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陳振聰信耶穌!?

過去一個月來其中一個有關基督教的最hit新聞,就是曾在法庭上被指以「種生基」法事贏得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的信任,在其死後加入其遺產爭奪戰的商人及風水師陳振聰「忽然」信主。無論你是否信徒,都難免會想:「這是否真的?」畢竟在這個官司纏身的吻感時刻說自己信主,難免會惹來各種猜測。

陳振聰可說是典型的「貪字得個貧」,原本坐擁來自龔如心「餽贈」的數十億資產,足可讓自己和家人過豐衣足食的生活。但他竟然還貪圖對方的千億遺產,最後落下被全港市民唾罵,自己差不多輸光全副身家,官司、債務纏身的下場,可說現在是其人生的低谷。以上帝很多時都是藉著那些低谷、苦難,讓人明白自己的軟弱,從而歸向他的行動來看,陳振聰絕對有可能在這個時候信耶穌,至於他是否真心悔改,就只有上帝和他自己知道。

當然作為基督徒,總會有人來問我究竟信不信陳振聰是真心悔改,我只能回答時間能証明一切。

話說當耶穌基督復活升天,耶穌的門徒,即以後的基督徒開始向各地宣揚耶穌復活的信息時,當時的猶太教祭司、長老和教師等人視他們為異端邪說,並想打算將他們趕盡殺絕。那時有一名受民眾景仰的猶太教教師迦瑪列(使徒保羅也曾經在他的門下學習律法)對他們說

「以色列人哪,論到這些人,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辦理。從前丟大起來,自誇為大;附從他的人約有四百,他被殺後,附從他的全都散了,歸於無有。 此後,報名上冊的時候,又有加利利的猶大起來,引誘些百姓跟從他;他也滅亡,附從他的人也都四散了。現在,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神,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神了。」(使徒行傳5:35–39)

最後基督教在其後接近二千年的時間裡仍然屹立不倒,就証明了神的心意。同樣時間一樣能証明陳振聰是否真心信主,只要他能一直遵從上帝的教導,承認自己的過犯,並承擔結果就成。因為在這世上,除了上帝和陳振聰自己,即使是政府和華懋慈善基金裡的成員,都不會知道整個爭產事件的真象,可是若陳不能把整件事情和盤托出,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實在是很令人懷疑他的真心。

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昆明探險之旅 Part 1 石林

其實這次昆明之旅是臨時起行,所以出發前並沒有來得及通知誰,導致最後有人找不到我,真是抱歉了(笑)。

早在十年前父母親已經去過雲南旅行(他們當年主要是去麗江、大理、香格里拉和昆明),按理應該不會再來旅遊。但這兩個月來《蘋果日報》的旅遊專欄不斷介紹過去十年雲南政府新開發的旅遊景點,有些連他們都沒有去過,再加上本人也從未去過雲南,於是這個4日3夜昆明之旅就成行了。

由於其中一個景點—土林位處偏僻,所以父親大人拜託他那位曾經任職某國內著名旅行社高層的老同學幫忙(我們家每次於國內旅遊都會找那位長輩幫忙)。他為我們在當年於雲南接待父母親的旅行社中安排了一輛車子、兩位司機、五人一路上的食宿和各景區的門票,所以我們只需要購買前往昆明的機票就成了。

我們大約在下午二時半抵達昆明,和司機們會合後,因行程緊迫(其實我們今次只是去三個景區,不過由於每個景區之間都相距甚遠,所以才造成這個情況,也導致不能遊遍某些景區,實在是此行的一大遺憾),我們馬上前往此行第一個目的地—石林風景區



石林風景區有高速公路連接,駕車由昆明國際機場前往,只需大約一個多小時,非常方便。不過由於我們途中遇上塞車,所以耽誤了行程,差不多下午五時才到達,景區於下午七時半關閉,所以我們只有大約兩小時的時間遊覽,而且整個景區都是以步行為主,令到時間變得更緊迫,最後當然是走不完了(泣)。

石林是首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為世界地質公園的自然風景區,以經過2.7億年地質變化所形成的劍狀喀斯特地貌(Karst topography)聞名


