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北京紅葉之旅 Part 5 免費遊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的皇帝陵墓群,由第一位遷都北京的明朝第三代皇帝永樂皇帝朱棣(1360–1424)開始,到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1644),總共有十三位皇帝葬於此地區,於是這個地區就被稱為明十三陵。現在開放給遊客參觀的部份,只有永樂皇帝的長陵、第十三代皇帝隆慶皇帝朱載垕(1537–1572)的昭陵、第十四代皇帝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1620)的定陵,和神道。

我們一家在十五年前已參觀過十三陵,但因年代久遠,都已不記得自己當時究竟看過甚麼,本想藉今次機會再參觀一次。不過為我們作嚮導的那位長輩卻帶了我們來一次不一樣的十三陵之旅。

在遊覽十三陵之前,我們先到附近的十三陵水庫看看


1958年,因毛澤東(1893–1976)的號召,全中國陷入全民辦水利的狂熱中,無數人力都投入於興建水庫的集體勞動中。可是由於選址不當、欠缺規劃,結果造成工程附近的水土嚴重流失,造成泥石流、河道淤塞等問題,另外建成的工程本身有不少都被列為危險建築,有些已在過去數十年因不同的自然或人為災害而坍塌,也有不少因其潛在危險而被關閉,十三陵水庫就是其中之一,於2008年已被封閉,結果那些用來防洪的水利工程,不但防不了洪,本身還是一個災害。

排洪道


在之前介紹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一書中,作者李志綏醫生(1919-1995)就曾被毛派去十三陵水庫做了十五天勞動。他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描述當中的艱辛,但他因是毛的人,已算是得到特別優待,不過仍覺得相當辛苦,結果瘦了一圈回來,那麼其他要更長時間參與勞動的平民百姓,或是被打成「右派」、「資產階級」,要接受「改造」的人,他們所受的痛苦豈不是更厲害?

事實上,因安全措施不足,工傷事故頻生,有不少人因此而變成永久傷殘,甚至丟了性命,更有人因受不了苦,而踏上自殺之途,我有一位長輩,他的父親就是在建水庫途中自殺死的,而毛還要說「吳芝圃講搞三百億方,我看得死三萬人;曾希聖講搞兩百億方,我看得死兩萬人」(吳芝圃和曾希聖分別是當時河南省和安徽省的第一書記)。至於毛聲稱可以用來幫助農民於雨水不足的日子灌溉的水庫水,也因農民們付不起水費,仍要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原來作出龐大犧牲後,結果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已「廢」的水庫,真是感到很唏噓


看完水庫後,我們正式開始今次的十三陵之旅,第一站是昭陵,看到這張照片,相信大家也會猜到今趟行程我們不會進入陵墓,而是在外圍參觀,所以才叫「免費」啊


秋天是吃柿的季節,這一帶有不少野生柿樹,吸引了不少人來採摘


那些柿子好像很好吃的樣子


第二站是尚未開放的獻陵,是明朝第四代皇帝,洪熙皇帝朱高熾(1378–1425)的墓,由於洪熙皇帝崇尚簡樸,因此這個陵墓的建築較為簡單、樸素,連神功聖德碑也沒有


和紫禁城的建築風格可謂一脈相承


從門縫窺看內部,內裡已雜草叢生,好像沒有怎麼打理的樣子


接著是慶陵,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泰昌皇帝朱常洛(1582–1620)的墓,比獻陵破落很多


感覺自己好像置身於「盜墓迷城」當中


神功聖德碑,為彰顯皇帝的功德而建,不少陵墓都有這種碑


茂陵,是明朝第九代皇帝,成化皇帝朱見深(1447–1487)的墓


雖然每一個陵墓的建築風格都很類似,但佈局上卻很不同,除了是因為要滿足各皇帝的不同喜好外,也和風水佈局有關


最後是泰陵,是明朝第十代皇帝,弘治皇帝朱祐樘(1470–1505)的墓,隨意生長的樹木,已把陵墓的主建築遮擋住了


其餘的陵墓因無道路通往,所以就無法前往了。

雖然因沒有進入陵墓內參觀而有丁點失望,但看到沒經人手修葺的陵墓遺跡,更能顯出歷史的滄桑:即使生前再風光,原來死後還是和所有的人一樣變成一堆枯骨,被遺忘於歷史的洪流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