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浙江歷史文化之旅 Part 6 大禹陵

大禹陵是夏朝的開國君主,治水英雄大禹的紀念陵墓,據《史記》記載,「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因此禹死後也葬於會稽(即今浙江紹興,不過有關「禹葬會稽」的最早記載,是於春秋時期的《墨子》)。禹子啟即位後,於禹陵附近建立宗廟,並每年春秋都派人祭禹。到禹的五世孫少康即位,派庶子無餘到會稽守禹陵,並建祠定居,相傳現今在禹陵附近的禹陵村姒姓(姒是禹原來的姓氏)村民,就是其後代,由禹開始計算,現在為第一百四十五世。

不過現存最完整的夏朝記載,西漢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成書時期和夏朝就已相距超過千年,再加上直到現在,考古學家尚未找到能直接指出夏朝存在的證據,特別是與夏朝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因此禹和他的後代都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不要說禹陵了,就連啟和少康所建的宗廟和宗祠所在地也無從稽考。所以現存的大禹陵,其實是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其後在歷史的長河中屢建屢毀,現存的建築為清朝和民國時期重建,到現在共和國時期,政府也有進行各種重修和加建工程。

現代的大禹陵最特別之處就是甚麼都大,連進入陵區的步行神道也特別長,還好汽車可以進入,否則還未正式進入陵區,都已走到腿軟了。

一進入祭禹廣場,唯一感想就是大


在我們到達紹興的第二天,整個淅江省都受到霧霾侵襲,早上去蘭亭時,天色已不太好,沒想到午飯後去大禹陵,天色進一步轉差


過橋後,就正式進入陵區,先入眼簾的,是一仿古石鼎(不要問我鼎上寫的是甚麼字),石鼎后面是一條甬道,過了甬道,拾級而上


就會看到上書「大禹陵」的石碑和碑亭,「大禹陵」三字為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紹興知府南大吉所書


在大禹陵碑亭旁邊,有一名為咸若亭的古亭,亭子建於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咸若」一詞源于《尚書‧皋陶謨》中皋陶與大禹討論如何治理國家時大禹的一句說話:「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意為萬物皆能順其性,應其時,得其宜


大禹陵碑亭後面就是正殿,殿內有關於大禹治水的介紹


碑廊,陳列著部分祭禹碑,當中最著名的,為秦始皇(前259–前210)祭禹陵時所留下的《會稽刻石》


《會稽刻石》為秦始皇巡遊會稽其間,為了祭奠大禹,宣揚功德,命丞相李斯(?–前208)手書銘文,刻石記功的石碑。該碑以小篆書寫,其內容主要為稱頌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業績和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針。原石於唐代以前已失,至元代有重刻本,現存石刻為以元重刻本為底本的再翻本,下圖為清乾隆年間的重刻本


穿過午門就是拜廳,是歷代祭祀大禹的地方,不過由於我們來時門卻已關上,所以就無法進去一探究竟(奇怪,我們到時也不到兩點,為甚麼關上了?)


岣嶁碑,原刻於湖南省境內南嶽衡山岣嶁峰,故稱「岣嶁碑」,相傳為大禹所書,記載其治水的情景,此碑為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紹興知府張明道據嶽麓書院拓本(南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由何致所拓)摹勒於此,內有明代學者楊慎(1488–1559)的釋文


不過那些蝌蚪文,和已發現的古代文字全然不同,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金文,真是「佢識我,我唔識佢」,因此楊慎的釋文並不可以盡信,大家仔細看下圖的釋文,就明白我為甚麼如此說


由我們進入到離開,相隔不到一小時,在同一地方拍的照片顯示,天色進一步惡化


老實說,對於這個由後人隨意加建的地方,真的沒甚麼特別值得稱道地方,還給人一種大而無當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