「喀斯特」是德語Karst的譯音,原是位於歐洲斯洛文尼亞(Slovenia)伊斯特里亞半島(Istria)內的石灰岩(limestone)地區的地名,當地人稱之為Kras,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當地的石灰岩層長時間經過具有溶蝕力(pH值較低)的水對如碳酸鹽類岩石(carbonate rock)等可溶性岩石進行溶蝕(dissolution)等作用,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象。因此地質學家們將這種石灰岩層所特有的地形冠名為「喀斯特」,又稱為「岩溶地貌」。


石林風景區的收費絕不便宜,要¥175,60歲以上(外國人也可)收¥130,另外要付¥25(包來回)乘電動車前往景區門外,而那門竟然是十年前父母親遊石林(今次前往只是單純為了滿足我)時的正門!這根本就是搶錢!當然你可以選擇不乘電動車,但我看路程至少要走30分鐘,除非閣下的時間和體力都十分充沛,否則那¥25還是要花。

由於父母親在上一次雲南之旅已去過石林,所以父親大人今次充當導遊,帶我在最短時間內遊覽景區內的主要景點。我們的第一站是小石林


基本上在每一個景點的外圍並不是有很多遊人


不過一進入景點內,只能用「萬人空巷」來形容內裡的環境


如果不是有些池塘和草地隔開了人群,真的很難拍出沒有人入鏡的照片




相對於大石林,小石林的石柱比較疏落,但這容讓更多的植物能在這裡生長,使其景色如同盆景一般





石林的最大特色,除了是欣賞壯麗的喀斯特地貌外,就是可以讓遊人們發揮其無邊的想像力,各位看這像不像中國民間傳說中的雷公


我覺得這有點像埃及的獅身人面像


「阿詩瑪」是來自石林當地小數民族—彝族的其中一個旁支—撤尼人的傳說。相傳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名叫阿詩瑪,她和家中的養子阿黑相戀。但阿詩瑪被財主的兒子相中要娶她為妻,於是財主父子想盡辦法要拆散阿詩瑪和阿黑,父子甚至勾結崖神,利用大水淹死二人。最後阿黑逃過一劫,但卻失去了阿詩瑪。原來阿詩瑪被應山歌姑娘救了,一同住在石崖下,化成石峰「回聲神」。從此人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其後每當阿黑想念阿詩瑪,也會回到石崖呼喊阿詩瑪,而他只能聽到一聲聲的「阿詩瑪」。雖然好像對當地人有點不敬,但我怎看都覺得這個「阿詩瑪」像美國的自由神像


我自己很喜歡這張日落照

 

遊完小石林後,我們前往下一站,擁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大石林


那時已經是下午六時,竟然還有旅行團從入口進來參觀,可想而知內裡有幾多人了。不過只有一小時能逛到甚麼?

像不像一輛重型坦克?不過這其實是倒塌了的石柱,造成這樣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石柱的底部被溶蝕淘空,或受如地震等外力影響而倒塌


是不是很像一朵正在盛放的花呢,不過這其實是上圖的「重型坦克」的背面

 
大石林景區內迂迴曲折的石階路始建於明朝末年,再經後人修繕後才成現在的樣子,看著這些石頭奇怪的位置,開始露出今次「探險之旅」的端倪


很多人說這很像龍牙,但我覺得這比較像長毛象


介紹說石林深處有很多古老的岩畫和摩崖石刻反映了當地彝族人與石林的歷史,但由於時間關係,沒時間讓我們深入探險,真是可惜,唯有用這些較為現代的刻字充數


繼續探險


出來後又是一番新景象,不過左邊那石柱好像被甚麼動物咬過


像不像電影《奪命狂呼》(Scream)裡的鬼臉殺手


老牌動畫《鐵人28》


為了拍攝大石林全景,我們決定登上景區內最早的建築物—望峰亭。不過由於母親大人畏高,不敢往上走,所以我們在這裡分手,母親大人回出口等我們,我和父親大人繼續行程。臨分手時,母親大人對父親大人千叮萬囑要保護拿著照相機拍照的我。那番說話她在這次旅程說了很多遍,可想而知路上的崎嶇了。不過前往這些地方拍照真的是要很小心,不要一邊走一邊拍,一定要完全站穩住腳才好去拍攝


