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雲南邊境之旅 Part 2 滇西抗戰紀念館和國殤墓園

每一個來騰衝旅遊的人,十居其九都是衝著滇西抗戰紀念館和國殤墓園來。

滇西抗戰紀念館於2013年8月15日,即日本宣佈戰敗後的六十八年正式開幕,是一所以滇西抗戰為主題的博物館


狹義地說,滇西抗戰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緬甸淪陷後,於中緬邊境至怒江西岸地區,即滇西所發生的戰事;廣義而言,滇西抗戰是指二戰時期於「中國、緬甸、印度戰區」(簡稱中緬印戰區)所發生的戰事。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境內的港口城鎮全都被日軍佔領,南方地區只能經香港、越南、緬甸等第三國才能得到來自國外的援助,因此陸路運輸變得非常重要。時任雲南省主席龍雲(1884-1962)向國民政府建議修建滇緬公路,以昆明作起點,於緬甸臘戌與緬甸的鐵路和公路網接通,以確保經緬甸來的物資能平安運抵中國。此方案馬上得到國民政府的批准,並徵召二十萬居住於公路沿線的老弱婦孺修築,在缺乏機械的幫助下,不到一年時間,就能實行全面通車,不可不謂是奇蹟。

之後戰況急轉直下,越南、香港相繼淪陷,滇緬公路成為國民政府爭取國外援助的最後生命線,日軍顯然也注意到這一點,因此於1942年1月出兵緬甸,一方面藉切斷滇緬公路以孤立中國,另一方面以緬甸作為侵略印度的跳板。

由於身為緬甸宗主國的英國身陷歐洲戰場,已無力東顧,因此日軍勢如破竹,連破當時的緬甸首都仰光和港口城市毛淡棉,直迫交通重鎮曼德勒。於是英國向國民政府求援,國民政府集合國內最精銳的軍事力量,成立中國遠征軍,由同盟國中緬印戰區總參謀長,代表美軍的史迪威(1883-1946)指揮(順帶一提,該戰區的最高司令為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1887-1975),前往緬甸支援英軍。

可是由於中、英、美三國各懷不同的戰略目標(中國要全力保衛滇緬公路,以確保補給線能暢行無阻;英國卻只視緬甸為保衛其後勤基地──印度的戰略縱深,隨時都可放棄;美國更把中緬印戰區放在最後順位,不願為該戰區投放資源),因此指揮系統非常混亂,大家都互不服從對方的指揮,導致戰事一直處於下風,最後更因調度失敗,使到大量官兵葬身於撤退途中的原始森林內,結果緬甸淪陷,滇緬公路被切斷,十萬中國遠征軍死了超過一半的人,餘下絕大部分的官兵和英軍都退到印度。

佔領緬甸後,日軍乘勝追擊,進襲雲南,包括龍陵、騰衝在內,怒江以西的中國國土全落入日軍手中,最後由退回國內的中國遠征軍第71軍於怒江東岸設防據守,擊途強行渡江的日軍,戰局才穩定下來,之後兩軍隔江對峙達兩年之久。

經過第一次遠征失敗,美國痛定思痛,不但加大對華的支援,並派遣美軍和中國工兵一同修築中印公路,以恢復中國對外的陸路運輸,更把退到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改編為中國駐印軍,讓他們換上美式裝備,重新訓練,加強叢林作戰的能力,使軍隊的實力大為提升,準備向日軍復仇和重新控制滇緬公路。同一時間,國民政府積極訓練軍隊,準備反攻。

另一邊廂,由於滇緬公路被切斷,除經大西北通到蘇聯的公路外,中國和同盟國的陸路和海上交通全被切斷,只能倚靠連接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和昆明的駝峰航線空運物資和為中國駐印軍補充兵源,但由於航線要橫越喜瑪拉雅山脈,在惡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下,駝峰航線又被稱為「死亡航線」,結果在二戰結束時,承包整個運輸工作的美國空軍,總共損失了594架飛機,損失率超過九成,1659位人員死亡或失蹤。

