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胡杏兒

在現今TVB的當家花旦中,胡杏兒(Myolie Wu)可說是最願意在演藝事業上作出各種嘗試和改變的女藝人,而她這麼多年的進步,無論是喜不喜歡她的人,都有目共睹。

第一次看胡杏兒演的電視劇,是2002年的《流金歲月》,那時胡杏兒飾演弱智女孩「丁善茵」一角。她成功地把丁善茵天真瀾漫,卻心思清明的小女孩心性演繹出來,那時父親大人說這女演員將來必定大紅。結果不到一年,胡杏兒得到TVB的力捧,於2003年的《律政新人王》中首嘗女主角的滋味。不過看著林峯和胡杏兒從《流金歲月》中的「大哥哥」和「小妹妹」,一躍成為在事業上扶搖直上的情侶檔,這真的很有違和感(笑)。
由於接連兩套電視劇《律政新人王》和《衝上雲霄》的成功,胡杏兒總算確立其TVB當家花旦的地位,而且接劇不斷,可是這亦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而她的演技亦沒有時間沈澱、消化,使到自己的演技在接下來的數年毫無突破可言。其誇張的演繹方式、千篇一律的角色、不善演苦情戲,經常遭受觀眾的批評,甚至在網上掀起一輪「反胡杏兒」浪潮,這種種導致她即使在《肥田囍事》一劇中「瞓身演出」,仍然在2006年競逐TVB視后中大熱倒灶。

雖然那幾年胡杏兒的演戲事業被受打擊,但她的歌唱事業卻被受讚賞。雖然胡杏兒在2007年播出的《 亂世佳人》中出現的苦情樣被網民戲稱為「胡囧囧」,但她演唱的劇集主題曲《幸而》卻得到各界一致好評,這當然和她求學時期曾經學習聲樂有關。老實說胡杏兒這個「副業」的演唱水平,真的比現在那些自稱為「大歌星」的人好很多。

《 亂世佳人》主題曲《幸而》(2006 曲:鄧智偉 詞:陳詩慧)


《掌上明珠》主題曲《忘掉自己》(2010 曲:葉肇中 詞:鄭櫻綸)


在痛定思痛後,2011年的胡杏兒收下她那誇張的演技,改以自然的演繹方法出演《魚躍在花見》和《怒火街頭》等劇,使到她的演技再次得到觀眾的讚賞,並使她最終得嘗所願,憑《萬凰之王》「沅宛」一角奪得「視后」寶座。

胡杏兒亦是現在年青一代的女演員中最專業的一個,她從不會因要保持形象而拒絕演某角色,既可演《流金歲月》中的弱智女孩、《我的野蠻奶奶》的鐵嘴雞媳婦、為演出《肥田囍事》而增肥至152磅、《魚躍在花見》中有公主病「姜羌」、《怒火街頭》的貪錢律師、《換樂無窮》的「師奶」,這些經歷亦都幫助她這個沒有受過演藝訓練的人,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巴塞時代的終結

看完巴塞隆拿(FC Barcelona,簡稱巴塞)於主場以1:3被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 C.F.)技術性擊倒的西班牙盃四強次回合,親眼見證著前中後三大支柱中,有兩支已經倒下後,我心中忽然出現一個念頭:「是否屬於巴塞的這個時代正式宣佈結束?」

沙維的倒下


早於巴塞成就「六冠王」偉業之時,我就向別人預言只要中場大腦沙維(Xavi)一倒下,就是屬於巴塞和西班牙國家隊的時代的結束。沒有美斯(Lionel Messi)的西班牙國家隊,雖然入球率大減,卻可奪得世界杯冠軍;沒有沙維的阿根廷國家隊,就只能在八強止步,而美斯最終更顆粒無收,由此看出究竟誰比較重要。在整個巴塞體系中,沙維就如同心臟一樣,其足球智慧、閱讀球賽能力、控球、傳送,除了意大利的派路(Andrea Pirlo),在現役足球員中根本沒人可與其比肩。可惜的是在足球場上,前鋒永遠都是主角,否則論球技和在隊中的重要性,沙維至少值得拿一次金球獎。可是踏入2013年,沙維已經33歲,體能亦在不斷下降,畢竟技術始終需要體力來維持,事實上這幾年沙維的助攻數字逐年下降,早幾年因為還沒有下降至危險線而沒有對球隊的進攻構成重大問題,但現在似乎已經到達了。在剛踢罷的西班牙盃四強次回合,球隊的速率完全慢了下來,傳送亦經常「斷纜」,這和沙維的表現下滑不無關係,若再繼續讓沙維一週雙戰,情況將進一步惡化。

以目前的現有陣容來看,能代替沙維位置的,就只有法比加斯(Cesc Fàbregas)、恩尼斯達(Andrés Iniesta)和美斯,但法比加斯水準飄忽,用恩尼斯達和美斯又會犧牲他們的機動性和入球量,但這必須盡早決定,因沒有心臟是會死的,即使換入的心臟較弱也必須要這樣作。

佩奧爾的倒下


另一個大危機是後防支柱佩奧爾(Carles Puyol)的倒下,在失第二球時看著佩奧爾被迪馬利亞(Ángel di María)弄致無計可施的樣子,老實說真的有點心痛。畢竟在我眼中整個西班牙後防,除了門將卡斯拿斯(Iker Casillas),就只有佩奧爾能夠進入一流守將之列,其拼勁、在場上的專注力和感染力,都是值得年輕球員學習的對象,相反沙治奧拉莫斯(Sergio Ramos)和碧基(Gerard Piqué)的穩定性始終太低。其實在早幾年佩奧爾開始經常受傷患困擾後,問題經已浮現,可是球隊寧願以身高只有1.74米的防守中場馬斯查蘭奴(Javier Mascherano)改踢中堅,都不找一名真正的中堅,把金錢浪費在一班可有可無的進攻球員身上。在防守上都是「海軍鬥水兵」的西甲賽場上當然沒問題,但面對歐洲列強,只憑碧基一個,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屬於巴塞的時代當然不是永遠,始終都會終結,正如當年巴塞的4-3-3控球在腳戰術取代當年摩連奴(José Mourinho)在車路士(Chelsea F.C.)開發的4-3-3兩翼出擊戰術,成為同行爭相模仿的目標。我倒是非常期待「後巴塞時代」的足球圈會變成如何,若然永遠都是「巴塞模式」,這個足球世界豈不是很無聊。

歌星巡禮(12) - Bee Gees

休息了幾天後,我的感冒已經差不多痊癒了,只是咽喉位置偶爾仍會有刺痛的感覺,不過能好得那麼快還是很值得感恩的事情。

今日要介紹的樂團,就是世界殿堂級樂團Bee Gees。Bee Gees是由Gibb三兄弟組成,分別是大哥Barry、雙胞胎的哥哥Robin和弟弟Maurice,他們還有一個歌手么弟Andy,但Bee Gees成立時,Andy年紀尚小,所以並沒加入。雖然出生的順序是Barry>Robin>Maurice>Andy,但他們離世的順序卻是倒過來,如今只有大哥Barry尚在人世,他的悲傷真的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

第一次聽Bee Gees,是藉著當年由A-Level開始到大學畢業為止那段時期發生的西洋音樂狂熱。那時自己不知為何好想聽不同的英文歌曲,但在香港的主流媒體很少介紹西洋音樂,我讀中學時又沒有上網,所以也不知甚麼人的歌好聽,那時我是單靠HMV的推介去選購,當中有好聽的,但也有不好的。到讀大學的時候,有了網路的幫助,我選購時也比當初來得容易,而我就是在大學時把Bee Gees的《Their Greatest Hits: The Record》買回來。

我買時當然是因為Bee Gees的鼎鼎大名,所以我對這張精選大碟有很高的期望,但當我第一次聽時,老實說真是有點失望,因為整張專輯都充斥著我最不喜歡的流行音樂種類—Disco,不過Barry的假音技巧真的是很厲害,和他相比,古巨基的真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讓我真正喜歡上他們的音樂,是藉著早一陣子我把家中所有CD數碼化的時候。多年後重聽,發現有不少歌曲都非常好聽,而且並非所有歌曲都是Disco,他們的音樂比我原本所認知的要廣闊得多,是因為當年沒有聽得認真,還是多年來自己的音樂喜好也轉變了?