居高臨下拍攝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是不是很像一頭犀牛




日落下的石林



我總覺得上面那些石頭遲早會掉下來


是不是很像一名正在待嫁的新娘呢


離開望峰亭,我們正式歸程,和母親大人會合。看著那樓梯,我開始明白甚麼叫做「死蔭幽谷」


那塊石頭會不會倒下來啊


看完這隻「鷹」,和母親大人會合後,已經過了下午七時,我們就開始離開石林和司機們會合一同去吃晚飯


我們當晚在石林彝族自治縣的石林大酒店休息,準備於第二天前往下一個景區—九鄉。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雙螺旋(1968)

由於在上一篇blog文介紹的傳記《DNA光環背後的奇女子:羅莎琳‧法蘭克林的一生》的作者Brenda Maddox在書中大事抨擊發現DNA結構的其中一位重要人物,獲得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James Watson(1928–)所寫的自傳《雙螺旋:DNA結構發現者的青春告白》(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陳正萱、張項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把這本書借回來拜讀一下了。不過讀完後,我發現事情並沒有Maddox所寫的那麼嚴重。

當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雙螺旋》其實是已被大幅修改的版本,它的初稿《誠實的吉姆》(Honest Jim)因激怒了多位書中的當事人,包括DNA結構的另一發現者Francis Crick(1916–2004),而遭到大幅改動,最後才已《雙螺旋》這個名字出版。因此初稿中那些破壞他人名聲的字句,並沒有在讀者面前出現。但身為記者的Maddox,當然有辦法把初稿弄到手,所以可能才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

但即使如此,《雙螺旋》的出版仍然引起軒然大波,持正面意見的人(他們大都是和該事件無關的人)非常欣賞Watson的誠實,能夠把DNA結構的整個發現過程,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面,都公諸於世,使一般大眾對科學界有更深的認識;持反面意見的人(以當事人、衛道之士和女權主義者為主),一方面批抨Crick和Watson盜用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和Maurice Wilkins(1916–2004)的數據,另一方面對Watson在書中的言論相當不滿,當中尤以Watson對Rosalind的負面描寫所面對的批評最為嚴重。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雙螺旋》是一本自傳,並非是一本歷史書,因此書中理所當然充斥著主觀的個人看法和對所有的事情都缺乏詳細的考究,純屬個人感想,就好像現代人寫blog、facebook和twitter一樣,我曾經讀過某球星的自傳,內裡還充滿粗言穢語呢!所以我們根本不能用「客觀事實」的角度去讀那本書,因為這由始至終都只是Watson的個人感受。例如在書中有關Rosalind的描寫中有很多負面的地方,在DNA的結構被發現之前,Watson對Rosalind的認識完全是來自Wilkins單方面的描述,而所有對這段歷史有所認識的人,都知道這二人關係之差,已達到無可修補的地步。因此當時的Watson當然無法對Rosalind有甚麼良好的印象,直至DNA結構被發現,Watson和Rosalind真正認識後,兩人對對方的印象才大為改觀。所以Watson才在書中後記寫到他對Rosalind最初的觀感,無論是性格上還是學術上,大半都是錯誤的說法。

至於Crick和Watson盜用Rosalind和Wilkins的數據一事,當然是兩人的不對了。因為當Watson發現Wilkins給他看的那張揭示DNA結構的晶體繞射照片內的秘密時,正確的做法應是以此作籌碼,遊說對方建立合作關係,畢竟在科學研究中,co-laboratories並不是甚麼新鮮事,而Crick和Watson的做法,無非是為了獨佔榮耀。當然我們不能排除他們先前構造的模型被Rosalind批評得體無完膚(事實上他們那個模型真是錯得離譜),而不敢向他們提出合作,但從二人在DNA結構發表前和之後所作出猶如心虛的表現,似乎還是傾向前者。但他們這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行為,除了顯示出他們對名利的追求外,還揭示了科學界的問題—研究經費從何而來?

