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浙江歷史文化之旅 Part 5 蘭亭

蘭亭位於紹興市西南郊,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前465)在此地種蘭,漢時設驛亭,故名「蘭亭」


一處尋常驛站之所以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是因為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時任會稽內史的「書聖」王羲之(303–361)與當時尚未入仕的東晉名臣謝安(320–385)、兒子王獻之(344–386)等四十多位名士在蘭亭舉辦名為「曲水流觴」的活動,飲酒賦詩,其間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筆直遂」,寫下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由此時開始,王羲之被尊稱為「書聖」,蘭亭也因此而成為書法聖地。

一千六百多年來,蘭亭歷經遷移,現址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從天章寺遷至,於清代重建,成為現今規模


鵝池,相傳為王羲之養鵝的地方


池旁有一刻有「鵝池」二字的石碑,相傳「鵝」字為王羲之所寫,「池」為其同是書法家的兒子王獻之所寫。一碑二字,父子合璧,可謂千古佳話


蘭亭碑亭,內有一石碑,刻上「蘭亭」兩字,為康熙皇帝御筆親書,文革時期被紅衛兵砸成四塊,雖已修復,卻仍留下了「蘭」字缺尾,「亭」字缺頭的破損


流觴亭內有不少有關「曲水流觴」的介紹


所謂「曲水流觴」,其實是一遊戲,當人們舉行完祓禊儀式之後,參與者坐在彎彎曲曲的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即興賦詩,否則罰酒三杯


至於「祓禊」,是源於上巳節的古老風俗,指洗濯身體以除去凶疾的一種祭祀儀式。於魏晉年間成為一個重要節日,定於每年三月初三舉行,當中洗濯身體的風俗隨時間逐漸演化為臨水宴客和郊外踏春,所以就有王羲之偕親朋相聚於蘭亭飲酒賦詩的活動,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後輯為《蘭亭集》,席間王羲之更為該集寫成《蘭亭集序》,為《蘭亭集》的序言。

王右軍祠,始建於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於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修,內有一池,相傳因王羲之習書後在此洗筆,年長日久致使池水盡黑,故稱「墨池」。池中建有「墨華亭」,最盡處為一大廳,內裡有一王羲之像,兩邊是長長的回廊,並陳列著各種版本的《蘭亭集序》石刻拓本


《蘭亭集序》一直是王氏傳家之寶,到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僧人死後,傳給徒弟辯才。相傳唐太宗(598–649)酷愛王羲之的書法, 尤其是《蘭亭集序》,可是王羲之本人不願真跡落入君王之手成為陪葬品,因此歷代後人都極力保護真跡。可惜後來真跡被御史蕭翼設計騙取,最後還是落入唐太宗之手,而辯才認為自己愧對師父智永的託付,結果憂憤而卒。到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病危,召太子李治(628–683,後為唐高宗)於病榻前,囑咐以《蘭亭集序》陪葬,從此真跡不見於人間。可是唐太宗的陵墓—昭陵曾於五代時期被溫韜(?–926)所盜,被盜物品名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因此另有說法認為《蘭亭集序》現存於同樣酷愛書法的唐高宗的陵墓—乾陵中。由於乾陵尚在發掘中,若然沒有腐爛或被盜,說不定真跡會有機會重見天日呢,不過機會微乎其微就是了。

由於《蘭亭集序》最終還是成為君王的陪葬物品,因此後世所傳的版本,均為歷代摹本,當中以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的摹本「神龍本」最接近真跡,該版本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由於本人喜歡較工整的字體,因此在王右軍祠所陳列的眾多拓本中,本人最愛宋仁宗(1010–1063,下圖左)和趙孟頫(1254–1322,下圖右)的版本


禦碑亭,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內有一石碑,碑的正面為康熙皇帝於1693年所臨摹的《蘭亭集序》全文,背面為乾隆皇帝於1751年游蘭亭時即興所作的一首七律詩《蘭亭即事詩》,該碑為史上僅有,在陰陽兩面分別刻有乾隆和康熙題字的石碑。禦碑亭於1956年被颱風吹毀,只留下原碑,亭子後於1983年重建


對岸是書法博物館


若然閣下喜歡書法,應該會很喜歡這地方,若不是,蘭亭可能就只是一個擁有江南特性的普通園林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