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館是本人在香港最愛逛的博物館,除了因為館內的展廳數目多,內容較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外,館內亦收藏了不少藝術珍品,可謂做到雅俗共賞,最重要是館內經常更換主題,每隔一段時間來,都會有新的東西欣賞,今次我們就衝著新的專題展覽「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來
敦煌石窟是舉世知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收藏了大量佛教壁畫、經卷和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就是莫高窟,內裡記錄了由五胡十六國(304-439)到元代(1271-1368)接近一千年的佛教藝術演變。
可是自莫高窟於上世紀初被發掘後,多次遭受擄掠和破壞,再加上自開放給公眾參觀後,由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上的顏料產生腐蝕作用,促使有關當局不但要關閉部份洞窟,還要控制參觀人數。
可是自莫高窟於上世紀初被發掘後,多次遭受擄掠和破壞,再加上自開放給公眾參觀後,由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壁畫上的顏料產生腐蝕作用,促使有關當局不但要關閉部份洞窟,還要控制參觀人數。
莫高窟壁畫上所使用的顏料,全都是從天然礦石提煉出來
部份壁畫脫色的情況已相當嚴重
但人們對參觀的需求仍有增無減,當局亦擔心洞窟內的情況惡化到無法挽救的地步,以致永久失去這些文化瑰寶,於是決定把洞窟數碼化,利用數碼相機為每個洞窟拍攝過萬張照片,再把它們組合成三維景象,利用打印、投影、虛擬實景等技術,把拍攝時洞窟內的狀況如實重現世人眼前,即是今次展覽的主題。
當時使用的工具
當時使用的工具
把洞頂上的彩繪打印在燈罩上
以高清打印技術複製出來的莫高窟第285窟,第285窟是莫高窟最早有明確紀年的洞窟,於西魏年間(535-557)完成,繪畫技法上是西域和中原藝術風格的結合,題材上除了印度傳統神靈外,還包含了諸如雷神、飛廉、朱雀、伏羲、女媧等中原神靈,既見證了兩地的文化交流,亦見證了佛教來華後,與中原的民間信仰交合,最後融合成為今日華人世界流行的儒釋道混合信仰體系
還真是滿天神佛
以投影技術展示的莫高窟第254窟,約於北魏年間(386-534)完成,投影配上文字,讓觀者更能了解所看到的,究竟是甚麼
打印出來的莫高窟第217窟內的壁畫《觀無量壽經變》,於公元705-709年,即唐中宗在位年間創作,「經變」是描繪佛經內容或佛教故事的畫作,《觀無量壽經變》,就是根據《觀無量壽佛經》的內容而創作出來的壁畫
莫高窟第254窟內的壁畫《降魔成道》
用螢幕展現,莫高窟第61窟的《五臺山圖》
是次展覽除了用數碼技術把洞內壁畫重現,還展出部份於敦煌出土,具特殊意義的文物,而且大都是真品,首先有李君莫高窟佛龕碑,是流存到今日最早一塊記錄敦煌歷史和莫高窟營建經過的石碑,為唐代文物(618-907)
打印出來的莫高窟第217窟內的壁畫《觀無量壽經變》,於公元705-709年,即唐中宗在位年間創作,「經變」是描繪佛經內容或佛教故事的畫作,《觀無量壽經變》,就是根據《觀無量壽佛經》的內容而創作出來的壁畫
莫高窟第254窟內的壁畫《降魔成道》
用螢幕展現,莫高窟第61窟的《五臺山圖》
是次展覽除了用數碼技術把洞內壁畫重現,還展出部份於敦煌出土,具特殊意義的文物,而且大都是真品,首先有李君莫高窟佛龕碑,是流存到今日最早一塊記錄敦煌歷史和莫高窟營建經過的石碑,為唐代文物(618-907)
石碑上的字真的很公整
波斯薩珊朝銀幣(459-483),敦煌為絲綢之路重鎮,在洞內有波斯銀幣出土不足為奇
青銅景教十字架,為元代文物,景教,即今日的亞述東方教會(The Holy Apostolic Catholic 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以中亞地區為基地,是最早來華宣教的基督教分支,首次來華時間可追溯至唐代,這個十字架為何在莫高窟出現,就不得而知了
胡人木雕,為唐代文物,隱約可以見到面孔上的輪廓,和一般中原人士真的有很大分別