科學研究,特別是涉及基礎理論的研究,不像商品發明,是賺不了錢的,相反它更是「燒錢」的行為。對於這種「只出不進」的行為,要維持它的生存,就只能尋求贊助,而說服各大財主「慷慨解囊」的唯一方法,就是賺取名聲,而科學家賺取名聲的方法,就是推出一篇高質,能在如《自然》(Nature)、《刺針》(The Lancet)等著名學術期刊發表,甚至是能改變世人觀念,對未來人類世界作出重大貢獻的論文。只要推出一篇這樣的論文,即使之後一無所出,也不愁沒有出路,而那人所屬的研究機構更是「豬籠入水」 ,不愁沒錢用。所以當年未成名的Watson因沒有贊助而要居住在環境極其惡劣的地方(雖然這是他自找的);即使是像Rosalind這種對科學研究充滿熱誠的人,在生前也要為自己的研究小組的生存而要四出尋找資金,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除了開源外,特別在全球經濟下滑,研究經費不斷削減的現在,節流也是一個研究小組生存的不二法門。由於不能使那些生產研究物資的大企業減價,因此很多研究小組的負責人都選擇向研究員開刀,就是減少聘請受薪研究員的數目,改為收研究生。例如在香港,只要那人在大學本科時拿到二級甲等榮譽以上的學位,就能成功申請大學的獎學金,修讀該大學的研究學位,金額和一般研究助理差不多。獎學金中有一半是由大學支出,另一半是由那學生所屬的研究小組負責,因此對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來說,這些學生猶如「廉價勞工」一樣。而且為了能順利畢業,這些學生一般都比受薪研究員努力(就好像上班一樣,一個部門總有無心工作、得過且過的員工),絕對合乎經濟效益。但這卻造成一個問題,就是高學歷研究生的大批量生產,他們畢業後究竟何去何從:一般機構根本無需聘請如此高學歷的人,而各研究機構亦沒有這麼多空缺給那些人。為了生存,這些研究生自然要更加想盡辦法去嬴取名聲,做不到就慘被淘汰,科學界其實比其他很多行業更為殘酷。

好像越寫越遠了(笑),說回《雙螺旋》這本書,基本上除非閣下對James Watson本人很有興趣,想了解多一些有關他的「八卦」外,本書並沒有甚麼其他值得一讀的地方。因為有關DNA的發現史,Maddox的Rosalind傳記寫得更為清楚。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DNA光環背後的奇女子(2002)

我以前一直對科學史都是興趣缺缺,對我來說,一個科學理論或發明,只需知道它內裡的原理就可以了,至於這是誰人發現的,並不重要。即使知道是誰發現,我也只是對那人作出欣賞,僅此而已。不過讀完傳記作家Brenda Maddox的《DNA光環背後的奇女子:羅莎琳‧法蘭克林的一生》(Rosalind Franklin: The Dark Lady of DNA,楊玉齡譯)後,發現其實科學史比我想像中有趣得多。

本傳記主角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是英國晶體學家( X-ray crystallographer),她亦是發現儲存遺傳訊息、主宰現在絕大部分生物化學研究的大分子—脫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簡稱DNA)的結構的關鍵人物。Rosalind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父親Ellis(1894–1964)更是一名銀行家,而這個背景深深影響著Rosalind的一生。

本書作者Brenda Maddox是美國新聞工作者和傳記作家,曾為著名演員Elizabeth Taylor(1932–2011)、英國小說家D. H. Lawrence(1885–1930)、愛爾蘭詩人W. B. Yeats(1865–1939)撰寫傳記,曾多次獲得傳記大獎。為了寫成本書,Maddox親自採訪了發現DNA結構的另外三位重要人物,亦因該發現而同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Maurice Wilkins(1916–2004)、Francis Crick(1916–2004)和James Watson(1928–),當然還有Rosalind的親朋好友、同事和從他們處得到的書信、研究筆記,經過多方的查證、整理,以極其嚴謹的態度寫成本書,所以本書不但是一本傳記,亦是一本歷史書。最後本書榮獲2002年美國《洛杉磯時報》科學及科技書獎和2003年英國Marsh傳記獎。

