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三位一體

「三位一體」(Trinity)是基督教神學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思想,亦被譯為《三一論》,主張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的個體(基督教術語稱之為「位格」)為同一個本體、同一個本質、同一個屬性,就是神(是不是讀完都不知道是在寫甚麼呢),可是「三位一體」這一詞彙從沒出現於聖經中,而且背後的神學思想亦非常艱深,甚至是令人混淆(究竟是有一個神,還是三個神?本人就曾經見過有人因弄不清「三位一體」的教義而放棄信仰),因此不少信徒視此為基督教信仰中最大的奧祕,不過既然「三位一體」一詞並沒出現於聖經中,代表這是人想出來的東西,既然是人想出來,人自然能理解得到,所以要了解「三位一體」,我們要先了解其出現的歷史背景,就是耶穌是誰?


從耶穌基督出現所衍生的問題


舊約和新約的分水嶺,正是耶穌基督的降世,而福音最早的對象,以猶太人為主,即使到使徒出去宣教的時期,他們傳福音的對象都是以參加當地猶太會堂聚會的猶太人,和外邦慕道者為主,他們或多或少都受到猶太文化所影響,所以他們對敬拜耶穌總會有以下疑問:

耶穌是否神?

敬拜耶穌是否否定單一神論?

敬拜一個曾在地上生存的人是否觸犯禁拜偶像的誡命?

於是基本上是由使徒和初期信徒所寫的書信組成的《新約聖經》,就以他們的主要受眾,即猶太人的文化為背景,去回答這些問題:

新約聖經的回答


「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但河裡受了約翰的洗。他從水裡一上來,就看見天裂開了,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裡去。」(馬可福音 1:9–12)

這是聖經內,唯一一個聖父、聖子、聖靈同時在人前出現的場景,祂們不但是三個不同的個體,從聖靈降臨到耶穌身上,並感動祂那一幕,我們更看到祂們合而為一的過程。

「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小子,你的罪赦了。有幾個文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說: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他說僭妄的話了。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耶穌心中知道他們心裡這樣議論,就說:你們心裡為什麼這樣議論呢?或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樣容易呢?但要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就對癱子說:我吩咐你,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以致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馬可福音 2:5–12)

耶穌在地上所展現的神蹟和權柄。

「掃羅行路,將到大馬色,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掃羅從地上起來,睜開眼睛,竟不能看見什麼。有人拉他的手,領他進了大馬色;三日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使徒行傳 9:3–5、8–9)

除了是神,還有誰可以如此光芒萬丈地出現。

「此後,我觀看,見天上有門開了。我初次聽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我說:你上到這裡來,我要將以後必成的事指示你。我立刻被聖靈感動,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我又看見且聽見,寶座與活物並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他們的數目有千千萬萬,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 4:1–2、10–11、5:11–13)

我們如何拜父,也同樣如何拜子;父有的榮耀,子也同樣擁有,這就是「父子」同是神的信息。

簡單而言,《新約聖經》是以圖像,即透過初期信徒親身的經歷、親眼的見證,即使事實對他們而言是如何荒謬、如何違背他們從小所受的教導,他們都不得不信「耶穌是神」這一事實,再以命令的形式說明既然耶穌是神,我們就要敬拜祂的信息。

這相當符合猶太人的文化,因自摩西頒布律法以來,猶太人最大的功課,就是要學習順服神,不需要去問為甚麼要這麼做,即使以現今人類的知識雖已知道某些律法的用意,但有不少律法被提出的原因仍然沒能得到解釋,獻祭的步驟也同樣令人摸不著頭腦,所以「不要問,只要做」,是猶太文化的特色。

仍是疑惑


可是當福音繼續傳講,進入以希臘文化為主的外邦世界時,《新約聖經》的圖像難以讓當地人所接受,因希臘人最喜歡問「為甚麼」和強調理性,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合乎「邏輯」的答案,於是早期的教父以聖經的教導為基礎,並以希臘人的思維模式為橋樑,去說明耶穌基督的身分,《三一論》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

道成肉身


聖經以不同的字眼來形容耶穌,為了幫助希臘人明白「耶穌是神」這道理,早期教父只集中採用「子」和「道」這兩個形容,特別是「道」,即「神的話」: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世記 1:1–3)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智慧)。從亙古,從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沒有深淵,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華還沒有創造大地和田野,並世上的土質,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裡;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上使穹蒼堅硬,下使淵源穩固,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時,我在他那裡為工師,日日為他所喜愛,常常在他面前踴躍,踴躍在他為人預備可住之地,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眾子啊,現在要聽從我,因為謹守我道的,便為有福。」(箴言 8:22–32)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 1:1–3、14)

「子」就是在創造中出現的「神的話」、「智慧」和「道」,道成肉身之前的「子」正是希臘人所追求的真理和智慧,「道」不但是真理,具永恆性,且擁有位格,即擁有獨特的個性和功能。

既然「道」是永恆,就一定不是被造物,所以「道」就一定是真神本身。相反,若「道」不是神,是被造物,那就不是永恆,那祂為我們成就的救恩就一定不會是永恆,那麼整個信仰系統就會因此而崩潰,因此「道」,即是「子」,就是神。

《三一論》


在新舊約聖經中,除了父、子/道,神的靈同樣有不可動搖的角色和地位,亦擁有位格,為了解釋三者完全的「契合」和各自的「獨特性」,《三一論》就出現了。

要了解《三一論》是甚麼一回事,主要有兩個進路:

第一是亞他拿修(Athanasius,296-373)的進路:神的「道」、神的「靈」,都是神身體的一部份,自然和「父」是一體,用今日的語言,就是無論是我的手,我的腳,我的話,我的靈,都是「我」,有甚麼好奇怪的?