以下都是我個人偏愛的Bee Gees歌曲,可能一些大家喜愛的超級金曲並沒有出現,但老是介紹人人都識的名曲,就沒意思了(某音:他們精選裡的歌曲根本沒有一首是沒人認識的)。

14th Single 《To Love Somebody》(1967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那時大家還很青春


21st Single 《I Started a Joke》(1968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 Maurice Gibb)


22nd Single 《First of May》(1969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 Maurice Gibb),這Single在企劃時,Robin希望他主唱的《Lamplight》能被放在A-Side發行,但他們的監製Robert Stigwood最後選了Barry主唱的《First of May》放在A-Side,而《Lamplight》被放在B-Side。這件事亦成為不甘於在哥哥之後的Robin離開Bee Gees的導火線。不知是否因為這樣,這首歌的MV只有Barry一個淒冷地唱歌,又有兄弟兩人打架的片段。但始終血濃於水,再加上三兄弟分道揚鑣後成績也大不如前,所以Robin離開一年後就和大哥重修舊好,重組Bee Gees。不過老實說,我覺得《First of May》真的比《Lamplight》好聽得多。


我個人最喜歡的Bee Gees歌曲,34th Single 《My World》(1972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


53rd Single 《Stayin' Alive》(1977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 Maurice Gibb),為了追上當年的Disco熱潮,Bee Gees大改歌路,並以假音唱法示人,《Stayin' Alive》是當中的代表作


57th Single 《Too Much Heaven》(1978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 Maurice Gibb)


58th Single 《Tragedy》(1979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 Maurice Gibb)


踏入1980年代,三兄弟的事業重心漸漸由幕前轉到幕後,但歲月並沒有絲毫影響他們的創作靈感,《Immortality》(1998 曲詞:Barry Gibb, Robin Gibb, Maurice Gibb)是他們寫給Celine Dion的歌曲,以下是他們的self-cover


Celine Dion的版本


2013年2月22日 星期五

歌星巡禮(11) - 湯寶如

我原本打算為湯寶如(Karen Tong)於1994年發行的專輯《給世界多一個微笑 》寫一篇專輯介紹的,不過湯寶如的MV真的很難找,整張大碟我只找到一首《越難越愛你》。總不能只以一首歌來作專輯介紹,所以我索性把所有我喜歡,又可以在YouTube找出來的湯寶如歌曲集合起來,放在歌星巡禮裡了。

1990年代初期,香港唱片業的龍頭寶麗金唱片正力捧五名各具特質的女歌星,她們分別是周慧敏、湯寶如、王馨平、黎瑞恩和劉小慧。當時正值動畫《美少女戰士》在香港熱播的時期,最經典的一次,是唱片公司安排周、湯、王三人演唱該動畫的主題曲,還要她們分別Cosplay主角月野兔、水野亞美、火野麗三人,可說是開創香港Cosplay動漫人物的先河,回想起來也覺得很好笑。

不過在以上這些人當中,個人認為以湯寶如的歌最好聽。在湯寶如短短的七年歌手生涯中,總共推出七張原創專輯,而我家就有其中三張,當中我最喜歡的,除了是剛剛提及的的專輯《給世界多一個微笑 》外,還有於1993年發行的《我和秋天有個約會》。可惜的是由於當年香港樂壇的競爭實在太大,讓她一直紅不起來。直到1996年,她才憑著《感冒》一曲,迎來事業高峰。可是她在1998年因與譚國政戀愛而退出樂壇。雖然有點可惜,但我想可能湯寶如自己覺得既然終能拿到人生第一個金曲獎,可說是成功地向別人証明自己的能力,也算是了無遺憾吧!而去年底為紀念出道二十週年,湯寶如於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對於沒唱這麼多年的湯寶如來說,雖然沒有全盛時期唱得那麼好,但總算保持得不錯。

《First Love》的《絕對是個夢》(1992 曲:中島美雪 詞:簡寧)



和張學友合唱的《情濃半生》(1993 曲:徐日勤 詞:簡寧)



專輯《我和秋天有個約會》的同名曲(1993 曲:盧東尼 詞:向雪懷),那含有管風琴的編曲營造出如秋天般蕭瑟的感覺



《青春無悔》的《緣份的天空》(1994 曲:趙容弼 詞:陳少琪)


 

《給世界多一個微笑 》的《越難越愛你》(1994 曲:蔡國權 詞:陳少琪)



《收放自如》的《感冒》(1996 曲:Robert Seng 詞:林夕),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感冒藥廣告



後記:寫完這篇blog文後,我突然感到自己也感冒了,而且還在吃同一品牌的感冒藥(汗)。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Football Manager

由於小時候受到父親大人和在電視播放的動畫《足球小將》(キャプテン翼)的影響,我讀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喜歡收看香港本地足球賽事和每星期六播放一次的《歐洲足球雜誌》。直到家中安裝了收費電視,我就徹底迷上觀賞各式足球賽事,而我最喜歡的是利物浦(Liverpool F.C.)和英格蘭國家隊,但過去這麼多年來,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讓支持他們的球迷失望,於是乎我只能藉著電玩遊戲,使到自己心愛的球隊能踏上頂峰,讓我那顆經常遭受挫敗的心靈得到平衡。雖然有些逃避現實之嫌,但事實我也不能為他們做些甚麼,而且既然決定了要支持一隊並非爭標分子的球隊,就要經常面對他們的失敗,拿其他東西調劑一下,又有何不可?不過由於本人從小到大手腳也不太協調(除了做實驗時),每次玩格鬥、競技類的遊戲,只有被別人屠宰的份兒,自然地,我就把心思投入於足球模擬經營遊戲的世界,當中我最愛的是,是由Sports Interactive(簡稱SI)開發的遊戲—《Football Manager》系列(簡稱FM)。

我第一套FM系列,是他的前身《Championship Manager》(簡稱CM)的《Championship Manager:Season 00/01》。那時我就被他們既龐大、又詳盡的真實球員database所吸引,這讓我的YY變得更真實(因為我很喜歡一邊玩FM,一邊幻想自己控制的球隊的成名之路)。SI亦不斷邀請世界各地的義工為他們更新數據,而且他們的年青球員潛力數據可以比美專業球探,如在CM00/01中,當時的泰利(John Terry)還是車路士(Chelsea F.C.)的預備組球員,但他的潛力非常驚人,而現實中的他亦在數年後成長為世界一流的後防球員。所以現實中有不少的足球領隊都利用FM的database引入球員,當中以英超球隊愛華頓(Everton F.C.)於2008年和SI簽約,可自由使用SI的database作為引入球員的參考數據最為經典。

不過我最欣賞的,是他們的editor功能,因為以現實中利物浦和英格蘭的陣容,要他們拿冠軍有如天方夜譚,在我的幻想世界中總有一名非常出色的球員來拯救他們(笑),editor就可以把這一名球員帶進遊戲的世界,讓我繼續完成自己的YY。有時我也會加入一些動漫人物進去(不一定是來自足球漫畫),實行來個crossover。而且除了歐洲主流聯賽外,還可以參與各大洲的足球賽事,更可同時操控國家隊,大大增加遊戲的耐玩性。基本上我每一套FM都可以玩很多年,通常我在大部份遊戲內的球員在現實中都退役,不斷有遊戲內沒有的新球員湧現,或玩不下去後,才換新一套來玩,單單CM00/01,我就玩了四年。

到05年的時候,因為我的CM00/01不能安裝在我的新電腦內(每一張遊戲片只能安裝在三部不同的電腦上,當時的我並不是太懂得珍惜家中的電腦,老是弄壞它們), 另一方面現實中有不少出色的年青球員湧現,所以我終於下決心買新一套CM回家玩,但甚少留意電子遊戲新聞的我並不知道那時SI和他們的發行商Eidos分手,轉投SEGA,所以傻傻地把CM5買回來。除了遊戲多了不少bug外(如中場球員入球比前鋒還要多,角球攻勢中入球經常被判入球無效等),最重要是沒有了我最愛的editor功能,令到我失望透頂。最後因為工作繁忙,再加上那段時間我迷上了玩《幻想三國誌》系列,所以在玩了一段很短的時間後,我就把CM5放在一旁了。不過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我非常欣賞一個只有CM5有,FM系列沒有的設定,就是球員經理人系統。

在現實足球世界中,球員經理人的位置可說是舉足輕重,他們不但控制了和他們旗下球員有關的轉會市場,包括轉會費和球員的薪酬,藉此賺取佣金,甚至能影響球會的決策。他們當中以薩哈維(Pini Zahavi)和文迪斯(Jorge Mendes)為表表者,前者是車路士的班主阿巴莫域治(Roman Abramovich)的心腹,經常干預球隊買賣球員的政策,令到領隊們苦不堪言;後者是摩連奴(José Mourinho)、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等名教練和球星的經理人,和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 C.F.)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文迪斯旗下還有不少球員和教練在西甲不同球會效力,被傳媒稱為西甲的第三勢力。在CM5中,那些經理人會不斷向玩家介紹他們的球員,只要答應他們的要求,那些經理人就會幫玩家向該球員的原屬球會傾談轉會的細節,讓玩家能以較便宜的價錢,輕而易舉地簽下該球員(在CM和FM系列中,要以合宜的價錢簽下心儀的球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我覺得FM可考慮加入這種球員買賣系統。

直到工作沒有那麼繁忙後,我總算把FM2008買回來。經過多年後,無論球員數據、遊戲介面都作出重大的更新,使到遊戲變得更貼近現實。最開心的,當然是我最愛的editor系統又回來了,直到現在我還是在玩FM2008。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些球隊和聯賽如德國國家隊和J-League等因拿不到版權而採用原創球員。至於該年度最更潛質的年輕球員,當數尚在比利時踢球的愛華頓中場費蘭尼(Marouane Fellaini),還有當時尚未成名的費倫天拿(ACF Fiorentina)前鋒祖維迪(Stevan Jovetić)。

雖然 《Football Manager》是非常出色的足球模擬經營遊戲系列,但我不會建議別人每年都買,主要因為除了database的更新外,遊戲本身通常不會每年都作出重大改變,倒不如相隔數年,等遊戲累積了多個革新,才買新遊戲,更合乎經濟效益。

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黎明 - 我的感覺(1991)

《我的感覺》是黎明的第四張粵語專輯,承接過往的風格,專輯內的歌曲繼續以浪漫情歌為主,和黎明於同期電視劇中的暴風少年形象大相徑庭,不過這種既浪漫又不羈的形象,就是黎明能夠在當時競爭激烈的香港娛樂圈中迅速掘起的其中一大原因吧!

