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是捷徑還是歧路

當人遇上困難時,除了喜愛逃避現實之輩外,理所當然就是想盡辦法去解決它。而當解決方案有若干個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最簡單和最快捷的方案,可是「快」,真的是好嗎‥‥

亞蘭以色列聯軍


公元前733年,猶大王亞哈斯即位,那時正是亞述(今伊拉克)西征的時期。西征的目的是要征服埃及這個古文明帝國(可參考地圖http://www.flickr.com/photos/bibledaily/5141638555/in/set-72157625177229897)。要攻打埃及,就必須要經過猶大國所處的巴勒斯坦地(因阿拉伯是沙漠地,不利行軍)。那時的巴勒斯坦,從北至南,位於最北的,是與亞述接壤的亞蘭(今敘利亞),接著是北國以色列(包括以色列十個支派),最後是南國猶大(包括以色列兩個支派)和數個規模較小的國家。

面對強敵,亞蘭和以色列選擇結盟,可是猶大卻不肯。為求自保,亞蘭和以色列決定攻打猶大,迫使她屈服,最後聯合起來共抗亞述。戰情如下:

「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卻不能勝他。當時亞蘭王利汛收回以拉他歸與亞蘭,將猶大人從以拉他趕出去。」(列王紀下16:5–6上)

「亞哈斯登基的時候年二十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卻行以色列諸王的道,又鑄造巴力的像,並且在欣嫩子谷燒香,用火焚燒他的兒女,行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驅逐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並在邱壇上、山岡上、各青翠樹下獻祭燒香。所以,耶和華─他的神將他交在亞蘭王手裡。亞蘭王打敗他,擄了他許多的民,帶到大馬色去。神又將他交在以色列王手裡,以色列王向他大行殺戮。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一日殺了猶大人十二萬,都是勇士,因為他們離棄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有一個以法蓮中的勇士,名叫細基利,殺了王的兒子瑪西雅和管理王宮的押斯利甘,並宰相以利加拿。以色列人擄了他們的弟兄,連婦人帶兒女共有二十萬,又掠了許多的財物,帶到撒瑪利亞去了。但那裡有耶和華的一個先知,名叫俄德,出來迎接往撒瑪利亞去的軍兵,對他們說:因為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惱怒猶大人,所以將他們交在你們手裡,你們竟怒氣沖天,大行殺戮。如今你們又有意強逼猶大人和耶路撒冷人作你們的奴婢,你們豈不也有得罪耶和華─你們神的事嗎?現在你們當聽我說,要將擄來的弟兄釋放回去,因為耶和華向你們已經大發烈怒。於是,以法蓮人的幾個族長─就是約哈難的兒子亞撒利雅、米實利末的兒子比利家、沙龍的兒子耶希西家、哈得萊的兒子亞瑪撒─起來攔擋出兵回來的人,對他們說:你們不可帶進這被擄的人來!你們想要使我們得罪耶和華,加增我們的罪惡過犯?因為我們的罪過甚大,已經有烈怒臨到以色列人了。於是帶兵器的人將擄來的人口和掠來的財物都留在眾首領和會眾的面前。以上提名的那些人就站起,使被擄的人前來;其中有赤身的,就從所掠的財物中拿出衣服和鞋來,給他們穿,又給他們吃喝,用膏抹他們;其中有軟弱的,就使他們騎驢,送到棕樹城耶利哥他們弟兄那裡;隨後就回撒瑪利亞去了。」(歷代志下28:1–15)

由此看來,猶大之所以被攻打,原來是因為亞哈斯帶領國民所作出的背道行為,激怒了上帝,上帝才對他們施行管教,這才是事情的真相(因上帝本身是歷史的推動者)。雖然以上觀念很重要,但並不是本文的重點,本文的重點是在亞哈斯身上。結果亞哈斯輸得很「甘」,死了兒子、重臣、宰相和十二萬勇士,二十萬平民被俘。雖然眾俘虜最後都被放回來了,但都改變不了猶大處於劣勢的事實。

