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一體、本土、獨立

2016年下半年無論是香港,還是國際,都發生了很多大事,但碰巧在個人層面上,自己也相當忙碌,甚至發生整個月都沒更新的情況,所以完全做不到緊貼時事,現在再講實在有點過時了,不過適逢今篇是2017年第一篇blog文,可藉此來一個小回顧,又不用怕被人說out了。


「一體化」


「一體化」在過去一世紀,可謂是全球大趨勢,不單是民主政體,其實在獨裁國家也非常流行,由中華民族的五族共和、共產國際、南斯拉夫、歐盟,到今日的全球化,「一體化」的蹤跡無處不在,當中的主要目的自然是藉不同群體的結合同化,增強自身的實力和影響力,加強對群體內各民族的控制,還有方便交流,但其實不只過去一年,過去一世紀的歷史進程,從新彊西藏獨立運動、蘇聯解體、南斯拉夫內戰,到去年的英國脫歐,都一再強調一個事實:「一體化」只是人類的痴心妄想。


難以實現的原因


「一體化」之所以難以實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來自人的自身,就是自我中心的本性,使到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都難以實現互相包容、配合,即使以神的旨意為至高無上,強調「合一」的基督教,在這二千年來,都不斷發生分裂戲碼,特別在這個強調「我」的世代,更難做到「一體」,無怪乎主耶穌在被捕之前,在客西馬尼園長達二十一節為信徒祈求的禱告中(約翰福音十七章),「合而為一」就已出現了五次,就已知道這是對人來說如何艱難,單靠自身無法達成的事。

二是來自客觀事實,被「一體化」的人和群體,都擁抱著不同背景和文化。

由融合而來的反彈


上面提及的事例,都是把數個擁有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族群成為「一體」,要把一群完全不同群體組合成為一個文化相同的大群體,必定需要極長時間的磨合,與及一開始的成員中,其中有一個單位,必定在人數和資源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如五族共和中,漢族佔最大的優勢,於是他們可以完全不理會小數派的感受,以法律、通婚、殖民等方法威逼利誘,就足以讓小族屈服,完成同化大業,但當中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以上那些方法太過暴力,強行要小族去全盤接受大族的文化,必然會引起極強烈的反彈。

我們又以五族共和作例子:以中國如此地大物博,不要說五族了,漢族本身,就已存在不同的文字、語言、飲食、習俗等文化,強硬帶來的不尊重,本身已存在相當大的冒犯了,還要人改變從小,甚至是自祖先而來,沒有明顯好壞之分的習慣,放棄自己原來的身份認同,在這世上根本沒人可以完全做到,就算能做到,都要經歷數代人才有望,若強迫人要一代完成,反彈是必然結果,先是發起本土運動,務求讓當權者意識到小族的需要,得到基本的尊重。老實說作為香港人,本人的願望其實很卑微,只是希望未來都能繼續以母語,即粵語和身邊人溝通,不要寫殘體字,若要我和別人說話都要思考哪個字是如何發音,用哪個生字才能表達內心的想法,無論那是普通話還是英語,對我而言也是一場災難。不少港人之所以思英,不是因為英國人對我們有幾好,而是由始至終,他們都極為尊重我們自身的文化,從不會要求我們一定要跟他們那一套。所以那些反本土,或把本土當成是和激進等同的人,不是已決定完全拋棄自己的根,成為大族人,或是想拿大族「著數」,就是連「本土」是甚麼都弄不清的人。若當權者繼續無視,不斷踐踏小族的歷史文化,甚至人身安全,無論成功與否,獨立運動最終必會出現,若像當年的南斯拉夫,各族間的實力並非太懸殊,更可能會爆發戰爭。

「普世價值」


由於完全同化實在太難,所以有人另闢途徑,退而求其次,採「和而不同」政策,即大家可以保留自身的文化,改以共同的理念達成「一體」,今日的歐盟、全球化,就是當中的最佳例子。至於那個可以使人團結一致的共同理念,可以是共同的敵人,如想在經濟和全球影響力上超越美國的歐盟,亦可以是共同的價值觀,於是某一天,突然出現了一個概念,名叫「普世價值」。