第二是加帕多迦教父們(Cappadocian Fathers)的進路:強調神的本體是一個「社群」,用今日的語言,就好像「夾 band」,不同成員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功能,但都同樣地為自己的團隊,無分彼此地努力,向著同一個目標進發,而維持這合一性的關鍵,正是「愛」(不過缺乏對別人的愛是人的天性,所以「散 band」總比「夾 band」來得容易),回到聖父、聖子、聖靈,意指三個位格雖然有其獨特性,但祂們都有同一個目標,就是成就救恩,為此祂們各施其職,並相愛到一個地步,就是不能分開,成為一體,這份愛,也是我們信徒合一的榜樣。

雖然亞他拿修的進路比較簡單,但明顯地加帕多迦教父們的進路更符合聖經有關合一的教導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裡面,你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的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父啊,我在哪裡,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裡,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我了。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你,我卻認識你;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來。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約翰福音 17:21–26)

「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以弗所書 2:13–16)

「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以弗所書 3:6)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以弗所書 4:2–3)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哥林多前書 12:12–13)

所謂「合一」,不是人人都是一樣,而是群體裡每一個成員,他們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和專長,並尊重其他人的獨特性,各施其職,互相配合,完成其所屬群體要完成的使命,就如聖父、聖子、聖靈一樣,聖父是救恩的策動者,聖子是救恩的執行者,聖靈是引導人走上救恩道路的保惠師。

《三一論》的出現,其實是教會為了實踐向外邦宣教的使命,適應當地的文化而出現的產物,用現代的說法,就是我們在跨文化宣教中成功地把福音「本色化」的一個例子,不過這「本色」最後竟然擴展成普世教會的核心價值,這和希羅文化是西方思想的「根」脫不了關係。

若問「三位一體」最大的奧祕是甚麼,那就是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位格,竟然相愛到一個的地步,就是忘記自己,進入對方的生命,成為一體,不再分開,這實在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愛分裂的人類,最難理解的奧祕吧。

「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翰一書 4:16)

原來神對人的愛不但是出於祂的屬性,而是因為祂的本體就是愛。

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長隆野生動物世界 Part 3 補遺篇

終於,終於帶到小姪兒們來玩了(因他們課餘的節目實在是太豐富了,要夾時間實在有難度),基本上遊覽路線和上次差不多,都是先去自駕區,再去步行區。既然叫「補遺篇」,本篇主要介紹我們上次沒去逛的地方和新加入的動物。

上次來時不知道牠們是甚麼品種,今次終於知道了,是紅䴉(scarlet ibis),朱鷺的一種,棲息於南美洲和千里達島,是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的國鳥


不知是不是被混種,並不是所有紅䴉全身都是鮮紅色


黑頸天鵝(black-necked swan),牠們嘴上的紅色突出物真的很像「生cancer」


今次來多了幾頭小羊駝


很可愛


其實上次也拍過鶆䴈,不過這隻鶆䴈的表情很有意思,忍不住放上來


今次多了很多藍孔雀(blue peafowl)


其他雀鳥


原本尚算正常


一有得吃


就變成這樣


雖然髒了點,但樣子很可愛


雖然上次拍了很多亞洲象,但獨欠一張直立照,今次補上


馬來貘(Malayan tapir),可惜正在睡覺中


正在戲耍中的棕熊


上次來時已經有很多不同品種的羊(還是牛?),今次更多


白犀(white rhinoceros)


河馬(hippopotamus)


河馬下水


根本是水怪,不要因卡通片上的河馬傻傻的樣子,就以為牠們是很溫馴的動物,事實上牠們的性情相當暴躁,甚具攻擊性


獵豹(cheetah),牠們的毛皮真的很漂亮


雖然都屬貓科動物,論外型,獅子真的是相形見絀


未睡醒的樣子


今次來園方加建了吊車


因為反光,所以開了窗,突然有隻伊蘭羚羊衝過來,趕緊關窗


反芻中的長頸鹿


很有愛的小小長頸鹿


真的很小隻


今次去步行區,因時間關係,我們集中去小朋友們想去的地方,首先是動物幼兒園,展示了園內的幼年動物,這是黑蜘蛛猴(red-faced spider monkey)


這隻可愛的小狐狸名叫耳廓狐(fennec fox),是世上體型最小的犬科類動物,非常活潑,會主動和小朋友玩,小姪兒們隔著玻璃和牠玩得不亦樂乎


普遍狨猴(common marmoset),其實我不是很喜歡猴子,特別是這種樣子看起來像人類的,真是見到「毛管戙」


小黑熊


看看猩猩們的身手


臂力驚人


各式鸚鵡


哇!很危險


上次拍的熊貓都是在睡覺,今次來一張會動的,不過我真的不喜歡髒髒的熊貓


我最愛的托哥巨嘴鳥(toco toucan)


粉紅琵鷺(pink spoonbill)


花冠皺盔犀鳥(wreathed hornbill)


還真的很有電影feel


這個探頭的樣子很有趣


白虎BB


三十秒極速飲完一支奶


紀念品店賣的精品不但只品種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精美


雖然最後仍是逛不完,但孩子們還是玩得很盡興,特別是在自駕區,他們興奮得爬上車頂的天窗看,一見到有長頸鹿接近又馬上縮回去的樣子真的很好笑,問他們下次再不再來,他們一同說要,還要再去自駕區玩,希望下次能再有機會,因他們的節目實在是太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