亞哈斯的選擇


為了脫離以上困難,亞哈斯大致上有四個選擇:一、向亞述求援;二、向埃及求援;三、運用計謀,打破亞蘭和以色列的同盟關係;四、死守。方案一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一來亞述有夠強大,二來兩者目標一致,對方答應出兵的可能性很高;方案二看似可行,實質不行,一來遠水不能救近火,二來人家根本無需理會猶大的死活;方案三和四雖然都有機會成功,但卻花時間。結果亞哈斯選了以下方法:

「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說:我是你的僕人、你的兒子。現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攻擊我,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裡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銀都送給亞述王為禮物。」(列王紀下16:7–8)

「那時,亞哈斯王差遣人去見亞述諸王,求他們幫助。」(歷代志下28:16)

結果亞哈斯選了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同一時間,上帝差派了以賽亞先知,告訴他上帝的方法‥‥

上帝的方法


「烏西雅的孫子、約坦的兒子、猶大王亞哈斯在位的時候,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以色列王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卻不能攻取。」(以賽亞書7:1)

這裡的「卻不能攻取」和列王紀下16:5的「卻不能勝他」都一樣是事後總結,即是當時的亞哈斯並不知道最後危機還是會被解除。

「有人告訴大衛家說:亞蘭與以法蓮已經同盟。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好像林中的樹被風吹動一樣。」(以賽亞書7:2) 

因歷代志下28:1–15所記載的事件,所以猶大人怕得要死。以法蓮是北國以色列第一代君王耶羅波安的所屬支派,先知書常用以法蓮稱呼北國以色列。

「耶和華對以賽亞說:你和你的兒子施亞雅述出去,到上池的水溝頭,在漂布地的大路上,去迎接亞哈斯。」(以賽亞書7:3)

亞哈斯之所以在引水道出現,是要確保水源不失,由此可見亞哈斯並非無能之人,因他深知水源對戰爭的重要性。

「對他說:你要謹慎安靜,不要因亞蘭王利汛和利瑪利的兒子這兩個冒煙的火把頭所發的烈怒害怕,也不要心裡膽怯。因為亞蘭和以法蓮,並利瑪利的兒子,設惡謀害你,說:我們可以上去攻擊猶大,擾亂他,攻破他,在其中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這所謀的必立不住,也不得成就。原來亞蘭的首城是大馬色;大馬色的首領是利汛。(六十五年之內,以法蓮必然破壞,不再成為國民。)以法蓮的首城是撒瑪利亞;撒瑪利亞的首領是利瑪利的兒子。你們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立穩。」(以賽亞書7:4–9)

在潮濕的情況下,火把不能燒著,只會冒出白煙,可是火把的功能,就是照明,因此「冒煙的火把」,就是沒用的火把,表示亞蘭和以色列的進攻將會無功而還;「他比勒的兒子」應是亞蘭和以色列打算推翻亞哈斯後,所立的傀儡王。他可能是一個容易被控制的人,或是他本身是支持和亞蘭、以色列結盟共抗亞述的有地位人士。

「耶和華又曉諭亞哈斯說:你向耶和華─你的神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亞哈斯說:我不求;我不試探耶和華。以賽亞說:大衛家啊,你們當聽!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還要使我的神厭煩嗎?」(以賽亞書7:10–13)
 
上帝鼓勵亞哈斯向祂呼求,可是亞哈斯卻不肯,更滿口屬靈話語,說自己不會試探神(參申命記6:16)。這還真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亞哈斯因既事奉耶和華,又事奉巴力,犯了「信仰上的姦淫」,使上帝感到厭煩,於是上帝施行管教(歷代志下28:1–5)。如今上帝給予亞哈斯回轉的機會,只要他求問上帝,上帝就會告訴他渡過難關的方法,可是亞哈斯卻以虔誠者之姿拒絕上帝的援手,以自己的方法(向異教者求援)去解決問題,怎能不讓上帝討厭。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到他曉得棄惡擇善的時候,他必吃奶油與蜂蜜。因為在這孩子還不曉得棄惡擇善之先,你所憎惡的那二王之地必致見棄。」(以賽亞書7:14–16)

雖然亞哈斯拒絕求問上帝,但上帝仍告訴他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的希伯來文,應譯作「看啊這懷孕的女子要生一個兒子」,所以在先知和亞哈斯的面前應該有一名已懷孕的婦人站在那裡。當那孩子出生,在未懂得分辨善惡之時,危機就會解除,言外之意,就是要猶大死守,等待危機解除的那一天到來。