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Rosalind的成長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英國為背景,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作為此大戰的主要受害者之一—猶太人如何看待這個大時代的大是大非;第二部分亦是本書的重頭戲—DNA結構的發現史;第三部分是發現DNA結構後,Rosalind個人的後續發展和她的身故。由於書中有很多不同的人物,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擁有不同的譯名,所以中文版的譯者亦很貼心地保留了他們的英文原名。而當一眾不為大眾熟知、亦非書中主要人物出現時,除了給他們一個簡單的人物介紹外(當然這謹限於名人),還在他們再次於書中出現時附上他們上次出現的頁數,讓不清楚科學史的讀者都能清楚地了解各人物之間的關係,這絕對是非常好的編排(不知英文原版有沒有這樣做)。

論到本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當然是有關DNA結構發現的那部分。在本書面世之前,該段歷史已被事件其中一位當事人Watson的自傳《雙螺旋》(The Double Helix)所交代,當中揭示出DNA結構被發現的過程中充滿了醜惡的爭名奪利、不道德地使用他人研究成果這些有關科學倫理的問題。但由於該書是Watson的自傳,因此讀者所得到的訊息都是Watson單方面的說詞,因此作為第三者Maddox的查證,更讓人期待。

事情開始應該在Rosalind為回應家人的期望,於1951年回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工作時發生。她當時工作的生物物理研究單位的主任John Randall(1905–1984)指示她和一名博士後研究生Raymond Gosling(1926–)一起,利用X射線晶體學(X-ray crystallography)研究DNA的結構。X射線晶體學是一門利用X射線來研究晶體(crystal)中原子(atom)排列的學科,利用電子(electron)對X射線的繞射作用(diffraction),得到晶體中電子密度的分佈情況,再從中分析出各原子的位置,從而推算出各大小不同分子(molecule)的結構,右圖就是一般分析分子結構的流程。

但Randall卻沒有向當時負責該研究計畫的副主任Wilkins交代Rosalind將會接手其研究,不明就里的Wilkins以為Rosalind是其助手;而Rosalind認為Wilkins在妨礙她,而且由一直從事物理學上的研究,轉型到生物物理學(生物物理學和物理學是兩門截然不同的學科)研究的Wilkins,在X射線晶體學上,還是初哥一名,相反Rosalind之前因煤炭和石墨(graphite)的X射線晶體學研究成就而成為有關研究的權威性人物,因此Rosalind一直看不起Wilkins,二人的誤會也因此而起:Rosalind認為Wilkins不應干涉她的工作,而Wilkins覺得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最後兩人還因此在實驗室吵起來,而Randall在該次事件犯下了第二個嚴重錯誤,就是要Rosalind研究乾燥化的A型DNA,並可使用質量良好、可以結晶化的DNA樣本;而Wilkins就負責潮濕的B型DNA,但他卻只能使用質量低劣,不能結晶化的DNA樣本,使到Wilkins的研究停滯不前。可惜的是由於生物物理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都是物理系(包括Rosalind自己)出身,他們對於生物化學的理解基本上都是「半桶水」,並不知道在充滿水分的細胞內,B型才是最常見的結構(下圖中),相反A型(下圖左)是扭曲了的雙螺旋,因此單從晶體繞射照片上,很難看出DNA是螺旋型,而這亦一度誤導了Rosalind的分析。雖然其後她總算回到正確的方向上,但她最終還是慢了兩步,因為DNA的結構已被劍橋大學Cavendish Laboratory的Crick和Watson首先解開。

下圖是會在自然界出現的DNA型態, 由左到右分別為A型、B型與Z型(Z型在稍晚時間才被發現)