對比之前發行的三張專輯,《我的感覺》在歌曲的平均資素上提高不少,是黎明早期的經典專輯。收錄歌曲除了在整個華人社會唱得街知巷聞,收錄在黎明第一張國語專輯《今夜你會不會來》的粵語版外,另一亮點是由黎明以天濛光為筆名,親自作曲的專輯同名曲《我的感覺》。作為個人第一次作曲,這首歌真的是很不錯。雖然其後黎明繼續創作了不少歌曲,但他寫的歌曲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我的感覺》。

《今夜你會不會來》(曲:林東松 詞:簡寧),那時的國語改編曲很流行保留部分國語歌詞於粵語改編詞中

 

 

《我的感覺》(曲:天濛光 詞:向雪懷)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Because He Lives(因祂活著)

現在的世界,環境污染、食物安全、新型病毒、道德淪亡、爭競不斷、貧富懸殊、官商勾結、戰爭陰霾、恐怖主義、各種意識形態的紛爭等等,令到有很多人擔心能否在這個時代生存下來。在香港,有很多家庭不願生小孩,「丁克」家庭越來越流行。除了不想徒增負擔外,也有人是因為不想把孩子帶進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即使有小孩,只要經濟容許,父母常要小孩參與不同的學習興趣班,甚至是面試班,為的不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而是為了讓孩子能進入各名牌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選一科能幫助他們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最後找一份好工作,成功「活下來」,孩子卻失去童年,失去和家人享受生命的美好回憶,就是人生存的意義嗎?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傳道書1:2–3)

「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10)

但是神把人造出來,並不是要人單單「活著」。

《因祂活著》這首詩歌是由美國人William J. Gaither和他的妻子Gloria所寫,那時正值1960年代末,美國社會處於極度混亂的狀態,毒品盛行,越戰、反戰、黑人民權運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使整個國家瀕臨分裂的狀態,甚至連「上帝死了」的謬論也流行起來。種種沖擊下,美國人也變得意志消沈起來。在這個時候,Gloria懷孕了。原本新生命的誕生是很值得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大家都很擔心在孩子出身後能否在這個紛亂的世界生存下來。但無論如何,小兒子還是出生了,當他們懷抱著小嬰孩時,心中充滿了甜蜜的感覺,因為他們感受到主耶穌的同在,並從祂那裡得著面對未來的力量和平安,因為祂連死亡也戰勝了,還有甚麼要害怕呢?於是乎,歌詞「因祂活著,我能面對明天」,就這樣寫成了。他們深信雖然孩子的前程難測,但因主一直活著,並且掌管明天,所以不用懼怕,並對生命一直充滿希望。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35–39)

「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他。你們比飛鳥是何等的貴重呢!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做,為什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你們不要求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掛心; 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知道的。 你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 」(路加福音12:22–31) 

所以朋友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我們那位戰勝死亡、永遠活著的主對我們的應許和愛,永遠都不會離開我們,祂比我們自己更清楚我們真正的需要,只要接受祂,這份平安和希望就會臨到你們。

《Because He Lives》(曲詞:William J. Gaither、Gloria Gaither)


中文版《因祂活著》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從絕境到蒙福—袁幼軒見証分享會

雖然這個見証分享會以美國慕迪聖經學院(Moody Bible Institute)教授袁幼軒先生為名,但這個分享會其實是以袁和他父母的共同見証為主軸,重現當年神如何重建他們一家的經歷。

重建的契機


袁幼軒出身於一個來自台灣的美國移民家庭,父母都是無神論者,雖然夫婦都深愛著對方,但由於不懂得如何表達這份愛,加上女方家庭的反對,即使生活富裕,衣食無憂,一家人卻過得很不快樂,最後在兒子長大成人後,夫婦二人決定離婚。但正所謂「低處未算低」,在他們正在辦理離婚手續時,兒子袁幼軒回家向他們宣告:「我是同性戀者」,在夫婦二人還來不及對此作出任何反應,袁幼軒馬上收拾行囊,離開這個家,沒有再回來。

萬念俱灰的袁母決定了結自己的生命。她買了一張前往兒子就讀的牙醫學院所在州份—肯塔基州(Kentucky)的單程票,在看完兒子最後一眼後,就了結自己的生命,但在這之前她突然想見一位牧師。在那牧師手上,她得到了一張有關同性戀的單張,那張單張寫到何謂「救恩」時,上帝打開袁母的心眼,讓她明白在世上每一個人都是罪人,包括她自己,但神仍然愛我們,所以她相信自己一樣可以愛她那個同性戀的兒子,在她看出窗外那漂亮的景色時,她再無法否定上帝的存在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20)

根據單張上留下的電話號碼,她接受一名基督徒姊妹的輔導,最後信了主。袁母事後回顧,她最後雖然沒有去自殺,但她真的是「死了」,因為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2:20)

死的是她舊有的自己。

回到家後,袁父也看到自己妻子的改變,於是跟著妻子去教會,最後信主,重建婚姻關係。在父母不斷向天父祈求自家兒子能浪子回頭時,在他們不知情下,袁幼軒卻越發泥足深陷。

浪子回頭


原來袁幼軒在九歲時,在朋友家中看到一些色情刊物,開始對性愛和同性戀產生興趣,繼而被它們主宰。他一直對自己的性傾向都隠暪得很好,但在他正式「出櫃」,並參與當地同志社團活動後,一切變得一發不可收捨。他首先濫交,可是在不斷的性關係上不能得到滿足,甚至更覺空虛,於是他開始吸毒。由於吸毒是高消費的行為,作為一名學生,他無力負擔高昂的藥費,於是進而販毒,向校內師生兜售毒品,最後理所當然被開除學藉。離開校園的他,成為大毒販,掌控美國其中十一個州份的毒品交易。在期間袁的父母雖然不知道兒子所犯的罪行,但他們知道兒子並沒有接受耶穌基督。在多次勸兒子回頭不果後,他們把兒子交托給神,除了有一百個禱告勇士外,袁母每星期一都為兒子禁食禱告,此過程長達七年之久,但神一直要他們等待,目的是要他們夫婦作出改變,成為神恩典的一部份。最後他們的禱告在兒子離家七年後終於以最戲劇化的形式得到應允,兒子被捕入獄,被執法機關從其家中起出超過九噸的大麻。

在袁母的眾多禱告中,其中有一個是她希望兒子那些豬朋狗友能離棄他。在袁幼軒被捕後,他所打出的每一個電話都沒人接聽,最後在無奈中,他戰戰兢兢地打回家,這亦是他多年來首次致電回家,他母親不但沒有責罵和恥笑他,而是問他安好,這種無條件的愛和恩慈讓袁幼軒深受感動

「他的恩慈是領你悔改」(羅馬書2:4下)

被捕後的第三日,袁幼軒途經一個垃圾箱,看著它,他覺得自己的人生猶如垃圾一樣。在那堆垃圾上,他看到一本新約聖經,百無聊賴的他就把那本聖經一讀,神的話語深深刺進他的心。過了一段日子,他的HIV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測試呈現陽性反應,他被証實染上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即愛滋病,他頓時感到世界變得黑暗、弧獨,即使他只是被判六年監禁,但成為HIV帶菌者讓他感到自己猶如被判死刑。晚上,他在所睡的雙層床的上層床底看到這段話:「如果你覺得悶,可以讀耶利米書29:11」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英文譯本把這譯作計劃,plan)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在他最無助,沒有任何希望、未來之時,神竟告訴他,祂在他身上有一個計劃。不論他的過去如何,神仍然在他的身上有一個計劃。即使他當時並不知道那個計劃是甚麼,但這一段說話讓他有力量熬過那一晚。

同性戀的掙扎


其後神幫助他戒除毒癮,但有一樣東西他怎樣也戒不掉,就是對性和同性戀的慾望,但聖經有很多咒詛同性戀的經文,於是他問監獄的牧師對此的看法。那位牧師不但說聖經並沒有咒詛同性戀,還給了他一本有關同性戀神學的書去証明自己的觀點,於是袁幼軒一手拿著聖經,一手拿著那本讀物,希望從聖經中找出一些經文,証明同性戀是沒問題的。在讀的過程中,聖靈告訴他,那本書完全是在扭曲神的說話,由始至終神都視同性戀為可咒詛的罪。於是他把那本書還給那牧師,仔細地讀聖經的每一節,希望找出任何支持同性戀的經文,結果甚麼也找不到。於是他面對一個決擇,究竟是離棄神和祂的話語,繼續過著同性戀者的生活,還是撇棄過去的生活,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最後他選擇了跟隨神。

在那段長長的禁慾日子,袁幼軒深深感受到他的慾望是可以改變的。可是雖然神無條件地愛一個人,無論那人是誰,但祂並不接受錯誤的生活態度。原本袁幼軒很介意自己是否同性戀者,但神告訴他

「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16)

他以前常常以為同性戀的相反是異性戀,但神告訴他同性戀的相反是聖潔,無論我們是誰,只要是神的兒女,就要過聖潔的生活(事實上不只情慾,名和利,享樂都一樣會防礙我們過聖潔的生活,神要我們不要把事情想得這麼複雜)。 於是袁幼軒決定放下自己,順服於神的心意,自己亦慢慢有所改變,而神亦開始告訴他祂對他的計劃,就是要全時間去事奉。其後神把袁幼軒的刑期由六年改至三年,在最後一年的牢獄生涯,他報讀慕迪聖經學院,對方的要求就是要找人証明他已信主超過一年以上,他找了監獄的牧師、獄卒和一名囚友為他寫薦信,最後奇蹟地獲得取錄,出獄後,他馬上投入全時間學習和研究聖經的歷程。經過數年神學訓練後,他回到慕迪聖經學院,成為該院的神學教授,繼續教授聖經和為主作見證。

結語:

看到袁教授一家的見證,真的很容易發現神的恩典處處,一個原本是倫常悲劇主角的家庭,因神的介入,不但把他們從惡夢中拯救出來,還能成為世人的祝福,這根本就是神蹟!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路加福音15:11–24)

若然想了解更多袁教授對一些較常見的同性戀神學對聖經有關同性戀經文的歪曲解釋所作出的回應,請瀏覽http://chinese.gospelherald.com/news/edu-20394-0/#.UR9aoGf_l8E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頂上對決

原本我真的是想寫足球和旅行以外的東西,但看完歐聯16強,費格遜(Alex Ferguson)和摩連奴(José Mourinho)在足球戰術上的「頂上對決」後,實在不能不撰文對他們大寫特寫。

曼聯的戰術


一如賽前各方所料,作客巴拿貝(Santiago Bernabéu Stadium)的曼聯(Manchester United F.C.)採取穩守突擊戰術,先用密集防禦抵擋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 C.F.,簡稱皇馬)的攻勢,然後再伺機反擊。在排陣上亦可以看出費格遜的心思,首先他棄用尚未回復受傷前水準的維迪(Nemanja Vidić),以近況回勇的里奧費迪南(Rio Ferdinand)領導防線。由於球隊採龜縮戰術,里奧可以留在禁區內,不用和對方球員比速度,並能發揮其強大的單對單防守能力,然後再以年輕力壯、機動性強的伊雲斯(Jonny Evans)和菲臘鍾斯(Phil Jones)分別擔任中堅和防守中場鞏固中央,盡量減低皇馬球員的活動空間,而最後他們亦交出超水準的演出(以曼聯這對中堅的水平來看,能夠做到零失誤,真的是超額完成任務)。

左路防守亦見心思,雖然艾拉(Patrice Evra)的防守力有一定的保證,但自從踏入30歲俱樂部後,他的速度大不如前,要獨力防守以速度見稱的迪馬利亞(Ángel di María),似乎稍為勉強。於是費格遜以同是以速度見長的韋碧克(Danny Welbeck)踢左中場,防守時既可以聯同艾拉阻止迪馬利亞於左路發難,反撃時亦可憑藉其速度和腿長的優勢,以最短時間跑到前線參與進攻,在今場曼聯陣中,除了表現神勇的門將迪基亞(David de Gea)外,就以韋碧克的表現最好。

唯一的敗筆是在右路的防守上,要攻強於守,身材欠奉的拉菲爾(Rafael Pereira da Silva)獨力防守技術出眾的奧斯爾(Mesut Özil),猶如以卵撃石。在整個上半場, 拉菲爾完全被奧斯爾玩弄於股掌中。被追平的一球中,也是在奧斯爾引開拉菲爾後,回傳給因在左路無法發揮而轉移右路的迪馬利亞,使其在無人看管下作出美妙傳中,讓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簡稱C朗)頂入。雖然其後費格遜撥亂反正,讓朗尼(Wayne Rooney)退到右中場的位置上協助防守,總算穩住右路防守,但這樣會犧牲朗尼的攻擊力,還好當天朗尼的長傳尚算準繩,對該仗反守為攻的一環上作出重要貢獻。不過雖然拉菲爾在該仗可說是「大出洋相」,但能夠和世界頂級攻擊球員對賽,對其成長絕對有重大的幫助。而費格遜在這種重要賽事上仍不忘培養新人,無怪乎有這麼多出色球員都出自其門下。我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因為拉菲爾在上半場時已拿黃牌,作為後衛的他隨時都可能因再作出技術犯規而被逐,但最後費格遜仍對其投下信心的一票,寧願改變戰術,都要他踢至完場,可見費格遜的用心良苦。

在攻擊的佈置上就相對簡單,主要是以雲佩斯(Robin van Persie)和香川真司在前線的合作,再輔以韋碧克和朗尼的後上為主,能夠作出攻門當然是好,但若果可以博取死球就更好,因為可以滿員參與進攻,最後他們憑著出色的死球戰術得到寶貴的作客入球。若非雲佩斯最後門前「撻Q」,讓沙比阿朗素(Xabi Alonso)成功護空門(阿朗素作出了一名防守球員應有的反應,就是在門將出迎後馬上回門前補位),否則勝利應該屬於曼聯。

皇馬的戰術


由於處於上風,因此皇馬繼續沿用平常的陣式。但觀賞皇馬的比賽,除了欣賞他們世界一流的攻擊力外,當然是要看他們的主帥摩連奴的戰術調度,而摩連奴亦沒讓我們失望,甫一開始就針對拉菲爾這個防守漏洞,於左路猛攻,若然不是迪基亞有神勇的表現,曼聯早已失守,何來有先開紀錄的機會。

針對球隊的防守支柱卡斯拿斯(Iker Casillas)的長期受傷缺陣,摩連奴馬上於一月轉會市場引入質素甚高的門將迪亞高盧比斯(Diego López Rodríguez)代替表現不穩的副選門將阿丹(Antonio Adán)把守龍門,總算穩住失去卡斯拿斯後變得脆弱不堪的後防,不讓曼聯有機可乘。

在發現賓施馬(Karim Benzema)嚴重拖慢球隊進攻速度後, 馬上換他出場,換入希古恩(Gonzalo Higuaín)。若不是希古恩辜負大家的期望,無甚表現,C朗也不至於要一個人在禁區內單打獨鬥。

針對香川真司不夠強壯,還有喜愛控球在腳的弱點,在其持球後馬上對其作出逼搶,使他多次失去控球權,令到曼聯的後防險象環生,逼使費格遜換入傑斯(Ryan Giggs),並把雲佩斯移後,加強中後場的控球力,局勢才能穩定下來。

而在奧斯爾和迪馬利亞受制於曼聯嚴密的防守而速度減慢後,馬上換入閱讀球賽能力高的莫迪歷(Luka Modrić)加強攻力。他的轉方向傳球多次令曼聯後防出現缺口,皇馬於下半場後段最有威脅的攻勢,都是由莫迪歷發動,特別是干查奧(Fábio Coentrão)的攻門,若不是迪基亞使出他的絕技「功夫腿」(為甚麼一定要用腳,用手不行嗎?莫非是因為落地慢?不過我絕對相信迪基亞是那種身體比腦袋反應快的門將),勝利的天秤早已傾向皇馬。

次回合


其實看著這兩名戰術大師的發揮,1:1的戰果也是相當正路。雖然數據上對皇馬不利(在歐聯淘汰賽賽事中有12次於首回合主場比賽未能取勝的情況下,有11次被淘汰出局),但數據歸數據,現實情況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差,只要皇馬於奧脫福(Old Trafford)取得入球,優勢自然能回到皇馬那裡。正如摩連奴所言,晉級機會是50/50。若然曼聯要晉級,看來穩守突擊仍是首選戰術。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新加坡親子之旅 Finale 交通篇

其實原本我是不打算寫《交通篇》的,可是由於新加坡的交通實在是太奇怪了,所以我決定把我在新加坡乘坐各式交通工具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

計程車


很多時我們一家出外旅遊是很少乘計程車的,當然是因為太貴了。可是兄嫂告訴我們在新加坡乘計程車很便宜,於是我們決定以它們為主要交通工具,事後的感想是覺得自己好像被騙了。

出發前我已知道不同的車種會有不同的收費,所以我們每次都選最便宜的那種乘坐,可是最便宜的也代表是最不舒適的,位子非常窄,連我家那位嬌小的母親大人都說坐得很不舒服,其他人‥‥在我去過的國家中,除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外,就數新加坡計程車的舒適度最低了。不過這不是重點,因為新加坡地方很小,絕大部分地方半小時內都能到達,少少不舒適也沒甚麼大不了,最奇怪的是他們那些五花八門的「附加費」。

第一次乘計程車從機場出發,到達酒店後,計算器上顯示S$14.XX,因為沒有零錢,我給了司機兩張S$10紙幣,滿以為他會找一張S$5紙幣回來,怎料是S$1硬幣,當我想詢問他時,熱情的非華裔酒店門人詢問父母親是否酒店的客人,而不懂英語的他們因此而不知所措時,我馬上下車幫他們解圍,那事就不了了之了。事後母親大人告訴我這是S$5機場附加費,我原本還以為是行李附加費呢!

另一次是從克拉碼頭(Clarke Quay)乘車回酒店,計算器上顯示S$4.XX,但司機竟說是S$9.XX,我當然要問他了,他馬上在計算器上的顯示屏叫出詳細單據來,顯示出晚上在市區上車要收S$3附近費,另外在晚上乘車要再收計算器上顯示的車資25%作為繁忙時段附加費,結果我們的車資硬生生地加了一倍,比香港市區計程車還要貴(車程不到兩公里)。司機先生還笑說好在新加坡政府體察民情,為每輛計程車安裝這種顯示屏,清楚列明車資的計算方法,減少爭論。我心想若然沒有這些顯示屏,新加坡的暴力事件應該會大幅上升,有那一個國家會像他們一樣收那麼多附加費啊!

其實如果沒有這些附加費,在新加坡乘計程車真的是很便宜,只要有三個人坐,就能和乘地鐵的車資打平。可是若然閣下下塌的酒店是位於市中心,還是不要乘計程車為妙。即使要坐,也要避開他們的繁忙時間,還有在半夜乘車,附加費會收得更兇。

還有新加坡市區非常擠塞,除了因為車多外,最重要是他們的司機很多都不遵守交通規則,經常把車子停在黃格上,嚴重阻塞十字路口的交通,使到其他方向的車子完全不能前進,所以乘地上交通工具的朋友,真的要有耐性。由此看來新加坡人並不像外人對他們的印象一般守規矩呢!