藏文殘片數學文書,為元代文物,內容為乘法口訣。乘法口訣,即九因歌自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已在中原廣為應用,之後經絲路傳入印度、波斯,繼而通行全世界
《佛說大藥善巧方便經》,為唐代文物,此經並不見於現存佛教經藏中,孤本現只有兩卷,一卷在敦煌,即下圖這卷,另一卷現存於法國
雖然完全不知道在寫些甚麼(本人古文實在不行),但經上的字真的寫得很美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為南齊建武四年,即公元497年的抄本,
雖然字沒有《佛說大藥善巧方便經》寫得那麼美,但仍相當公整
唐代奴婢買賣市券副本
《三國志.步騭傳》殘卷,為東晉時期(317-420)的抄本
《全天星圖》的複製本,真本現收藏於大英圖書館,《全天星圖》繪於公元八世紀初,是現存於世上最古老的星圖
《占氣雲書》的複製本,真本現收藏於敦煌博物館,為公元十世紀的抄本,卷中有雲的色彩和形狀的圖解,為古代行軍藉望雲氣以占吉凶之用
雖然本人對佛教壁畫沒有太大興趣,但那些文物仍然值得一看,而且只花十元和不長的交通時間,就可以在舒適的環境,欣賞到這些文物,絕對超值。
「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於一樓總共分成兩個展館展出,夾在中間的,是趙少昂藝術館,屬常設展覽。趙少昂(1905-1998)是近代著名畫家,屬嶺南畫派。雖然是常設展覽,但每隔一後時間館內的展品都會換一換,今期的主題是「瓷緣.畫意」,展出的大都是來自趙氏與其好友,同為嶺南畫派大師楊善深(1913-2004)於1950至80年代共同創作的合作畫和瓷器畫,當然還有二人各自的作品,其中最令人著迷的,除了二人如同一人繪畫的畫作外,就是二人和粵東磁廠的合作,當時趙少昂有感一般畫作難以長時間保存,就想到若把畫作繪在尚未燒製的瓷坯上,經燒製後,畫作就能夠相對容易地達到長久保存的目的,於是力邀楊善深一同參與其中,這批作品一直為私人珍藏,從沒公開展出,得蒙趙家和粵東磁廠的協助,我們才有機會欣賞到這些精品,所以場內不准攝影,唯有用眼睛把它們的美態深印在腦海中吧
二樓的「武.藝.人生—李小龍」展覽,雖然是專題展覽,但展期絕對夠長,足足有七年,到2020年才結束,李小龍迷應該會很喜歡,此展廳同樣是不准攝影的
去年開始在地下新設的常設展覽「金庸館」,比起在本人未出生就已死去的李小龍,本人對金庸和其作品的興趣更大,始終都是看著它們的電視劇長大嘛
金庸曾經使用過的印章和墨水筆
金庸創辦的報紙《明報》的創刊號,當日為1959年5月20日,當年的窮苦人家住床位,今日住劏房,真的不知算不算是一種「進步」?
《明報月刊》的創刊號,於1966年1月創刊,屬文化類雜誌,看封面就感受到了
《明報周刊》的創刊號,於1968年11月創刊,屬綜合性雜誌,又未到八卦周刊的水平,不過這樣的封面對當時的人而言,已是相當出格的了
當年金庸所寫的小說大都是在報刊雜誌上連載,可能是因為邊寫邊想,又試過因事而找人代筆(當中最經典的,當然是在連載《天龍八部》期間找倪匡代筆,結果被他寫盲阿紫那一段),故事的整體性和流暢度難免有所不足,因此自1970年開始,金庸開始修訂自己的小說,歷時十年才完成,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修訂版,直到1999年,金庸再一次修訂全部小說,即是今日通行的新修版,當中部份作品的修改幅度相當嚴害,甚至被人以為是另一套作品。
於《明報》內連載的《鹿鼎記》,當年的報章內容真的很豐富
《神鵰俠侶》普及本,自金庸小說問世以來,就受到盜版問題困擾,於是金庸自《神鵰俠侶》開始,便開始出版普及本,每本有七天的連載內容,並安排在連載的第七天同時推出
下圖是金庸修改《神鵰俠侶》修訂版的手稿,一些簡單的修改,金庸會直接寫在修訂版的印刷本上,若有大量新增內容,金庸會先在加插的地方以「P」標示,再用原稿紙把新增的內容寫出來,最後出版社根據金庸的指示印成新修版
金庸小說改篇的電腦遊戲,比起以單一故事為主的遊戲,個人更喜歡「攬炒」,所以左邊那套《金庸群俠傳》更深得我心,不過我其實更喜歡PTT鄉民改篇的那個版本
另一設於地下的常設展覽,兒童探知館內的「香江童玩」展覽,展出由香港設計、製造或銷售的玩具
小時候返內地探親時非常喜歡玩的陸戰棋
沒想到當年的技術可以製造如此精美的玩具,質素隨時比今日製造的還要好
這款電視機械人小時候曾經在朋友的家中玩過
小時候很喜歡這類發條玩具,這應該是當中的始祖吧
無論是甚麼年代,賽馬遊戲仍是如此受歡迎
若要認真逛,真的是逛足一天也逛不完。