照字面讀,「普世價值」應該是於普世都能通用的價值觀,潛台詞是這個價值觀必須要通過普世的認可,但大家也知道我們現在「聽慣聽熟」的「普世價值」,其實是來自代表「文明」的主流歐美白人精英價值觀,沒有代表性之餘,其價值觀,也不比地球上其他價值觀來得「文明」。


「普世價值」的不文明


如民主,雖然以人類的行為模式而言,民主是比獨裁好,但是歐美國家的民主體制,卻是充滿問題:現在的民主社會,大都實行代議制,在設計上由民眾選出既能代表他們,又有能力處理政治問題的人並沒甚麼問題,但代議制演變至今日,已變成以宣傳為主導,造成每一次選舉都耗費無數人力和金錢。以剛過去的美國總統大選為例,所有候選人總共花了超過十億美元,除非如特朗普(Donald Trump)般富有,否則一定要募捐(其實連特朗普自己都要募捐,只是沒如對手般募那麼多罷了),試問除了大企業,誰能捐那麼多錢,更何況美國的政治捐獻是沒上限的,有些企業更索性派人參加各級議會,加強企業對議會的話語權,例如一直以來都無法通過的槍械管制,就是因為一群已和槍會連成一線的議員從中作梗,到頭來美國還不是和那些「不文明」國度一樣,還是金權政治。

又例如資本主義和環境保護這兩個經常在「普世價值」中聽到的理念,其實是一個不相容的組合:要增加資本,就要創造利潤,要創造利潤,就要推高生產和提升買方的購買慾,提高生產,代表資源的消耗,同時也會製造污染,兩者都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提升購買慾,讓人物質主義化,其結果就是追求更多的物質,為回應需求,生產就要進一步提高,對環境造成更深的破壞,把兩個對立的東西放在一起,完全違反文明人應有的邏輯性。

多元包容又是另一經典,理論上,若當中的理念並無對錯之分,只是單純的文化、觀點角度和群體間的差異,當然沒有問題,我們亦需尊重,但當那理念涉及道德對錯層面,或無法讓普世絕大多數人信服,若勉強把它們放進「普世價值」的籃子內,那就會產生很大的爭論了,當中如從前或本文曾討論的性取向、死刑、墮胎、資本主義,正是為人最熟識的例子,如同性戀,對於只視其為正常行為的人而言,他們當然會接受,但對於視同性戀為不道德行為的人,若要他接受那是正當行為,那簡直是要去顛覆那人整個道德系統的運作,試問閣下又怎能說服一個明知吸煙是對身體有害的人,讓他接受吸煙是有益身心(最近流行的一個偽科學命題,說吸煙可預防腦退化症,還有時不時都有人說某「煙鏟」非常健康長壽)的行為呢。

當那些似是而非的價值觀,被冠上「普世價值」的頭銜,再得到所謂精英名流階層推廣時,不是帶來強烈反彈,就是為人帶來無型的壓力:若我說那有問題的「普世價值」不對時,就會被人說成是不開放,不包容,不文明的人,沒有人喜歡自己會被人這樣說,除非閣下是一個意志極堅定,既有勇氣,又有使命感,堅持己見的人,否則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像「國王的新衣」裡的大臣和群眾一樣,不出聲,或是假意附和,要直到天真的小孩道出真相,或是大家實在受不了這個赤裸的國王時,才會一同出來指正,反抗,去年的英國脫歐,反「普世價值」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無論在過程,還是結果上,某程度都反映出這現象確實存在。

結語


無論是「一體」,還是「合一」,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齊心才能事成。但相處好,同住難,沒有兩個人的思維是完全相同的,若人與人之間帶著理所當然的心態,認為只要同住,所有的行動思維就必須要同步,不去尊重別人合理的不同,一定會產生磨擦,甚至分裂;相反若退回相處的模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或多或少都會帶著一份尊重,結果更能好好合作,達至雙贏,就如南斯拉夫分裂後,不同的種族反而比勉強湊在一起的時候更能和平相處,藉著各國之間的旅遊業一同帶動下(這些前南斯拉夫加盟國的國土一般都很小,大多數旅客都會選擇同時遊覽數個國家),國民生活質素亦得到逐步提升。學會放下,互相尊重,其實更能帶出「和而不同」的精髓出來。回想起來,香港和內地關係最好的時候,不正是主權移交後不久,一國兩制開始實行,北京對香港最少干預的時候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