Crick和Wilkins是朋友關係,因此Wilkins經常向Crick和他在Cavendish Laboratory的同事Watson訴苦。有一次Wilkins竟然把揭示DNA結構的晶體繞射照片給Watson看,一眼看出該照片的重要性的Watson,把這消息告訴Crick,於是Crick利用關係,得到Rosalind提交給資助Randall實驗室的醫學研究委員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研究報告,雖然那篇報告並非機密,可是在發現DNA結構的論文中,Crick和Watson並沒有向Rosalind和Wilkins致謝,亦沒透露他們所得資料的來源,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他們嚴重違反科學道德。不過作為當事人,Rosalind並沒有表達出任何憤怒的情緒,反而很欣賞Crick和Watson能夠解答她尚未能解開的問題(但沒有證據顯示她知道她的研究成果被人盜用),並和他們成為朋友。不過我認為即使Rosalind知道Crick和Watson盜用她的研究成果,她可能會有點生氣,但並不會影響她對二人的欣賞,因為從書中的描述來看,Rosalind是九型人格中的五號(善於觀察),而且還是非常典型的那種。

五號人基本上對名利並不是看得太重,因此在書中可以看出Rosalind並不是太關心最後究竟是誰發現DNA的結構。但五號人卻很重視知識的追求,而且非常喜歡和他們有相同興趣、和他們一樣聰明的人做朋友,並且非常尊敬那些比自己聰明的人,且會經常向他們討教,這就說明Rosalind為何能和Crick與Watson建立友誼,但由始至終都不給Wilkins好面色的原因。而事實上五號人的特質,亦充分表示出周圍的人對Rosalind所作出的兩極化的評價:基本上和Rosalind處得好的人,包括她的親友、非國王學院的同事,都認為Rosalind是一個仁慈、思想開放、有幽默感、值得信賴的人,相反和她處得不好的國王學院同事,對她的印象是好爭論、不合群、難以相處的人,這些都是健康和不健康的五號人的特徵。

以上只是我自己個人的看法,當然並不能作準,不過我相信Rosalind就是這樣的人。

若然對DNA結構的發現史,或對Rosalind Franklin這位經常被女權主義者談論的人有與趣的朋友,《DNA光環背後的奇女子:羅莎琳‧法蘭克林的一生》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作品。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Elisabeth(1992)

到目前為止,《Elisabeth》是我看過最出色的音樂劇,在我心目中它甚至超越了著名英國音樂劇作家Andrew Lloyd Webber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唯一可惜的是,該劇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英文或中文的版本。

《Elisabeth》是由Michael Kunze編劇,Sylvester Levay作曲的德語音樂劇,亦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德語音樂劇,亦已被譯成多國版本, 包括匈牙利、荷蘭、瑞典、意大利、芬蘭、韓國和日本(但就是沒有中文和英語的版本,泣)。不過由於該劇的名氣,在網上已經流傳不少該劇愛好者留下的中文劇情介紹,甚至是翻譯。所以即使我半句德文都不懂,也無阻我對該劇的理解。

《Elisabeth》以奧匈帝國皇后,被喻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Elisabeth(1837–1898,暱稱為Sisi)的一生為主軸的故事。Elisabeth是巴伐利亞的Maximilian Joseph公爵(1808–1888)和Ludovika公主(1808–1892)所生的孩子。由於雙親在王宮裡沒有任何職務,加上父親Maximilian Joseph並不喜歡宮內的繁文縟節,所以一家人都居住在遠離王宮的Possenhofen Castle生活。父親Maximilian Joseph常年雲遊四海,母親Ludovika則用全副心神栽培姐姐Helene(1834–1890)成為皇后,所以Elisabeth從小就在一個自由的環境成長,並且終生都不喜歡宮廷生活。

可惜天意弄人,原本母親Ludovika打算把當時18歲的姐姐Helene介紹給他們的表親,奧地利皇帝,即後來的奧匈帝國皇帝Franz Joseph I(1830–1916)認識,可是Franz Joseph I卻愛上了當時年僅15歲的Elisabeth,兩人於最後於相識一年後結婚。

但由於Elisabeth從來沒受過任何宮廷訓練,加上其愛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的性格,使到她一直和皇太后Sophie(1805–1872)處得不好。Sophie甚至剝奪其子女撫養權,Franz Joseph I雖然深愛護著她,但也不敢違背母親,使得Elisabeth在維也納的皇宮中更無依靠 。

