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江蘇園林之旅 Part 5 中山陵

中山陵是國父孫中山(1866–1925)的陵墓,亦是中國目前為止最後一座以封建帝王規格興建的陵墓,與明孝陵毗鄰。

陵墓的建築布局按南北向中軸線對稱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緩坡上,平面為大鐘形,有「喚醒民眾」的意思(若是要「喚醒民眾」,就不要建充斥著封建思想氣息的陵墓)。南面入口處的牌坊和墓道如鐘下的懸索,墓道以北沿山勢向上,依次為陵門、碑亭、石階、大平台、祭堂、墓室,與四周的圍牆形成了大鐘的本體,祭堂後的墓室如大鐘的鐘鈕。最高處的祭堂到牌坊的平面距離為700米,垂直落差為73米。下圖為中山陵的航拍照片,來自Wikipedia,照片的左下方為祭堂和墓室,右上方為牌坊


牌坊,為了方便民眾參拜,中山陵是免費入場,所以那邊人流比明孝陵多很多


墓道,為一條長約480米、闊約40米的緩長坡道。即使換了名字,但風格和帝王陵墓的「神道」相當相似


整個陵墓建築群都採用藍色琉璃瓦、花崗石牆面,仿照中國古式宮殿造型,應用西方建築的設計和建造技術建成


墓道的盡頭,正是陵門,位處於中山陵中軸線的正中位置上


碑亭


碑亭內豎立著以花崗石建造的墓碑


越過碑亭,就是通向祭堂的8段290級石階


整段石階依照著中茅山的緩坡而建,以蘇州金山花崗石砌成,各段之間設置一個平台。這種台階與平台交錯的設計形成了兩種視覺效果:向上仰視只見台階,不見平台


向下俯視則只見平台,不見台階


看到這陣勢,應該有不少人會感到腳軟吧。我們原本也只是打算走到第二個平台,拍拍照,就打道回府。可是當踏上石階後,發現踏上的感覺相當輕鬆,如履平地,和我們平常踏的梯級很不一樣。結果走呀走,竟然在不知不覺間走到祭堂對出的平台,還沒有氣喘,我平常上我家屋苑連接停車場和平台間的樓梯也有輕微氣喘,在那邊竟然沒有,實在是不可思義


從上面俯瞰,就可感受到這真是一處人傑地靈的地方


第六層的平台兩側安放著上海特別市政府為紀念「奉安大典」(所謂「奉安」,是指安葬皇帝或父親的儀式。由於孫中山被尊為「國父」,所以其遺體安葬就以「奉安」之禮而行)而捐獻的一對仿古銅鼎,上刻「奉安大典」四個篆字


其中西側的銅鼎於1937年12月的南京保衛戰中被日軍彈片擊中,留下了彈孔


這尊石獅還真是有趣


石階的盡頭,正是祭堂


上下重檐之間的直額,上刻孫中山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個金字;門楣上方的額枋從右至左分別為中國國民黨首任黨主席張靜江(1877–1950)書寫的「民族」、「民生」、「民權」六個篆書金字


這個祭堂之所以建在如此高的位置上,是因為在選址時,孫中山的兒子孫科(1891–1973)和第二任妻子宋慶玲(1893–1981)等人提出,墓址要高過明孝陵,並且「不可使人在更高處建墓」,似乎是有意把孫氏「神格化」,亦從另一方面引證,即使當時的新中國聲稱為民主國家,但封建思想仍深植時人的心中


祭堂內有一孫中山白色大理石坐像


唔‥‥其實這是在靈堂外拍攝,坐像後面正是墓室正門,當然是不准入內打擾先人


根據Wikipedia的描述,墓室呈圓形,正中為以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孫中山臥像,按照孫中山遺體的形象塑造。至於其遺體以銅棺盛殮,安葬於臥像下方5米處的墓穴內。

由於孫中山逝世前一天曾提出要如蘇聯創立人列寧(Vladimir Lenin,1870–1924)般保留遺體,所以其遺體也同樣做了防腐處理,國民政府更與蘇聯接洽,定制安葬列寧時所使用的「水晶棺」。可是由於初期的防腐處理不夠理想,其遺體的皮膚在「奉安大典」前已開始變黑,再加上南京炎熱潮濕,難以原整保存遺體,不可能按照其希望那樣長期保存,於是只能改為土葬。若以上記載真是屬實,那麼之前所寫的「神格化」,可由「似乎」,變為「肯定」‥‥

雖然我們應要以尊敬的態度來面對先人,但讀完網上的資料,再加上親身的體驗,我實在尊敬不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