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不在乎外在,只在乎內心

當人面對對自己不利的處境時(如個人的苦難、充滿罪惡的社會環境),通常會有四個反應:一是嘗試去解決;二是接受;三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四是索性去做壞人,實行「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若能解決,當然是最好的,但人世間絕大多數的問題,不是無法解決,就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很多人的幫助,才能解決,所以我們的選項,很多時都只有第二到第四項。

第四項當然是最不好的,但無奈世上就有不少人選了它。除了是因為隨波逐流,是人的天性外,不是即時降臨的報應,真的很能吸引人去犯罪

「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傳道書 8:11)
 
那對於因害怕遭報,而不選第四項的人而言,就只能選第二,或是第三。細心一看,兩者的意思其實是非常接近的,都是接受這個客觀的環境,但分別在於,前者是正面地接受,後者是負面地勉強自己去接受。
 
兩者相較之下,雖然沒人會想怨恨一生,但一無所作地去認命,並不合乎人性,不過在這世上實在有太多人所不能解決的事情,單是「生老病死」就已是人力所不能控制,再怎麼掙扎,到頭來還不是要接受,而聖經裡的《詩歌智慧書》,正是幫助我們如何正面地去接受這個對我們不利的客觀環境。
 
《詩歌智慧書》總共有五卷書,分別是《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和《雅歌》。《箴言》主要是讓人認識甚麼是對,甚麼是錯,《雅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剩下的三卷書,正是處理人應要以何種態度去面對自己所身處的客觀環境,不論那環境是好壞與否。
 
《約伯記》和《傳道書》主要是從罪以外的角度去解釋我們的遭遇,讓我們明白這個世界真正的遊戲規則,從而懷著敬畏的心去接受、享受和珍惜整個過程,內容較為理性,相反《詩篇》較傾向以感性的角度,幫助我們去接受對我們不利的處境。
 
《詩篇》其實是一本詩歌集,內裡的詩歌全都有音樂配搭(不過旋律經已失傳,現在留下的,只有歌詞),而且歌詞題材廣泛,可謂是從前以色列人的流行曲集,功能就像我們聽慣聽熟的流行曲一樣,藉著歌曲來抒發感情,引起聽眾共嗚,令體會更為深刻。
 
雖然不是篇篇都是這樣,但不少詩篇,特別是大衛所作和亡國時期的詩歌,詩中的主角不是面對苦難,就是身處一個充滿不義的環境當中。在那些詩歌裡,詩人的問題從沒有得到解決(若真的是解決了,就不會寫那些苦情歌來抒發情緒了),但是在當中,我們總會看到詩人對神的信心和盼望,而這份信心,正是來自詩人對神的認識,基於這層認識,縱然外在的環境如何惡劣,甚至無法改變,詩人仍能欣然接受和面對,反正一時三刻都是解決不了,不如放下心情去接受吧,最重要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我們的心態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所以你們必然奔走;又說:我們要騎飛快的牲口。所以追趕你們的,也必飛快。」(以賽亞書 30:15–16)
 
為甚麼當人遇到困難時,總是會反抗和掙扎,而不是去接受呢?那是因為人總想要控制一切的思想在作祟。
 
困難,正是指脫離我們掌控的事情。所以當困難出現時,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奪回當中的控制權,當發覺無法奪回時,內心就會產生不平衡的感覺,即無法「平靜安穩」,當人無法「平靜安穩」,就會像經文裡的以色列人般胡搞一通,結果失敗收場。
 
所以《詩篇》裡的作者,正是希望透過這些詩歌,幫助自己和讀者找回這份「平靜安穩」,即使客觀環境無法,或在短時間內改變,但心態卻隨時都可以改變。
 
「主雖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 30:20–21)
 
若閣下正面對困難,或對現世憤憤不平,嘗試翻閱《詩篇》,感受詩人的生命,得著安慰、心力,好讓自己即使在困難中,仍能「平靜安穩」,以致能聽到主的聲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