地下鐵


由於克拉碼頭離地鐵站很近,所以當天我們決定乘坐地鐵前往,購票時發現每張車票要S$2.4,即超過港幣15元一張,坐三個車站不用這麼貴吧。接著我在車箱內拿旅遊書讀,發現原來車費還包括S$1按金,只要出閘後到購票機退回車票,就可拿回按金。還好離開車站前看一看,否則就要送S$3給新加坡政府了(笑)。不過每次都要這樣退票真的很不方便,為甚麼不把出閘機改成插卡和拍卡兩用?

新加坡地鐵車箱和香港的一樣都非常舒適整潔,不過轉車時要走一大段路程,不像香港只要按指示到指定車站下車,到對面轉乘另一路線般方便(某音:只有香港才會設計成這樣啊),看來我們香港人真是被寵壞了,哈哈。

於是乎今次新加坡親子之旅系列總算結束了,多謝大家欣賞,我亦是時候寫其他東西了。雖然今次的行程比較短,但亦讓我可以近距離感受到這二十多年新加坡的改變,有好也有壞(連久違了的拒載也被我們遇上了,由此可見他們的經濟應該非常好),亦讓我藉此粗略地了解到一點新加坡民情。而且今次也是我第一次和小姪兒們出國旅行,更意義非凡,去那裡都一樣開心。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新加坡親子之旅 Part 8 飲食篇

自由行的好處,除了能自由地安排行程外,就是能隨心所欲地品嚐地道美食。以往跟旅行團,老是被安排去唐人街吃中餐,被「五餸一湯,白飯任裝,湯必是味精湯」這種模式折磨多年後,現在我們每次出外旅遊,嚐盡當地美食往往是繼交通、住宿後,花費最大的項目。所以這次新加坡系列的倒數第二篇,就是《飲食篇》了。無分貴賤,不論好吃與否,只要是我們在新加坡吃過的,都會在此為大家介紹。不過由於我到現在仍接受不了在吃飯時拍照,所以大家不要寄望有食物照片出現(笑)。

第一站:亞洲小廚


這一餐是除了酒店早餐外,最不地道的一餐,但我們完成酒店check-in後,已接近傍晚時分,於是我們穿越酒店旁的商場Bugis Junction,到達iluma逛街,順便找吃。

iluma的餐廳大多集中在4樓,我們到達時大約是六時半,不少餐廳已座滿客人,其中一間賣烤雞的,更大排長龍,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最後由於我們不想吃日本菜,就選了這間「亞洲小廚」來吃了。

「亞洲小廚」以華人菜式為主, 既有台灣的滷肉飯,也有香港的燒味,食物水準普遍不錯,只是價錢略貴,一瓶細支裝Tiger Beer要價S$7。基本上在新加坡,在商場和酒店用餐的價格普遍比路邊小店和熟食中心貴很多,不過那次初來報到,人生路不熟,就只有被人搶錢的份兒。不過其實店子的食物水準還是不錯的,母親大人說他們的滷肉飯很好吃,而我最喜歡他們的「月光河粉」,造法是把一隻生雞蛋打在一碟炒河粉上,令到河粉變得很嫩滑,而且新加坡的河粉比我們在香港吃的更有彈性,是我喜歡的質感。

第二站:Empire Cafe


第二天我們從Gardens by the Bay回到酒店後,由於小姪兒們要午睡,所以只有我和父母出外「覓食」,目標是新加坡老牌酒店Raffles Hotel(萊佛士酒店)的海南雞飯。


我和母親大人都非常喜歡吃海南雞飯,來到新加坡,當然要品嚐這道地道美食。在各大介紹新加坡的旅遊書中,都有介紹各間海南雞飯名店,但父親大人不選這些「名店」,堅持要去Raffles Hotel的餐廳去吃,原因無他,因為這是香港著名食家蔡瀾介紹的。
 
事緣父親大人早陣子在蔡瀾的專欄中讀到Raffles Hotel的海南雞飯是蔡瀾本人所吃過最正宗的海南雞飯,由於我們一家人的口味和蔡瀾的都很接近,所以他介紹的店子我們大都愛吃,難得來到新加坡,當然要一試真假。可是父親大人只記得酒店名,卻忘了餐廳的名子,於是我們只好問酒店的門人,碰巧他不懂中文,在我思索海南雞飯的英文時,父親大人一句「chicken rice」,門人馬上答「Empire Cafe」,我馬上納悶「cafe會有海南雞飯吃嗎?」姑勿論如何,我們還是跟著他的指示前往。

在這所充滿英國殖民地色彩的酒店中,真的有海南雞飯吃嗎?


在途中我們碰到一名華人酒店職員,再詢問下,他親領我們進入餐廳。入內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所咖啡室,我心裡再納悶「你不是耍我吧」,再走數步,左拐,看到一筒筒筷子時,我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既然是酒店餐廳,價錢當然並不便宜,一客海南雞飯盛惠S$15,還有服務費,不過旅行就是要花錢,只要好吃,貴一點也沒所謂,事實上Empire Cafe的食物不但沒讓我們失望,還有驚喜呢。

首先要介紹的,當然是主角海南雞飯,他們選用的是體形較小的雞,這些雞的肉質比較嫩滑,雞肉他們只選最好吃的部位,即腿和背部放在客人桌上,而且還為客人「起骨」,最適合我們這些喜歡吃「殘廢餐」的人(笑)。由於選取的雞肉是best of the best,肉質當然是嫩滑非常了,吃時有一種好像「溶化」一樣的口感。醬料有三款,分別是甜醬油、辣醬和薑蓉,由於我們全家人也不吃辣,辣醬就免了;甜醬油的味道非常好,甜甜的,一點也不鹹;不過我最喜歡的,始終是薑蓉,沒辦法,誰叫我是廣東人(笑)。雞油飯是用雞油湯和少量鹽煮成,不像我們在香港吃的那麼油膩,但仍留有雞油獨有的香味,米飯也不會黏住一起,是非常正宗的做法(父親大人語)。雞湯是我喝過的海南雞湯中最好喝的,最後我整碗喝光,平常那些嚐過味後,我就不再碰它。就連伴菜的蕃茄和青瓜也非常好吃,絕對是值得100分的海南雞飯。

父親大人點了薏米水和印度薄餅,他說薏米水很不錯,印度薄餅和我們平常點的有點不一樣。在香港,通常是先點咖哩,再配薄餅;但在Empire Cafe,是先點薄餅,再配咖哩(可選雞、羊、蔬菜,父親大人選雞),薄餅才是主角,因此咖哩內的食物較少,主要是用來蘸薄餅。咖哩並非太辣,是我們可以接受的辣度,香料調配也很好,薄餅亦非常好吃。

另外我們還點了新加坡另一名菜「炒粿條」。炒粿條的做法是河粉和麵條一起炒,非常好吃,不過不知為何Empire Cafe和早一天吃的亞洲小廚的河粉都比較碎,是否因為粉質比較「彈牙」,所以碎一點也沒關係?

我和母親大人也點了拉茶,泡沫非常多,喝完的感想是我還是比較喜歡「港式奶茶」。

雖然價錢貴了點,但吃完後你會覺得完全值得,而且換成港幣,也只是百多元一人,在香港很多資素平平的餐廳也收這個,甚至更貴的價錢,所以Empire Cafe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貴,真是要多謝蔡瀾好介紹。

最後再看店門一眼,我仍然不敢置信店子內是吃海南雞飯的地方,無怪乎蔡瀾寫他在光顧了Raffles Hotel數十年後,才發現酒店內有這麼好吃的海南雞飯。



第三站:津津餐室


在我們下塌的酒店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的後街,有兩間新加坡老字號,專售海南雞飯的餐廳,「逸群」和「津津」。我們在酒店附近探路時,發現兩間店子都是在晚上10時才休息,於是我們決定在去完LEGOLAND的晚上來這裡吃晚飯,順便比較一下那間海南雞飯好吃。結果當晚我們要晚上7時才回到酒店,大家都洗完澡後,我們於8時半出發去吃晚飯,到達時「逸群」已經休息,到「津津」時,店家說只餘下兩隻雞,可想而知他們是多麼受人歡迎了。

由於我們人數眾多,所以我們點了一隻雞,另外再點了一些菜,不過由於我全副心神都放在海南雞飯上,對其他菜式沒有太大的印象。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味「苦瓜煎蛋」,用的是只有一點點苦的苦瓜,連我這個不愛吃苦瓜的人也可以接受得到;咕嚕肉是母親大人最愛的菜式之一,每次光顧一所新餐店,她自己或父親大人為她必會點一碟,檢定他們的食物資素,「津津」的咕嚕肉基本上是好吃的,但在香港,也有比他們做得更好的店子;炒河粉好像也很好吃;最失敗的,就是那蝦棗焦了。

最後談的當然是他們的海南雞飯,他們選用的是大雞,選大雞的壞處是牠們本身的肉質比較粗糙,不過他們在肉質較好的雞腿和雞背上掩飾得很好,但到雞胸,就馬上穿崩,肉質非常粗糙,不過若然閣下是喜歡這種「粗糙」肉質的人,應該會喜歡(我以前有一位同事就是喜歡吃這種肉);雞油飯和Empire Cafe在伯仲之間;雞湯也不錯,不過Empire Cafe的更好喝;伴菜的青瓜也很好吃。若然要評分,「津津餐室」的海南雞飯是70分,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當然我也不排除是因為店子臨近休息,那隻海南雞掛了一整天,影響了食物的質素。

第四站:牛車水熟食中心


去新加坡旅遊,若沒有嚐過海南雞飯、沙爹和肉骨茶,就好像沒去過一樣。既然海南雞飯已經吃了,於是我們決定在和兄長大人他們分別後,去機場前,前往熟食中心完成我們心中的願望。

新加坡的熟食中心猶如過江之鯽,我們詢問酒店職員和兄嫂在新加坡的親友,他們都推介牛車水的牛車水熟食中心(Chinatown Complex)的食物既便宜又好吃,而且選擇非常多,於是我們拿著行李,乘計程車前往。

牛車水熟食中心和香港的市政大廈差不多,地庫賣濕貨,一樓賣乾貨,二樓是熟食中心,因此那裡亦以本地人為主,較少遊客光顧。雖然新加坡常被人說成是非常整潔的地方,但進入牛車水後,發現現在香港不少地方都比那裡乾淨(這是沙士留下的遺產),難道這是在華人聚居的地方中所不能避免的事情?