1943年10月,中國駐印軍率先發難,向緬北地區發起進攻,於1944年4月光復緬北重鎮密支那。在駐印軍的反攻初具成果後,國內的滇西中國遠征軍於同年5月強渡怒江,接連收復騰衝、龍陵等地,於1945年1月終於在緬甸邊境木姐與駐印軍會師。會師後,滇西遠征軍回國,駐印軍繼續向南挺進,收復滇緬公路,最後於同年3月30日於喬梅與英軍會師,支援英軍的任務總算完成,駐印軍凱旋回國。英軍則繼續留在緬甸作戰,於日本宣佈戰敗後,緬甸重返英國旗下,再於1948年正式脫離英國獨立。

紀念館原址為騰衝戰役主力部隊──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司令部的舊址,展出了滇西抗戰期間大量的相關文物、照片和介紹,全都非常珍貴,可是因館內不准拍攝,所以沒照片看了。

和國內其他博物館不同,滇西抗戰紀念館並沒有以黨的角度說故事,而是忠實客觀地把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向參觀者敘述出來,加上豐富的文物和照片,是一所水準非常之高的博物館。

紀念館左側有一座「警鐘」,鐘上的兩隻站在十字架上的和平鴿連著彈殼的標誌,是紀念館的館徽,象徵戰爭與和平


右側正是國殤墓園,內含烈士紀念塔、烈士墓冢、忠烈祠、墓園大門等建築,於1945年,由騰衝出身的國民黨元老李根源(1879-1965)和當地縣民為紀念在騰衝戰役時戰死的將士和民眾修建而成,是全中國最早成立,亦是規模最大的烈士墓園。

甬道


墓園的主體建築忠烈祠坐落於甬道盡頭的高台上


台前正中刻有「碧血千秋」四字,為蔣介石所題,由李根源書


忠烈祠下懸的匾額為蔣介石所題書的「河嶽英靈」


上懸匾額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1879-1964)所書的「忠烈祠」


忠烈祠正門的對聯,後方那對由抗日將領何應欽(1890-1987),前方那對由闕漢騫(1901-1972)所題書,闕漢騫更曾在騰衝戰役中領軍出戰


忠烈祠內的陳設


忠烈祠旁有蔣介石簽署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布告》碑,內容大致是解釋墓園興建的原因、會按時開放給公眾瞻仰,和嚴禁任何人士更改墓園用途。可惜在文革年間,墓園受到嚴重破壞,大量墓碑、墓穴被搗毀,墓園更被闢為縣黨校使用(真是無法無天,連先人都搞)。現在的墓園,是文革結束後,有關當局和當地市民合力修繕而成


在修繕時,有關當局在墓園內廣植不同植物,讓整個墓園更顯肅穆


很漂亮的桃花


忠烈祠後面正是烈士墓冢所在,由於我們今次旅程只顧了司機,沒顧導遊,只是隨意逛逛,沒想到忠烈祠後面還有建築,所以最終和墓冢擦身而過,可能先人們不想我們這些和他們無親無故的人去打擾他們的寧靜吧。

墓園內有一個紀念碑群,介紹了中國遠征軍曾參加的戰事和殉國的高級將領的簡介,應該是新建的,因為碑上都是用簡體字記載


墓園大門旁是中國遠征軍名錄牆,是現今中國政府於2007年至2012年間從南京、成都、昆明、保山、德宏等地的檔案館、遠征軍家屬和歷史學者所提供的名單,經過核實,完成此名單,總共有103,141個名字。除了中國遠征軍本身外,此名錄還記載了地方抗日游擊隊、和遠征軍協同作戰的其他部隊、滇西抗戰期間傷亡的民眾和參戰盟軍的名字,雖然和當年總投入的四十萬軍力相比,被記錄的名字仍偏少,有關當局承諾會繼續搜集


令人驚訝的是,名錄上的名字全用繁體字記載,可能是以示尊重吧


名錄牆的背面是描繪抗戰時期種種的浮雕


這些紀念碑長年都有鮮花供奉


墓園大門的角落還有一座埋了四具日軍屍骸的土墳,立有以黑色書寫的「倭冢」二字,出自李根源的手筆


若想向先人獻花,可於墓園大門旁的紀念品店買


若是想緬懷二戰時期的歷史,這兩個都是不容錯過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