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香港立法會選舉,可謂史上最混亂,但又是最無趣的一屆。
無趣的2016立法會選舉
無趣的原因,其一是因為政府「使橫手」,在沒有任何法理依據下強行剝奪不合他們心意的人的參選權,選民在政治理念上的選擇,因此而減少。
其二是名單過多,候選人只得很少時間和機會去表現自己。本人之前看過某電台舉辦的選舉論壇,主持人就好像面試官一樣,為一眾求職者進行求職面試(雖然他們真的是在應徵一份月薪達六位數的工作),而每位應徵者都只有數分鐘的時間,在包括我們這些選民在內的面試官前表現自己,我見到有不少候選人在說畢開場白,開始進入論述核心時,就被主持人告知他的時間用完了,相信不但是候選人自己,就連我們這些想認識他們的人,都甚感「無癮」。
其三是今年參選的新人實在太多,當然有越來越多人關心和服務社會是好事,但一次過來那麼多連名字都記不清的人,加上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也不多,對像本人這種不喜歡跟隨政治團體投票的人,真的會有選擇困難症。
但即使選擇困難,我們都要選擇,那我們要如何判斷呢?答案還是要靠選舉論壇,特別是對新人而言,這更重要。
虛擬的候選人
雖然現在的社交媒體真的非常發達,候選人很容易藉此增加曝光率以表現自己,但它們始終都不能取代選舉論壇的重要性:那位在網上貼post的候選人,其實都是經過競選團體包裝下的人,當他準備貼文前,內容都可能要先經過多人審查、修改,連貼post時間、內容都可能要得到其他人的批准,甚至是內容也可以是別人幫他寫,即使是視頻,甚至是live,真的是參選人自己出演了,但他只不過是一名演員,他在視頻內所做的一切,其實很可能都是跟一早已定下的劇本走,當然他可以自編自導自演,但那仍然是經過修飾的自己,選民要認識真正,或近乎現實的他,始終都要靠選舉論壇。
選舉論壇如一面照妖鏡
論壇不同演講,雖然都會有很多人幫台上的人準備講稿和大量資料,但它不是一言堂,在台上有很多人,他們可以是中立,也可以是你的盟友,更多的是敵人,他們總不會跟著你事前所準備好的東西走,於是一個人的能力,甚至是性情,即使受時間限制,或多或少都能從論壇中顯露出來,因此選舉論壇就如一面照妖鏡般,能照出那些被包裝過的候選人的真面目。
那我們怎樣去判斷參選人是否有潛質成為一名好議員呢?有幾個標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首先是說話能力。議事堂是辯論的地方,選舉論壇同樣是辯論的地方,一個口齒不清,說話斷斷續續,不「讀稿」都不知道自己要說甚麼的人,議事廳實在不適合他,服務社會有很多方法,可以是政治團體的後勤人員、也可以是社會工作者、區議員、公務員、學者等等,實在不應勉強自己,以自己不擅長的方法去貢獻社會,勉強做,最終都是「累街坊」。
接著是邏輯能力。議事堂是要不斷進行思辯的地方,立法會更要經常處理複雜的法律問題,沒有分析事物的能力,前言不對後語的人,根本沒資格做議員,所以無怪乎世界各地的議事堂,都是律師居多,試問有誰比他們更能言善辯,更有分析能力,和熟悉法律條文呢?
跟著是利用議事規則灰色地帶的能力。現在立法會,毫無疑問,已被一群親獨裁政權的官員和議員所控制,一個無法利用議事規則的灰色地帶,和對手的弱點,鑽空子,進行反擊的人,又怎能保護和代表受獨裁政權威脅,甚至欺壓的人發聲、爭取?
還有調和不同持分者的能力。有些議案,或是社會事件,對錯的界線都可能比較模糊,支持和反對的人都各有道理,比重也可能相當,以整體為依歸,願意努力調和不同意見,得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才是議員最重要的責任。
最後是勇於面對問題的能力。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的想法是完全對的,既然沒有全對,就自然要為自己的想法面對別人的挑戰,我們有沒有勇氣接受挑戰,並擇善固執,勇於改正,給對方一個合情合理的回應和行動的能力呢?一個在論壇上面對對手的質詢都要回避的人,一定不會是個合格的辯論員。
從前的立法會,正是充斥了太多做不到以上數點,或只能做到其中一兩點,甚至完全做不到的人,作為選民,我們不是應藉著今次有大量新人湧現的機會,把有潛質做到以上數點的參選人,送入議會嗎?
不要小看選舉論壇的重要性,更不要因它們的冗長沈悶而不去看,因真正的寶貝就是在此中尋。
老實說我自己都有較偏愛的政治團體,但若他們派出來的參選人,被證實是一名無能者,就算我再欣賞他所屬政團的方針,我都不會把票投給他,因我實在厭倦那些舉手機器,我們選的是議員,不是政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