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人與羊

在聖經中,經常都用羊來比作人,其實人真的有很多性情和羊很相似:

容易迷失


由於羊的視力並不好,再加上巴勒斯坦地區氣候乾旱,當地的牧草地大都是在貧瘠的山坡上,所以羊隻很容易在專心地找草吃的時候走失,而且還要不自知,如果沒有圍欄或牧人看管,牠們便很容易成為野獸的獵物,或墮進懸崖。雖然人很少會迷路,但卻很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特別是在追逐名利的時候,經常忘了自己真正的需要是甚麼,到發現走錯路時,可能已經太遲了。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以賽亞書53:6上)

固執


由於羊很容易迷路,又不認路(就好像人一樣常常犯同一個錯誤),所以牠們非常倚賴牧羊人的聲音,一聽到牧人的聲音,就會跟著聲音的方向走,而且牠們只會跟著牠們認定的牧人的聲音走,即使把兩群羊一同趕進同一個羊圈內,只要牧羊人發出聲音,那批屬於他的羊就會跟隨他走,另一群就會留在圈內,因此當羊認了一名牧羊人的聲音,就不容易改變,就如人一找到屬於自己的信念,同樣難以改變,所以勸人信耶穌真的不是靠我們的三寸不爛之舌,或是個人魅力,而是靠能夠改變人心的神。

待宰的羊


當羊將要被屠宰之時,不會像其他動物般掙扎,相反牠們會靜默無聲,等待被宰。就好像人類歷史上成千上萬的大屠殺一樣,面對屠刀,很多人都只有害怕的份兒,卻不會作出反抗,只是等死。有很多學者都嘗試去解釋為何大屠殺的受害者大都不會反抗的原因,答案諸如不團結、習慣逆來順受、不願意主動去送死(通常第一個上前反抗的人,都是第一個被宰),但答案其實可能只是很簡單,就是單純的「害怕」。

羊群效應


羊和人一樣,是一種階級觀念很重的動物。在羊群中,必會有一頭領頭羊,一般都是公羊。選出領頭羊,一般是透過公羊間的打鬥,最後勝出的公羊,就會成為羊群的首領,只要那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就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後果,這就是所謂「羊群效應」了,所以在牧養群羊時,只要能成功控制那頭領頭羊,事情就很易辦了。領頭羊除了比較強壯外,基本上並不比其他羊聰明,所以如果群羊遇上壞牧人,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至於「羊群效應」為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惡果,相信不用我說,大家都時有經歷吧。

分門結黨


有時當羊隻數目太多的時候,牠們就會分門結黨,更會為了爭取更多的地盤而大打出手,甚至會破壞對方的草場和水源,目的自然就是要成為終極的領頭,是不是很像古時的宮庭鬥爭和現代的辦公室政治呢!

「你們這些肥壯的羊,在美好的草場吃草還以為小事嗎?剩下的草,你們竟用蹄踐踏了;你們喝清水,剩下的水,你們竟用蹄攪渾了。至於我的羊,只得吃你們所踐踏的,喝你們所攪渾的。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在肥羊和瘦羊中間施行判斷。因為你們用脅用肩擁擠一切瘦弱的,又用角牴觸,以致使他們四散。所以,我必拯救我的群羊不再作掠物;我也必在羊和羊中間施行判斷。」(以西結書34:18–22)  

缺乏安全感


羊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動物,時常擔驚受怕,所以必須要過群體生活,並且要依賴牧羊人的照料才會感到安全。事實上人也是缺乏安全感的動物,人為了得到內心的安全感,有人會選擇透過權力、亦有人會選擇金錢,也有人選擇追求被愛,更有人會選擇透過不同的宗教信仰去實現。找對了當然是好,但若找不對了可能會讓人更感不安,因為得到了,就會害怕失去。

「好牧人」在哪裡?


以上就是為何聖經常以羊比喻作人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牠們純良,而是因為蠢。不過我們的「好牧人」在哪裡呢?地上的牧羊人之所以愛惜羊群,都是因為牠們身上的羊毛、羊奶、羊脂、羊肉等等(羊全身都很有價值),為了得到牠們的脂油和肉,牧場的主人更會把牠們殺死,做羊真是一點也不好,但我們的耶穌基督,卻是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 」(約翰福音10:7–15)

「他必起來,倚靠耶和華的大能,並耶和華─他神之名的威嚴,牧養他的羊群。他們要安然居住;因為他必日見尊大,直到地極。」(彌迦書5:4)

我們的好牧人,不但牧養我們,給與我們一切所需,讓我們安然居住,不用擔驚受怕,更給與我們永恆的生命,為了拯救我們,更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好牧人還可以往哪裡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