於是Elisabeth離開宮廷,開始了漫無目的的旅行生活,旅行不僅變成了她生活的意義,而且亦幫助她忘記自己的痛苦,可是兒子Rudolf(1858–1889)的死卻讓她墮進深淵。Rudolf和她的母親一樣都是喜歡親近平民,熱愛自由的人,並希望把國家從君主制改為共和制,但最後在父親Franz Joseph I的阻撓下失敗。Franz Joseph I更強迫Rudolf娶一名他根本不愛的女人作為妻子,以鞏固皇族的血統。而Rudolf真正的愛人Mary Vetsera女男爵卻是平民出身,Franz Joseph I用強硬的手段,包括軟禁自己的兒子也要拆散他們,最後Rudolf和Mary Vetsera逃出皇宮,於Mayerling的小屋殉情自殺。

Rudolf的死亡,導致Elisabeth以後只穿黑色衣服,打著一把皮製陽傘,用一把棕色扇子遮住面孔,而這亦成為其為人所熟識的標誌性打扮。 最後Elisabeth被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Luigi Lucheni(1873–1910)所刺殺,結束其充滿戲劇性的一生。Elisabeth生前希望她寫的詩能在1950年發表,但這些詩一直到1980才發表。負責發表的Brigitte Hamann對Elisabeth的詩和畫進行分析後,撰寫了一本傳記,《Elisabeth:不情願的皇后》,首次向大眾完整展示了Elisabeth真實的一生,而音樂劇《Elisabeth》就是取材自該傳記,因此它比一般描寫Elisabeth的作品更貼近史實。

為了增加劇情的張力,音樂劇加入了一個新角色,死神(Der Tod),藉著死神對Elisabeth的追求,映襯出Elisabeth在生與死之間的爭扎。

在這裡我就不進行劇透了,接著我會重點介紹該劇的名場面:

《Prolog》(開場)


《Wie du》(像你一樣),愛自由和逃避,還真是一脈相承


《Der Letzte Tanz》(最後一支舞)


還是第一代死神Uwe Kröger唱得比較好


該劇名曲《Ich Gehör Nur Mir》(我只屬於我自己),亦是主角Elisabeth的心聲


《Elisabeth, Mach Auf Mein Engel》(Elisabeth,開門,我的天使)


《Milch》(牛奶)


《Ich Will Dir Nur Sagen》(我只想對你說)

《Kitsch!》(庸俗!)


《Wenn Ich Tanzen Will》(如果我想跳舞),2001年加上的新曲,可是我就是不太喜歡Máté Kamarás演的死神,就是太「肉緊」,在我心目中的死神應該是比較內斂的,但是有中文字幕的版本就只有他們的那個版本


還是第一代死神和Elisabeth深得我心


《Mama, Wo Bist Du?》(媽媽,你在哪裡?),拐不到大的,就來拐帶小的(汗)


《Nichts, Nichts, Gar Nichts》(沒有,沒有,甚麼也沒有)


Maya Hakvoort在1998年的版本表現得比較好


《Die Schatten Werden Länger》(闇影漸長)


我自己超愛下面那個日本版本,雖然出演死神的姿月あさと是女的,但她演的死神是眾多版本中最有氣勢的一個,而Rudolf井上芳雄亦都很出色,可是我在blogger的「插入影片」中找不到該段影片,唯有把link直接放上


《Wenn Ich Dein Spiegel Wär》(如果我是你的鏡子),有這樣的冷血母親,Rudolf還真可憐


《Boote In Der Nacht》(暗夜之舟),Elisabeth和Franz Joseph I的悲劇在於他們從來都不願為對方而放下自己


《Der Schleier Fällt》 (面紗飄落),最終死神終於等到Elisabeth了


最後Pia Douwes和Uwe Kröger的《Ich Gehör Nur Mir》、《Der Schleier Fällt》一同送上


想當初迷上《Elisabeth》時,在香港怎樣也找不到有關的影視產品(畢竟是德文),最後要上amazon才能訂到2001年德國Essen版的精選CD(就是第一張圖),不過真的是很好聽。那時youtube上的影片還沒有翻譯,所以始終不是太瞭解劇情。沒想到現在能夠輕鬆地找到該劇的中英文翻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