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最令人失望的球隊

失望透頂的開季


若然有讀本人在上一個球季剛完結時寫下的《2013/14球季展望》的朋友,就知道我本來是很看好由迪肯尼奧(Paolo Di Canio)領軍的新特蘭(Sunderland A.F.C.)。不過事實是,經過五輪聯賽後,新特蘭只得1分,成為「包尾大幡」,迪肯尼奧更成為今季第一位被「炒」領隊的頂頭大熱。

觀乎迪肯尼奧在這數個月的表現,造成這樣的原因,就是太急進了。

只能改革的現實


沒錯,新特蘭是需要改革,但是「改革」,不是「革命」。放眼歷史,當人類發動無論是政權上,還是意識形態上的革命時,大都是摧毀所有舊事物,然後換成新的。但管理足球隊,只能慢慢改革,不能馬上革命。因為足球是團隊運動,你不能把全部舊球員換掉,然後換成新的十一人足球隊,因這種球隊根本沒有默契可言,除非把別人全隊球隊搬過來,不過這事情連電玩都不會出現,更何況是現實呢,可是在這數個月,迪肯尼奧所做的,正正就是革命。

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剛過去的轉會窗中,迪肯尼奧總共為球隊引入十四名球員,比一支球隊還要多,他看來不但要把整隊球隊的正選陣容換掉,就連後備也不放過。雖然新特蘭並不是甚麼星級球隊,但能夠在英超打滾多年,隊中球員也並不是甚麼泛泛之輩。上季之所以戰績差勁,主要是上任領隊奧尼爾(Martin O'Neill)的調度失當所致(詳情請讀本blog的《新特蘭成績退步的主因》),並不全是球員的責任。但迪肯尼奧在過去數月瘋狂買人的行為,即使不是他本人的原意,但無可避免讓舊人聯想到他們並不獲新帥信任。

而且迪肯尼奧引入的新球員大都來至五湖四海,其中有不少人不諳英語。雖然迪肯尼奧已勒令他們要盡快學懂英語,不過學好一門外語若是一件容易的事,就不會使到千千萬萬的莘莘學子因此而弄得焦頭爛額了,更何況是一群要適應異地生活的外援呢?而原來幫助這群外援適應新生活的人,正是隊中的舊人。不過在這新球員還比舊球員多(那些舊人更像小圈子)的情況下,自己的飯碗都隨時不保,何來有時間照顧新人?因此現在的新特蘭,比其他新組班的球隊,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在陣容和默契上穩定下來。

自上任已來,迪肯尼奧已多次批評上任領隊奧尼爾太過放任旗下球員,以致球員在場上的紀律性和體能不足。因此迪肯尼奧頒布多條新例,包括球員吃東西時不可蘸上茄汁和蛋黃醬;不可喝咖啡;比賽前一晚,不可喝可樂和冷飲;訓練時不可攜帶手提電話入訓練場地等等,誓要整頓球隊的紀律云云。雖然有些條例有它存在的意義所在,但連飲食都要管得那麼徹底,就有點兒太過了。

不過以上都並不是最致命的,畢竟默契可以培養、新環境總會有一天能適應、魔鬼規條忍一忍就會過去,最致命的,是「革命」帶來的除舊,被除的,更是當中最好的一部分,就是被分別以900和550萬英鎊賣走的門將米努列(Simon Mignolet)和前鋒沙悉朗(Stephane Sessegnon)。
 
若然有留意過去一季新特蘭的賽事,就會發現以上兩人,正是在球隊中表現最好的兩人:雖然新特蘭最終只能以第17位完成球季,但在失球榜卻能排到第11名,在兩名正選中堅都欠穩的情況下,米努列多次力挽狂瀾,幫助球隊力保不失,絕對是防線上的擎天柱;在球隊深陷降班旋渦的時候,沙悉朗多次為球隊挺身而出,射入關鍵入球,是球隊的留班功臣。但迪肯尼奧卻以不到1500萬英鎊(相比他在轉會市場上的花費,這真的是小數目)的價錢,把這兩人賣到競爭對手門下,可謂自斷兩臂。

改革的步伐

 
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經年累月的,更會牽涉到各方利益,甚至關乎權力鬥爭。因此一開始應該以原本舊有的班底為基礎,以穩定軍心為優先。本來剛接手時,迪肯尼奧做得尚算不錯,但當轉會窗重啟,管理層有充足資源去購買球員的時候,迪肯尼奧就急於求成,胡亂買賣,好像巴不得要把整隊球隊換成一隊新的一樣(所以「絕對」的自由,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真正的改革,應該是先要保留表現出色的球員,盡量保留原有的陣式和踢法,接著逐步清除隊中的瘀血,換入和自己足球理念相近的新血,這樣才能成功地推動改革。當年雲加(Arsène Wenger)就是採用這個方法,把阿仙奴(Arsenal F.C.)從大踢傳統英式足球的悶蛋球隊,逐步改變成一隊娛樂性豐富,純技術流的球隊,當中用了超過五年的時間,直到以隊長阿當斯(Tony Adams)為首的前朝舊臣相繼老退後,其改革才總算完成。

可是迪肯尼奧卻反其道而行,大搞革命,最後弄到一團糟,更被舊部射入致勝球,完全是自找的,實在不應怨天尤人,而是應該把改革的步伐減慢下來,重用在過去表現較好的人,重新起用4–4–1–1陣式,以固定十一人的陣容,重新建立默契,才為上策。不過以新特蘭管理層喜歡炒領隊的風格,真的不知道迪肯尼奧能否撐到那一天的來臨。等等,莫非是因為那群毫無耐性的管理層,迪肯尼奧才如此這般急於求成?

雖然迪肯尼奧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太急進的改變,只會好像王安石變法一樣,最後只落得眾叛親離,被迫下台的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