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民主黨的真面目

自從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民主黨過份強調李柱銘選情告急,絲毫沒有作為泛民主派最大黨的風度,使同屬泛民陣營的何秀蘭以八百多票些微差距落敗,將席位送給建制派陣營的蔡素玉;老是說「我們盡力投下反對票,但議席不夠多,不能阻止惡法通過」開始,我就開始懷疑這些「政客」是否真心為香港市民爭取「民主、自由、公平」。不幸地,「五區公投」、「政改妥協」,使我的懷疑成為事實。昨天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在港台節目「議事論事」其中由李鵬飛主持的環節「飛哥與你」的言論,再一次傷透我的心。


她說:「若那些人(社民連和人民力量的立法會議員)的行為是攻擊、抹黑、摧毀民主黨,那便不是我們的同路人 。」換言之,那些保護、讚揚、建設民主黨的人,就是他們的同路人了。無怪乎2010年討論政改方案,北京讚揚民主黨不認同、不參加五區公投的立場;為他們新增五席區議會功能組別立法會議席(即超級區議員),對他們伸出橄欖枝,那些人就馬上視共產黨為「同路人」,當民主黨為該改良方案召開特別會員大會,其中以黨員黃碧雲的言詞最為露骨「這麼困難才可爭取到五席,若然不要就是有病」。超級區議員的提名門檻為15名區議員,這一屆區議會,泛民陣營中,只有民主黨(46人)和同屬溫和派的民協(15人)才能達此要求,其他泛民政黨根本不成氣候。由此可見,超級區議員的泛民議席自然就是這些所謂「又傾又砌」之人的囊中物,既可為黨員爭取更多議席,增加黨員的收入(當中以前任立法局議員、民主黨員黃成智於2004–2008立法局選舉落敗後所說的言論最為經典,「失去議席,我會沒錢供樓」,由此可見部份黨員的心態—只視議員為一份可糊口的工作,而非使命,這才是最不要得的思想),又可繼續做「泛民老大」。於是他們擱置普選路線圖、不廢功能組別、不廢分組點票、出賣支持他們的選民和其他泛民戰友。而這些「分化泛民」的罪魁禍首,竟反指那些激進民主派是始作俑者,真是天大的笑話!

沒錯,那些激進派有時真的很粗魯橫蠻,但我相信只要大家一同堅持爭取民主,「條條大路通羅馬」。君不見當年參與辛亥革命的人,既有知識份子,也有地痞流氓嗎?「溫和」是美德,但沒有底線,不斷退讓,只能視為「懦弱」。

若然民主黨繼續如此軟弱、自私、堅持要做「泛民老大」,只會被更多支持民主的市民唾棄,並不是因為「溫和」、「激進」之別,而是他們自己放棄當初創黨的理想。

Beyond的《不可一世》(1992 曲詞:黃家駒),正正代表我部分的心聲,當然我不會希望他們「go to hell」,但是我真的希望他們回頭是岸,重拾當初建黨的理想,和反思為何投身政治。若然只是「為兩餐」,我勸他們還是退出為妙。在香港,「搵兩餐」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政治飯」不是那麼容易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