為了增加探索時的快感,我們沒問他們那間店子好吃。到達後我們先走一遍,看哪間店子疑似好吃和有我們想吃的東西,當地人應該在當天會看到有三個拿著行李箱的「怪人」在熟食中心裡走來走去(笑),不過那裡真的很大,我想應該有超過一百間店子吧。

首先是飲料,我原本是常嚐奶茶的(我是奶茶控),但看到那杯甘蔗汁,好像對我說「我很好味」一樣,於是我們買來喝,很大杯,應該超過400毫升,店主說他們的甘蔗汁沒有添加任何東西,只有甘蔗,再加幾塊冰塊而成。那杯甘蔗汁真是非常清甜,我原本以為從前家裡附近那間士多的甘蔗汁已經非常好喝,沒想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可以嚐到他們所選用的甘蔗的品質應該非常好,那冰塊更是一絕,讓整杯甘蔗汁更顯清涼,絕對是消暑一大極品。

買完飲料,當然是去買吃,頭號目標是沙爹,不過我們到達時尚未到午飯時間,有不少店子尚未開門,只有一間沙爹店正在營業,於是我們理所當然去光顧他們。新加坡的沙爹串和泰國的很不同,除了肉串的體積較小外,肉串和沙爹醬分開上,各有各風味就是了。由於肉串的體積較小,最低消費是十串,我們先點3串羊和豬,和4串雞,最後覺得還是雞最好吃,再加點了十串雞,肉質上我覺得當年在泰國吃的比較好,但他們的沙爹醬簡直是極品,甜甜的很好吃。

然後我們在另一間店子買了一碗淨魚旦來吃,魚旦比我們在香港吃的大顆很多,亦很「彈牙」,味道並不差於旺角的「麵留香」。盛魚旦的湯也不錯。

接著父親大人買了一碗他一心念著要吃的新加坡名物「肉骨茶」,我自己並不是很喜歡肉骨茶這東西,不過既然來到新加坡,不嚐一下也太對不起觀眾了。那碗肉骨茶的藥材味並不重,反而有濃烈的胡椒味,不過由於我自己本身很喜歡胡椒,反不喜那些藥材味,所以那碗肉骨茶我倒是很喜歡。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還說那大大的排骨超好吃。

最後我們在一所燒味店點了一碟燒肉撈河,燒肉普普通通,但我很欣賞那個「燒肉醬撈河」。

最後吃喝飽足後,我們乘計程車前往樟宜機場,乘機回香港,結束我們4日3夜新加坡之旅


特別篇: 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的早餐buffet


原本這part應該歸入《住宿篇》,但由於內裡有一種我們一家都很懷念的食物出現,於是就放在《飲食篇》中。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早餐buffet的食物水準基本上都不錯,最值得推介的是他們的waffle和魚旦(可惜不是天天有),還有雞肉和豬肉腸也很好吃,不過當中最讓我們懷念的,就是每天都有的「順德粉果」。

順德粉果在母親大人的家鄉名叫「各仔」(只是發音,我也不知怎樣寫),是母親大人的一位順德人親戚教外婆製作,然後外婆再傳授給母親大人的家鄉小吃。造法是把切碎了的冬菇和豬肉(原本還有蝦米,但母親大人知道我們不喜歡蝦米,所以沒用),以豉油和糖為主的調味料醃製後,用澄麵搓成的薄皮把餡料包起,造成與餃子一般的形狀,放在蒸盤上蒸大約15分鐘便成,非常好吃。但可惜的是,「各仔」所用的澄麵必需要用滾水搓揉,年紀漸大的母親大人因為皮膚欠缺年輕時的彈性,承受不了搓粉的過程,所以我們已經多年沒有吃過這一美食了,能夠在InterContinental Singapore吃到實在太好了,不過他們的水準也只有母親大人的七成,當然也不排除當中有我對母親大人的愛,其實鳳城酒家也有得吃,不過私心認為還是母親大人造的好吃(笑)。

2013年2月11日 星期一

崛起等於衰落

BRICS


最近數年,世界版圖中正流行一個名詞—金磚五國(BRICS),她們分別是巴西(B)、俄羅斯(R)、印度(I)、中國(C)和南非(S)。無論於人口和國土面積上,五國在全球都佔有重要份額,更是現今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今日要討論的,就是BRICS的其中一國—巴西在經濟上的崛起和她們的國粹—足球的衰落。

自踏入21世紀,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經歷輕微衰退外,巴西的經濟年年增長,且少受外圍經濟不穩等因素所影響。2012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七,失業率位於歷史低位,貧富差距亦不斷收窄,連帶國內球會收入也不斷上升。在2010年世界收入最高球會(歐洲除外)中,首5位都是巴西球會,當中巴甲球會哥連泰斯(Sport Club Corinthians Paulista)的年收入,已於2011年突破1億歐元,不讓歐洲球會專美。由於國內球會越來越富有,造成兩個影響巴西足運發展的情況出現。

球星回歸年齡下降


由於早年巴西球會並不富有,只靠出售球員維持收支平衡,因此當時巴西是世界最大球員輸出國。但現在受惠於當地經濟的不斷增長,球會收入也不斷提高,在財力上終能躋身豪門之列,使他們能用高薪邀請已經在海外名成利就的巴西球星回歸,進一步提高球會的叫座力和轉播、贊助、球衣銷售等各方收入。過去,一般這些球星大都選擇在狀態漸走下坡,球員生涯晚期才選擇回國「養老」,如1994年世界杯冠軍隊成員佐真奴(Jorginho,34)、白必圖(Bebeto,33)、鄧加(Dunga,36)、萊爾(Raí,33)、羅馬里奧(Romário,32)、2002年世界杯冠軍隊成員盧斯奧(Lúcio,34)、卡路士(Roberto Carlos,36)、基拔圖施華(Gilberto Silva,34)、朗拿度(Ronaldo,32)、李華度(Rivaldo,38)、迪達(Dida,38),而泰法路(Cláudio Taffarel)、艾迪亞(Aldair)、李安納度(Leonardo Araújo)、卡富(Cafu)等人,甚至選擇在歐洲掛靴。但最近數年,就有不少巴西球星正值「盛年」回歸巴甲,當中包括前里昂(Olympique Lyonnais)射手費特(Frederico Chaves Guedes,25)、前曼城(Manchester City F.C.)中場伊蘭奴(Elano,31)、前西維爾(Sevilla FC)射手路爾斯法比安奴(Luís Fabiano,30)、前世界足球先生朗拿甸奴(Ronaldinho,30),最新的還有剛從AC米蘭(A.C. Milan)轉到哥連泰斯的柏圖(Alexandre Pato,23)。而在連施多夫(Clarence Seedorf)和科蘭(Diego Forlán)這些隨時準備掛靴的人都能呼風喚雨的巴甲,究竟那些回歸人士能否真的能保持和歐洲球隊周旋的競技狀態?如在上星期對英格蘭的友賽中,沒見一段時間的費特,明顯「發福」不少(上圖是費特於里昂效力時的照片;下圖是上星期友賽英格蘭時的照片,請留意他的腹部),但他才29歲,正是處於球員生涯的黃金期,而法比安奴和朗拿甸奴已經顯然跟不上對手的節奏,可是他們的對手英格蘭只屬歐洲二線球隊。雖然球會富起來了,但他們的球星退步了。

註:括號內的數字代表該球員回歸巴西時的歲數

新星不願出國


過去巴西國內球會資金並不充裕,因此給予球員的薪酬普遍不高,球員為了討生活,大都願意在年輕時期出國,尋找更好的待遇,即使新東家並非頂級球會亦然。在過去曾經獲得如世界足球先生、金球獎等殊榮的巴西球員中,羅馬里奧和朗拿度分別以22和17歲之齡加盟荷蘭的PSV燕豪芬(PSV Eindhoven)、朗拿甸奴21歲時加盟巴黎聖日耳門(Paris Saint-Germain F.C.)、卡卡(Kaká)於21歲時被AC米蘭相中、李華度在24歲時才加盟西班牙的拉科魯尼亞(Deportivo de La Coruña),已是當中年紀最大,不過當年李華度是藉著參加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的關係,才被世人認識,得到出國機會。除了卡卡,這些超級球星都是先加入歐洲二線聯賽和球會,適應歐洲球隊的節奏和比賽風格後,才「升呢」踢大會,使自己的足球事業更進一步,連帶國家隊的成績都得到提升。