當時的亞述軍正為入侵巴勒斯坦地進行準備,若猶大藉著首都耶路撒冷易守難攻的特質(耶路撒冷是一座山城,經過前人多年建設,整個城市的水源都相當充足且安全),死守一段並不是很長的時間(一般而言,一個小孩大約三歲的時候,就懂得分辨好壞的了;至於古代近東戰爭,一場仗打數年,並不是甚麼稀奇事),當亞述得知亞蘭因攻打猶大,導致後方空虛後,就會乘機入侵,那時亞蘭就要回師防守。失去亞蘭的幫助,北國以色列也起不了甚麼風浪,危機自然解除(典型的圍魏救趙之計,不過分別在於這裡沒有猶大向亞述求援的情節)。因此只要猶大信靠上帝,耐心等待,上帝賜予的兆頭就會成就,因「神與我們同在」。

可是亞哈斯選擇向亞述求援,不但洩露亞蘭軍情(古代訊息不暢,沒有別人的通風報信,可能要花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得知對方軍情),還為亞述提供軍資,使亞述軍能夠提前,並以最佳狀態攻打亞蘭。結果亞蘭只撐了一年,於公元前732年被滅,以色列和猶大從此失去屏障,被滅只是時間問題。結果亞述於公元前721年滅以色列,並於公元前701年圍攻耶路撒冷。因此亞哈斯所選擇的「捷徑」,是一條帶領國家步入滅亡的「歧路」。

亞哈斯的結局


「耶和華必使亞述王攻擊你的日子臨到你和你的百姓,並你的父家,自從以法蓮離開猶大以來,未曾有這樣的日子。」(以賽亞書7:17)

「以法蓮離開猶大」是指南北分裂,先知警告亞哈斯若繼續偏行己路,向亞述求援,而非去倚靠耶和華,其後發生的事和南北分裂一樣糟糕。

「那時,耶和華要發嘶聲,使埃及江河源頭的蒼蠅和亞述地的蜂子飛來;都必飛來,落在荒涼的谷內、磐石的穴裡,和一切荊棘籬笆中,並一切的草場上。」(以賽亞書7:18–19)

蒼蠅雖然不像蝗蟲般帶來災難性的破壞,卻使人厭煩,所指的是亞述軍隊對猶大所帶來的影響。

「那時,主必用大河外賃的剃頭刀,就是亞述王,剃去頭髮和腳上的毛,並要剃淨鬍鬚。 」(以賽亞書7:20)

亞述這把剃刀,是上帝租來的(因上帝和亞述並無立約關係),是用來羞辱猶大人的(剃去頭髮和腳上的毛是古代近東地區羞辱敵人的方法), 但剃刀本身並不會傷人性命。

「那時,一個人要養活一隻母牛犢,兩隻母綿羊;因為出的奶多,他就得吃奶油,在境內所剩的人都要吃奶油與蜂蜜。從前,凡種一千棵葡萄樹、值銀一千舍客勒的地方,到那時必長荊棘和蒺藜。人上那裡去,必帶弓箭,因為遍地滿了荊棘和蒺藜。所有用鋤刨挖的山地,你因怕荊棘和蒺藜,不敢上那裡去;只可成了放牛之處,為羊踐踏之地。」(以賽亞書7:21–25)

奶油與蜂蜜並不是農作物,是能就地取食的簡單食物(巴勒斯坦,亦即聖經所言的迦南地,被稱為「流奶與蜜之地」),這裡所指的,其實是亞述軍的入侵破壞田園,使農田荒廢,長滿荊棘和蒺藜,人只能吃奶油和蜂蜜充飢。

最後我們一同去看亞哈斯的結局

「亞述王應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馬色,將城攻取,殺了利汛,把居民擄到吉珥。亞哈斯王上大馬色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在大馬色看見一座壇,就照壇的規模樣式作法畫了圖樣,送到祭司烏利亞那裡。祭司烏利亞照著亞哈斯王從大馬色送來的圖樣,在亞哈斯王沒有從大馬色回來之先,建築一座壇。王從大馬色回來看見壇,就近前來,在壇上獻祭;燒燔祭、素祭、澆奠祭,將平安祭牲的血灑在壇上,又將耶和華面前的銅壇從耶和華殿和新壇的中間搬到新壇的北邊。亞哈斯王吩咐祭司烏利亞說: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國內眾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燒在大壇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灑在這壇上,只是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祭司烏利亞就照著亞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亞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鑲著的心子,把盆從座上挪下來,又將銅海從馱海的銅牛上搬下來,放在鋪石地;又因亞述王的緣故,將耶和華殿為安息日所蓋的廊子和王從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圍繞耶和華的殿。」(列王紀下16:9–18)

