水塘溢出的雨水,都是經溢洪道,再從山溪流走,後因人口增長,港島缺乏其他適合發展成集水區的土地,於是政府決定加建兩個水壩,收集從上水塘溢出的雨水,加上原有的山溪,建成大潭副水塘
我們來時正值春季,雨水不算太多,若雨季來,就可看到兩個水塘藉著這條溢洪道連接成一個水塘的樣子
從石橋上拍的上水塘
這條建在副水塘昔日山溪河床上的大潭上水塘石砌輸水道,是一條架空輸水道,把從山上收集得來的雨水引入上水塘
昔日的天然山溪
我們來時雖然沒下雨,但天色不是很好,雲層相當低
副水塘主壩
右邊的是副水塘副壩和水掣房
水塘裡養了不少錦鋰
副壩旁有一條前往上水塘水壩的支路
上水塘水壩
這種分層設計相當特別
排洪道
從水壩往外看的景色
副水塘副壩
水壩的另一邊當然是上水塘
回到主路繼續往前走,就會見到於第二次擴建計劃落成的大潭中水塘水壩(1904年)
另一邊是同於第二次擴建計劃落成的大潭篤水塘(1917年)
大潭篤水塘上總共有四條石橋連接從大潭灣到上水塘的道路(即今日的大潭水塘道),全都於1907年建成
四條石橋的設計都不盡相同,可惜在水塘道上只能拍到最接近大潭道的石橋的全景
大潭篤水塘水壩,也是大潭道的所在
終於到達大潭道了
原本我們也想到大潭灣參觀大潭篤水塘水壩,但要走多一小時,而且到達大潭道時天色已晚,實在不宜繼續走下去,唯有留待下次再來吧。
後記:無論是郊遊還是旅遊,真的很看對象,若只和父親大人去,可能因為平時在家裡都有聊天,出外時反而很少說話,結果更能感受大自然所帶來的一切;和小姪兒們一起走,他們各式其式的古怪行為,總會為我們帶來無窮樂趣;和朋友一齊走,則全程都是吵吵鬧鬧,零食不絕,即使天氣不好,但仍非常快樂,可謂各有各的好,相反若同來的對象和自己相性不合,面前的景色即使再美,卻都總不是味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