可是如上文所寫,因出售球員以外的收入大增,使到現在的國內球會不用再以出售高質新星以達到收支平衡,而且更有餘錢開出條件豐厚的合約留住他們。如被前巴西國家隊教練文尼施斯(Mano Menezes)稱為是明年2014巴西世界盃骨幹陣容的2012倫敦奧運足球隊,炙手可熱的新星中,除了奧斯卡(Oscar)和盧卡斯洛迪古斯(Lucas Rodrigues Moura da Silva)在倫奧後到歐洲球會效力外,賽事神射手李安度達美奧(Leandro Damião)選擇留效國際體育會(Sport Club Internacional);甘素(Paulo Henrique Ganso)轉投聖保羅(São Paulo FC),並簽下年薪超過二百萬美元的五年合約;被喻為「新比利」的尼馬(Neymar)和山度士(Santos FC)延長合約至2014世界杯後,其薪金正式躋身世界最高薪球員二十大,其個人財富更進入十大。收入如此之豐,球員當然再不用離鄉別井,前往離家人超過十小時飛機航程的異地討生活。畢竟職業足球員也是人,在巴西,成為職業足球員仍是國民脫貧置富的主要手段,「奪取世界杯」只是漫畫書描繪的夢想,對大部分人來說,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才是最重要,不用離開家人就可以豐衣足食,自然造成為數不少的球員不願出國或回國效力。另一方面,由於球員們能輕易地得到相當豐厚的薪酬,他們再無需像以往一樣藉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提高自身的議價能力,以上這些猶如固步自封的行為,正是現在國家隊成績不斷退步的元兇。

好像尼馬,他雖然在南美賽場上鮮少遇上對手,表現可說是無懈可擊,但自2011年世界球會杯被巴塞隆拿(FC Barcelona)技術性擊倒後,尼馬每逢面對歐洲球隊,表現就變得平平無奇。在上星期對英格蘭的友賽中,尼馬被英格蘭右閘格連莊臣(Glen Johnson)釘死,無甚發揮。可是格連莊臣並非一流後衛,在英格蘭的後防線上常被視為一大漏洞,連這樣的球員也衝不過,又怎能與美斯(Lionel Messi)並肩?若然這些國家隊新人不再出國闖蕩,在世界一流的賽事中吸收經驗,即使有主場之利,巴西在明年世界杯的前景還是堪虞。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利物浦上升之謎

對比今季初,利物浦(Liverpool F.C.)最近的表現有明顯的改善,特別於最近兩場英超賽事中,先後賽和阿仙奴(Arsenal F.C.)與曼城(Manchester City F.C.),更是他們今季的代表作。有關他們的上升之謎,國內外媒體和足球網站已作出不少討論,今日我嘗試把各方討論和我自己的分析綜合起來,解釋最近利物浦表現反彈的三大原因:

荷西安歷基的推前


雖然這是三大原因中重要性最低的一個,但我認為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縱觀荷西安歷基(José Enrique Sánchez)加盟利物浦後的兩個球季的表現,雖然助攻力很強,亦有技術和一定的創造力,但轉身回防速度慢是其致命缺點,很多時對手反守為攻時都以他原本的守備位置進襲,若然對手邊線球員速度不高,安歷基還可及時回防,但面對速度快的球員,安歷基就只有「食塵」的份兒。但作為閘位球員,安歷基必須要經常上前助攻以彌補球隊疲弱的側擊力,可是助攻越多,也意味著身後的空位更多,與其因此而顧此失彼,不如索性把其推前,安排另一位球員填補他留下的左閘的位置,把安歷基的攻擊力發揮到最大,讓唐寧(Stewart Downing)專心於右路進攻,平衡兩邊的側擊,做到「雙翼齊飛」的效果。但要達到這個效果,必需要先達成兩個條件:第一安歷基要多練射門,提升把握力,成功的話,說不定能成為第二個約拿斯古迪利斯(Jonás Gutiérrez);第二利物浦要引入一名正宗左閘,填補安歷基留下的位置,雖然較早前羅渣士(Brendan Rodgers)曾嘗試以唐寧踢該位置,但人家始終是進攻球員,雖然速度高,亦勤力,但位置感始終不如一名後衛,亦會減低右路的攻擊力,做不到兩翼平衡的效果,而讓格連莊臣(Glen Johnson)轉踢左閘更是得不常失的決定,每次格連莊臣踢左閘的表現都是乏善可陳,而代替他踢右閘的馬田基利(Martin Kelly)和韋斯登(Andre Wisdom),都是質素平庸,難登大雅之堂。所以最理想的,還是找一名正宗左閘,讓安歷基這個攻強於守的人安心進攻吧。當然在條件還沒達成下,安歷基還是留在左閘的位置上較好。不過無論推前與否,物色一名新左閘仍是必須,因為如前文所述,若安歷基受傷,現有的陣容中根本沒有適合的人選可代替其位置。

史杜歷治的加盟


雖然我在《費托真的是等於「廢」托嗎?》一文中提及史杜歷治(Daniel Sturridge)的「獨食」對球隊所構成的負面影響,而蘇亞雷斯(Luis Suárez)在這方面也相當聞名,令人擔心兩名「獨食」的人是否能通力合作,但以目前兩人的表現來看,似乎是可以的,那為何兩人可以合作?我看是和蘇亞雷斯是否真的「獨食」有所關連。

第一次見識蘇亞雷斯的球技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賽場上,在整個賽事中他一直和其烏拉圭國家隊隊友科蘭(Diego Forlán)和卡雲尼(Edinson Cavani)都保持良好的合作,實在看不出任何「獨食」的跡象,但看他在8強賽對加納用手救球,和在加盟利物浦後若在沒有入球的情況下被換出時的不滿情緒,就可看出這個人其實有很深的「英雄主義」情結。但凡有「英雄主義」思想的人,他們總希望自己,或帶領大家一起做出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帶領其所屬團隊邁向勝利。簡單來說這種人是有團體意識的,和單純的自私很不同。之所以在加盟利物浦後經常「浪射」,不把球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給別人造成「獨食」的印象,是因為之前在隊內的中前場球員中,並沒有人能配合他,唯一有能力和他配合的隊長謝拉特(Steven Gerrard),在他加盟後一直被受傷患困擾,到今季才正式復出,但在隊內的防守中場盧卡斯( Lucas Leiva)受傷期間,謝拉特必須承擔場上部分防守工作,再加上年紀漸長,「神奇隊長」再也不能像從前一般瞻前顧後,能給到蘇亞雷斯的支援實在有限;而今季被提升上一隊的史達寧(Raheem Sterling)等人的狀態也不是很穩定。這些情況很可能對蘇亞雷斯造成一個想法「既然隊友沒有能力,那就我自己來吧」,這種「捨我其誰」的情操,就是史杜歷治加盟前的情況。

史杜歷治這個人雖然自私,但在個人技術層面上始終比其他利物浦球員高,而羅渣士亦聰明地把他放在球隊最前的位置上,不用他和其他隊友配合,而由其他人配合他,以免重蹈車路士(Chelsea F.C.)的覆轍。蘇亞雷斯則退後半格回復2010年時在科蘭身後的情況,配合史杜歷治。事實上蘇亞雷斯在英超的射門次數,由史杜歷治加盟前的每場6.47次,到其加盟後降至5次,由此可見只要是對球隊有益,蘇亞雷斯其實也會願意和隊友配合。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蘇亞雷斯抽身出來幫忙組織攻勢,加強球隊的創造力和進攻手段的多樣性;另一方面藉著史杜歷治分散對方防守球員的注意力,擴闊其活動空間,令對手疲於奔命。

盧卡斯的復出


最後一點,也是在我看來最重要的球隊表現得到改善的原因是盧卡斯的傷癒復出。雖然自他加盟利物浦後,對其批評之聲可說是此起彼落,特別是有關他缺乏一名巴西球員應有的華麗技術,而這些批評之聲以他成為球隊主力的首個球季,即09/10球季最為厲害,看有關數據就可看出批評者並非無的放矢。09/10球季,盧卡斯有32場賽事上場超過45分鐘,球隊取得19勝9和的成績,平均每場拿1.53分;但盧卡斯沒在陣的8場賽事中,球隊取得6勝1和的佳績,平均每場拿2.67分。造成這樣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盧卡斯經常參與球隊的進攻,而其乏善可陳的攻擊力,造成球隊的攻勢因他而斷掉,可說是「越幫越忙」,直接導致10/11球季開始,差點被當時的新領隊鶴臣(Roy Hodgson)「掃地出門」。雖然在進攻方面的能力很平庸,但盧卡斯無論在體能、拼勁、單對單的防守力,與及穩健的控球能力都可納入一流之列。因此面對逆境,盧卡斯痛定思痛,揚長避短,專心於防務上,從他的射門統計上可看出來。於09/10球季,盧卡斯平均每場起腳1.13次,其後降至0.51次。而他的防守力也因此而得到很大的發揮,在他幾乎全勤的10/11球季,其搶斷成功率更居於四大聯賽的第一位。再加上其充沛的體能,在防守時可說是一個等於1.5個人,把他的中場中拍檔釋放出來,全心策動攻勢,當中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年紀漸長的謝拉特。

可是好景不常,由11/12球季中段開始,到今季初的一年時間裡,盧卡斯被受傷患困擾,於11/12球季代替他的史比寧(Jay Spearing)無論在體能和防守力上和盧卡斯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上,而今季史比寧被外借後,代替的祖亞倫(Joe Allen)攻強於守,而且身型單薄。這些都使到謝拉特和佐敦軒達臣(Jordan Henderson)等人必須留在中後場協防,導致謝拉特在中場疲於奔命,蘇亞雷斯在前線弧掌難鳴。從數據上看,由10/11球季開始,到星期日作客曼城(Manchester City F.C.)為止的英超賽事中,盧卡斯總共有55場賽事上場超過45分鐘,球隊取得26勝11和的成績,平均每場拿1.62分;但盧卡斯沒在陣的46場賽事中,球隊只取得14勝15和的成績,平均每場拿1.24分。