「因為以東人又來攻擊猶大,擄掠子民。非利士人也來侵佔高原和猶大南方的城邑,取了伯示麥、亞雅崙、基低羅,梭哥和屬梭哥的鄉村,亭納和屬亭納的鄉村,瑾鎖和屬瑾鎖的鄉村,就住在那裡。因為以色列王亞哈斯在猶大放肆,大大干犯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使猶大卑微。亞述王提革拉毘尼色上來,卻沒有幫助他,反倒欺凌他。亞哈斯從耶和華殿裡和王宮中,並首領家內所取的財寶給了亞述王,這也無濟於事。這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他祭祀攻擊他的大馬色之神,說:因為亞蘭王的神幫助他們,我也獻祭與他,他好幫助我。但那些神使他和以色列眾人敗亡了。亞哈斯將神殿裡的器皿都聚了來,毀壞了,且封鎖耶和華殿的門;在耶路撒冷各處的拐角建築祭壇,又在猶大各城建立邱壇,與別神燒香,惹動耶和華─他列祖神的怒氣。亞哈斯其餘的事和他的行為,自始至終都寫在猶大和以色列諸王記上。亞哈斯與他列祖同睡,葬在耶路撒冷城裡,沒有送入以色列諸王的墳墓中。他兒子希西家接續他作王。」(歷代志下28:17–27)

有關那個從亞蘭帶回來的祭壇,《歷代志》說這是亞蘭的祭壇,可是亞哈斯說自己之所以拜它,是因為它幫助那些拜它的人打勝仗,可是那時亞蘭已滅亡,有自相矛盾之嫌,因此那個壇應該是亞述的御用聖壇,王去到那裡,壇就跟著去到那裡。因此亞哈斯在亞蘭見到的祭壇,其實就是亞述的祭壇,這就說得通了,因這一方面能滿足亞哈斯對打勝仗的渴望,也表示猶大表態願意臣服亞述。

亞哈斯為了討好亞述,獻盡金銀,又一手抓著耶和華,另一手緊抓著偶像。在沒有軍資,大能的神不斷加重的管教下,猶大不斷打敗仗。當亞哈斯想再找亞述幫忙時,亞述王對已失去利用價值的猶大,極盡羞辱於能事,以賽亞的預言一步一步地實現。亞哈斯面對越多的失敗,越發離開神,卻不知就是因為他不全心全意地去倚靠上帝,才導致這個惡果。到最後亞哈斯死時,身為王的他卻不許葬入諸王的墳墓中。身為王,卻得不到民眾的承認,是何等大的侮辱。

「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面對「以馬內利」的應許,拒絕的不是別人,而是大衛家的人,以今天的說法,不是那些不認識神的人,而是教會的領袖、屬靈的長者,他們不去信靠上帝,而是以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大衛家有上帝的代言人—先知去告訴他們應走的路,而我們現今的信徒也有上帝留下來的聖言—聖經告訴我們行事為人的方向。不相信那些說話、偏行己路的人,其實就是不相信神會帶領我們跨過每一個難關,即使恆常禱告、滿口屬靈話語,也是徒然,就好像我曾經在《Amazing Grace》一文中所言的兩個基督教國家—英國和法國一樣:英國人用和平,但被時人評為緩慢的手法,花了47年廢除奴隸制,相反法國人選擇以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去實行「共和」,結果花了60年,其間以非自然的方式死去的人,以百萬計‥‥

這不正是我們常常遇到的貪一時之快,結果讓自己得不償失的經歷嗎?

可能有人覺得法國大革命距今超過二百年,法國和英國都離我們很遠,但下回我要談的一個人,他不但離我們很近,而且他所選擇的道路,直到今日都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他就是孫中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