自從盧卡斯復出後,因他的拼勁,球隊總算能打回全場緊迫的戰術;而搶斷成功率的提升,亦可增加球隊快速反撃的機會,亦即是由侯利亞(Gérard Houllier)建立,賓尼迪斯(Rafael Benítez)發揚光大的利物浦勝利方程式:全場緊迫+快速反擊。當然我明白羅渣士希望把當年在史雲斯(Swansea City A.F.C.)建立的「控球在腳」勝利方程式套用在利物浦身上,但是上述的緊迫踢法已沿用了超過十年時間,陣中現存的球員當初都是為了配合該戰術而引入,要這些只懂向前衝的人慢下來,耐心地組織攻擊,就如邯鄲學步,即使引入祖亞倫及波連尼(Fabio Borini)這些舊部,在和隊友缺乏默契下,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有限。這些現實,都是促成羅渣士「回頭是岸」的誘因,但真的使其決心「回頭」的原因,始終是盧卡斯的復出。因為要發動全場緊迫戰術,必須要有一名機動性強、搶截能力高的防守中場,從早期的夏文(Dietmar Hamann),中期的施素高(Mohamed Sissoko),到現在的盧卡斯在中場搶截上都作出重大的貢獻,使到以謝拉特為首的中前場球員不用花太多氣力在緊迫上,專心於反守為攻的步驟上。但在盧卡斯缺陣,謝拉特體力漸減的不久前,球隊要快也快不來,因此羅渣士控球在腳的戰術在那種情況下反有穩定局勢的作用,即使勝不了,對方要在他們身上取分也不容易。而盧卡斯復出後,要勝利,必須要回復全場緊迫戰術,讓謝拉特和軒達臣等人多些參與進攻,增加攻擊時球隊在對方禁區內和邊緣的人數。事實上在最近的賽事中,謝拉特可以專心策動攻勢,而軒達臣這個攻強於守,但無論在傳送、射門都有紮實的根基,踢法聰明的人也可以釋放出來,更多地參與進攻,這也是軒達臣於最近回勇的原因。

未來的展望


雖然現在的利物浦正在上升中,之前進攻疲弱的問題大致得到解決,但仍然有很多問題尚未處理,其中最大的失誤的問題(有關詳情可讀本blog《拉爾拿失寵!?》一文)仍未解決。如在剛剛踢完被曼城逼和的英超比賽,在被追平的一球中,原本追著阿古路(Sergio Agüero)的,是史基度爾(Martin Škrtel),而當時加歷查(Jamie Carragher)已回到禁區內,但門將拉爾拿(Pepe Reina)不知為何出迎,而史基度爾和加歷查「大安旨意」地收步,既沒有回龍門口補位(這是後衛的基本反應),也沒有繼續幫拉爾拿緊纏阿古路,讓阿古路有機會射入(雖然真的是射得很美),與其說是拉爾拿的錯,不如說是這三人的集體錯誤,導致球隊白白失去全取三分的機會。要解決這個問題,羅渣士必須要在本球季結束後至少引入表現穩定、稱職的門將、中堅、左閘各一名(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不敢奢望拉爾拿和史基度爾粗心大意的性格有所改變),利物浦才再有機會回到前四。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新加坡親子之旅 Part 7 LEGOLAND(2) MINILAND

上個月看了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國家地理頻道)的Mega Factories中有關介紹LEGO公司的一集(早一陣子有在巴士分段播放),節目中分享了LEGO之所以能夠深受全世界的小孩喜愛的原因,就是建造(build)和角色扮演(role play)。小時候玩LEGO,差不多比我大四歲的兄長大人喜愛建造,有時跟著說明書的步驟去砌,有的時候把數盒LEGO的積木組合起來,砌成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有一年暑假,他就用LEGO砌成一個和我們家客廳一樣大的城市。不過每當完成一個「傑作」後,他就會放著不管,而我就會以他的製成品和Minifigures,玩起角色扮演的遊戲來,以它們為背景,編織出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所以雖然原因不同,但我和兄長大人一樣喜愛LEGO,不過兄長大人應該更沈迷些,因為在我長大後已經再沒有玩role play(不過把這轉變成發白日夢就是了),但在結婚前兄長大人還會買LEGO Star Wars系列回家玩。到小姪兒出生後,他更肆無忌憚地把一盒盒LEGO買回來,美其名說是買給兒子玩,實際上‥‥

所以雖然這個LEGOLAND之旅是小姪兒發起的,但何嘗不是我和兄長大人的心願呢?不過老實說我對機動遊戲真的沒甚麼興趣,我對整個樂園最感興趣和期待的就是那個用LEGO砌成的MINILAND(小人國)。

LEGOLAND Malaysia的MINILAND繼續維持該主題公園的一貫作風,以當地名勝作主題。由於LEGOLAND Malaysia是亞洲首間LEGOLAND,因此MINILAND內的模型都以亞洲名勝為主。和一般的小人國最大的分別,是MINILAND不單是把景物按比例縮小,最特別的是工作人員只用一般尋常使用的LEGO積木,把整個景象重新建立起來,使到我們在電視裡已看得厭倦的名勝,以LEGO獨有的觀感重新展現於我們的眼前。現在讓我們一起對各景點逐一遊覽吧!

第一個是位於菲律賓呂宋島的漁村,亦是當地著名渡假勝地Bolinao


遠看真的是一點也不像LEGO


MINILAND的另一特色是在模型旁邊會有一些按鈕,按下後指定的模型就會按著其軌跡而移動


印尼峇里島的海神廟(Tanan Lot)


海神廟蓋在一個經海水沖刷而形成的離岸大岩石上,在漲潮時,與其連接的通道會被海水淹沒,以致無法通行,必須等到退潮後才能進入廟宇參觀。海神廟原文Tanah Lot在峇里語意指「海中的陸地」


不過現在的海神廟已經被高度商業化,欲參觀的旅客需經過一條充斥著禮品店和餐廳的道路,並且付費,才能入內參觀。Bakso即是指印尼肉丸


位於汶萊的清真寺,亦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物Sultan Omar Ali Saifuddin Mosque


寮國為紀念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對抗法國統治的獨立戰爭中戰死的寮國士兵而建的Patuxai(有點像法國的凱旋門)


行駛中的旅遊巴


終於有一處地方是我曾經去過的了,柬埔寨的吳哥窟(Angkor Wat)。雖然就建築物本身,LEGOLAND已經造得很像真,可是唯獨欠了一條護城河(技術上應該不是問題啊,因為在很多模型中也有河流的設計,這真是不解之謎)。因為在日落的映照下,在護城河的倒影中襯托出來的吳哥窟是我這生所看見的其中一幅最美的景色


會跳舞的公仔


並沒有指明是那裡的貸櫃碼頭



印度的泰姬陵(Taj Mahal)


跟著這個區域以LEGO Pirates為主


小心被偷襲啊


唔‥‥原本水裡都有不少動物和漂流者


HELPPPPPPP


很漂亮的三角帆


平靜的港口


其實也暗藏洶湧


越南的會安市(Hoi An)由公元1世紀開始就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現在已被納入世界遺產,是15到19世紀東南亞經貿城市中保存得最好的城市。當地的建築物充分顯示出本地和外國融合的風格


中國的故宮和長城,回想我1999年來旅遊時,那時北京還是藍天與白雲,但現在的北京就是數十年前的倫敦。為甚麼歷史總是不斷重覆,人類總不能從前人中得到教訓?


泰國的黎明寺(Wat Arun),讓我想起人生的第一次出國旅行,就是去曼谷


可愛的操兵


可能因為LEGOLAND Malaysia鄰近新加坡,園方竟然把整個新加坡市中心都搬過來了


這個LEGO Singapore Flyer還會動



早兩天參觀的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


之前一個晚上我們還在克拉碼頭(Clarke Quay),如今己變成LEGO


既然是來自馬來西亞的主題公會,MINILAND的模型自然少不了當地的建築。馬來西亞新山市(Johor Bahru),是歐亞大陸最南端的城市,亦是LEGOLAND的所在地


Dataran Bandaraya Johor Bahru(黃色那幢建築物)是當地政府為紀念新山市於1994年升格為大城市而起的,對外的草地常被用作舉行演唱會


吉隆坡國際機場(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簡稱KLIA)




馬來西亞計劃中的新行政首都布城(Putrajaya)


布特拉清真寺(Putra Mosque)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


  雙子塔(Petronas Towers)


吉隆坡火車站


屋頂上的人在做甚麼?


原來是被人發現偷懶了


吉隆坡市內,我覺得MINILAND最真實的地方,就是園方總是不避嫌地把各種商號保留在模型中(和香港某小器電視台很不同,笑)


單軌鐵路


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是吉隆坡其中一個主要地標,亦是部份政府部門和幾個法院辦公的地方


那人的泊車技術‥‥
 

MINILAND的模型真的是精美非常,可惜當天的天氣始終不是太好,影響了照片的質素。雖然那些人型公仔真的是很出彩,每一個都做出不同的動作,人與人之間構成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場景和故事,觀賞時總讓我有一種在窺探人家生活的感覺,但私心還是希望若然全部都是LEGO Minifigures,會更加有趣,那樣就真的是把現實的景象化成LEGO的世界


回來翻看照片,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拍下來留念,不過由於時間關係,其實能夠拍一個大概,就已經很不錯了,做人還是不要太貪心(還是我要等某人快高長大後再來一次?)。

謝謝你給予我們一家美好的回憶,bye bye LEGO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